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关:荒漠里的文化符号

 嘉绒遗民 2023-11-12 发布于四川

    “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述说了阳关、玉门关的无限悲怆和遥远苍凉。但是,这两座关隘,在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西出敦煌之后,分成两条道路,南面的一条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这条道被称为南道,又称于阗道。北面的一条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达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直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被泛称为西域。

     为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敦煌郡,并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两座关隘南北呼应,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不仅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也是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60公里的阳关镇(原南湖乡)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慢慢废圮。

     2003年8月,敦煌在阳关遗址建起了阳关博物馆,随后,以此为基础,一个以阳关遗址为中心、囊括周边知名古遗迹和自然景观的阳关文化旅游景区逐步打造成形。2006年9月,阳关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阳关景区,集中体现了我国汉唐边塞风情,是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附近遗址遍布,分布有古烽燧遗址、古道遗址、古城遗址、古窟遗址等,极具文化个性。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阳关博物馆门楼。这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博物馆,也是甘肃最大的民营博物馆。

     阳关博物馆为仿汉风格城堡式砖混结构建筑群,各类建筑依东西中轴线,自西而东大致对称分布。西、北、东三面筑垣,面向历史人文遗迹呈拱卫态势,与周围的汉唐历史遗迹及大漠绿洲景观相互照映。南面留开,使馆内仿古建筑群与阳关烽燧和阿尔金雪山遥相对望。

     走进门楼,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张骞铜像。

     铜像两侧,是文物展厅,左为丝绸之路厅,右为两关汉塞厅。丝绸之路厅,分四个单元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开发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历史地位、历史文化内涵等。参观丝绸之路厅,不仅可领略丝绸之路之神秘悠远,还可感受华夏文明之博大古老。

     张骞从西域回长安后,建议汉武帝与乌孙联姻,共同对付匈奴。这是解忧公主和亲图。天汉元年(前100年),汉武帝应乌孙王之情,以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前120-前49年)为公主,嫁乌孙王岑陬。解忧公主性格开朗,到乌孙后很快适应了草原上的游牧生活,经常和岑陬一起巡视部落,关心民众疾苦,深得乌孙国民敬重,被尊为国母。

     唐朝继续实行和亲政策,这位是唐太宗宗室女弘化公主,贞观十四年(640),李世民让她入吐谷(yù)浑与其国王诺曷(hé)钵成婚,这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第二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从而密切了唐与吐谷浑和吐蕃的关系。

     两关汉塞厅,分四个单元展示了阳关、玉门关和河西汉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包括两关长城的设置与修建、历史沿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历史地位、历史文化内涵等。这是汉魏时期的铁手叉和钢鞭。

     这是西汉敦煌太守辛武贤通渠积谷图。

     下图是三彩武士俑和青铜胡腾舞俑。

     张骞铜像正后方,是汉阙牌楼。汉阙牌楼参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魏晋时期壁画及汉画像砖图画等设计建造。由牌楼和左右两阙组成,巍峨壮观、古朴典雅。

     汉阙牌楼正面墙上的两侧,嵌有大型陶瓷壁画《丝绸友谊图》。这幅全长50米的壁画,表现了张骞凿空、通好联姻、佛教东渐、商贾行旅、文明交流、康乐升平六大主题,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盛况。

     穿过汉阙牌楼,过八卦台、功德亭,是阳关都尉府。

     西汉时,都尉是佐助郡太守掌管军事的官员,边郡都尉都设有府衙。西汉敦煌郡设置有宜禾、中部、阳关、玉门四都尉,肩负防区内候望、屯兵、屯田、交通等任务。阳关都尉驻守敦煌郡龙勒县(今敦煌市阳关镇破城子)南境,治阳关。

     阳关都尉府内,布置有阳关都尉办公、饮宴、办理通关文牒等场景,据说通关文牒是这里最佳的旅游纪念品。

     博物馆内,还设有阳关研究所、陶艺坊、丝毯作坊、仿古一条街等。

     阳关都尉府东南方的这座仿古建筑,叫仿汉阳关,是依据历史文献记载按原大建造的。荒漠里的阳关残垣,苍凉寂寥。

     仿汉阳关南面,是王维塑像,正是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塑像旁,是一条阳关道,虽说阳关已成为告别故国家园亲人,寄托别情离绪的一个传统文化符号,但阳光道却是表达美好愿景的希望大道、康庄大道的代名词。

     阳关道旁,设有仿汉兵营,帅帐、军帐、军营、辕门、练兵场、射箭场、点将台等建筑,形象地展示了边关军事文化,再现了昔日守关将士戍守边关的艰辛军旅生活。

     沿着阳光道向东南,便通往阳关烽燧。

     据了解,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里即建有烽燧墩台,台高多在八九米以上,燧下建坞堡,坞堡内有房舍,外置马厩。

     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阳关烽燧,约建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至101年),汉名无考,唐代此烽所在山名石门山,因名石门烽;清代以来,俗称墩墩山烽燧。

     阳关烽燧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遥瞰四野,为“阳关耳目”。历经两千年风雨侵蚀,阳关烽燧如今残高4.7米,依然巍然屹立。

     阳关烽燧以南,是一大片宽阔的沙滩——古董滩,由于风卷沙移,荒滩上不断有文物露出地面而得名。

     考古发现,古董滩沙谷中有大量建筑物遗迹,面积约有上万平方米,建筑物的房基清晰可辨,城堡的墙基断续可见。专家们认为,这片“南北可三四里,东西广阔不甚可考”的流沙地带,就是阳关故址。

     虽然现在这里是戈壁荒漠,但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却是绿洲盆地,西汉在这里建关,正是因为这里平坦开阔,背依绿洲,是丝绸之路南道方向上的必经之地。 

     不幸的是,千百年来,来自西北的风沙,不断地蚕食着绿洲;无数次的山水冲灌,又让流沙壅塞了整个盆地,慢慢地,城垣被削平了,阳关也就消逝了。

     在阳关博物馆东北,西土沟引水渠从这里经过,在荒漠里沁润出一片绿洲,因着这片绿洲,这里已发展成为甘肃省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虽然在冬季看不到葱葱绿意,但可想见,每到八九月份,阳关镇葡萄沟必是绿色漫山沟,鲜果缀满枝,果香飘四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