分享

绍兴越城区这个古塔为何被称为“怪山”?带你揭秘!

 cxag 2023-11-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绍兴古城内的塔山,又叫怪山、飞来山、东武山,因山上有塔,俗称塔山。海拔虽仅有三十二米,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有很多神话传说和人文胜迹。

譬如,此山一夜自琅琊飞来、越王勾践建怪游台望天怪,相传山上有灵鳗井、巨人迹、锡杖痕等,王安石的名诗《登飞来峰》也是写得这里。

图片

塔山上有一处“朱氏宗祠”景点,碑文说明祠中祭祀的是明代万历内阁首辅朱赓和他的父亲、兄长及儿子。

内阁首辅为内阁首席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一人之下,位高权重,绍兴历史上做到这种高官的绝无仅有,朱赓何许人也,竟有这么大能耐?名士之乡要关注的名人再多,也实在不应该忽视了这位大爷。

图片

朱赓(1535—1609),字少钦,号金庭,浙江绍兴府山阴(今绍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为官体察民情,刚直不阿,官至内阁首辅,谥文懿。工诗文,著有《文懿公集》。

朱赓是圣人朱熹的后人,书画名家陈鹤的女婿,大才子张岱的外曾祖父。他的父亲朱公节,官至泰州知州,与陈鹤、徐渭等为“越中十子”,经常在府城塔山宴饮酬唱。兄长朱应,官至刑部主事;儿子朱敬循,官至礼部郎中。他们家妥妥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塔山没问题,朱赓没问题,问题是塔山以前有朱氏宗祠吗?不好意思,目前史料上没看到,不知塔山“朱氏宗祠旧址”的依据在哪里?然而,塔山上倒有过朱文懿公祠,也就是朱赓祠。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朱文懿公祠,在县东南三里,大辛坊,土名塔山。”清代做过蕺山书院院长的蒋士铨曾写有《飞来山登应天塔遂谒朱文懿公祠》一诗:“相公祠宇山之阳,侍讲切引花石纲”,点明祠在塔山南,不会有假。

查文献,根据朱赓自己的记载,塔山曾建有“先大夫祠”,先大夫即先父,也就是“朱公节祠”。难道朱氏宗祠是它们的扩大深化版?名义上也说得过去,但恢复景观只有于史有据才能于今有益,不然容易误人子弟,依我看还是严谨认真点好。

图片
朱赓的祠堂为什么会建在塔山?
图片

这里面有讲究,藏有大故事。原来朱赓在塔山建有园林宅第东武山房,也叫小琅琊。塔山一名东武山,传说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朱公节号东武,所以和塔山都对得上。为什么朱赓在塔山建房呢?一是朱赓有塔山情结。他曾在塔山隐居读书十五六年,二十多年后读书处被他人侵占,变成畦田,后来有人售卖这一地块,朱赓果断买下。二是朱赓认为塔山形胜,在古城三山中最为幽静,又向南正对一地之望秦望山,绝对是风水宝地。

东武山房的范围,从山麓直达山顶,主体建筑是逍遥楼。逍遥楼高耸入云,与山顶的应天塔相呼应,人们在十里之外都能望见。正如祁彪佳《越中园亭记》所说:“逍遥楼兀然高峙,接阜陵山。” 明代于慎行有诗《寄题朱金庭宗伯逍遥楼一首》:“重楼何缥缈,回架名山隅。星月宿雕槛,虹霞带绮疏。”如此说来,站在楼上简直手可摘星辰。

图片

朱赓在《逍遥楼记》中这样写道:“环楼皆牖,环牖皆城,环城皆湖,环湖皆山。开牖四顾则万堞之行蜿蜒如带,鉴湖八百里错汇于田畴间,如漂练浮镜。而秦望一山领诸峰而罗谒焉,又如锦幔绣屏,层见磊出。”登楼让人顿生物我两忘、游于方外之感,所以叫逍遥楼。

如今,位于塔山南麓和畅堂的秋瑾故居,原系朱赓故宅的一部分,可见当年规模多么宏大。清光绪年间,秋瑾祖父秋嘉禾宦闽返乡后从朱氏后人处买得此屋,少年时期的秋瑾曾在此读书舞剑,也是秋瑾就义前居住和从事革命运动的主要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朱赓在塔山一带的宅第还有西壁堂、渔来馆、秋水园等。祁彪佳《越中园亭记》云:“渔来馆,朱文懿公府第,内高阁三层,规制工巧。馆其南圃也,花木极繁。“这些宅第不仅花木繁盛,而且名花奇木,闻名遐迩。比如,秋水园以大桂树闻名。树大数围,荫一亩余。张岱记载得更为形象:“朱文懿公宅后一桂,干大如斗,枝叶溟蒙,樾荫亩许,下可坐客三四十席。”据张岱《陶庵梦忆·逍遥楼》篇记载,逍遥楼旁有棵云南茶树,是当初陈鹤亲手种植的,繁茂纷披,郁郁葱葱,越老越茂盛,而且花萼繁丽,光耀山谷。

朱赓的岳父陈鹤在塔山修建的有飞来山房和息柯亭,由于陈鹤没有儿子继承家业,所以后来房产多归朱家子弟所有。朱家在塔山附近另有千峰阁宅院。据本地文史专家研究,塔山周边东到白衙弄,西到柴场弄,包括今和畅堂与金帝银泰城一带,当时基本在朱家地盘范围内,以至于有“朱半城”之说。随着时代变迁,虽然如今朱赓故居大部分建筑已毁,局部保留有原建筑屋架、墙面、地面基址及部分柱、础等构件。

朱氏宗祠可以没有,但朱赓的塔山园林可以有,柴场弄的风越里可以有,也许这就是人文胜迹的赓续传承、古今辉映吧。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