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连良(三)

 明日大雪飘 2023-11-12 发布于上海


三、改学老生

 喜连成科班,规定学生早晨六点起床练基本功,然后再学戏、吊嗓、排戏,直到午饭前才结束。每天日场都有演出,为白天戏。凡能参加演出的学生,吃过午饭,排起队来,走着上戏园子演出。

    堂会戏的演出,一般都是上午开戏直演到深夜。如果堂会演出地点较远的,交通工具则是畜力大车,二十人左右坐在一个车上。深夜止戏后返回时,则用绳子围住学 生,因为他们累了一天,坐在车上都已睡熟了,风一吹,恐怕从车上掉下来,所以加上“保险”。次日仍得按时起来,照常练功。

    演出时,新入科的孩子,什么都还没有学,连龙套都不能跑,就留在科班里,由留下来的老师教武功基本功、把子功;教一般戏里龙套的“站门”、“挖门”、“骨 牌对”、“二龙出水”等程式;有些戏里,龙套还得合唱如“泣颜回”、“五马江儿水”、“风入松”等曲牌,学生也先得学会了。除此之外,还得学《天官赐福》 的昆曲。至于定行当,正式学戏,那都得几个月以后了。马连良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此时已经有了很好的腰、腿功的基础,又有上乘的天赋条件。他的嗓子好,自然 合弦,唱出来有味;眼里有神,脸上有戏;动作节奏鲜明,有棱角。尤其他从不多说多道,总是认真听老师讲,注意老师做示范,同学们练功,他在一旁也集中精力 注视着。这都很得老师的喜爱。

    这时教马连良武戏的老师是茹莱卿先生。茹先生原是演武生的,后期改为操琴,为梅兰芳伴奏过一个时期。他的儿子茹锡九、长孙茹富兰也都演武生,富兰还兼演武 小生。茹莱卿先生为马连良开蒙,教的是《石秀探庄》的石秀。后来又教他《淮安府》的贺仁杰。因为马连良体形瘦小,就给他定了小生的行当。

    马连良基础打得好,加上聪明认真,学起戏来很快,时间不长已经能参加演出了。在科班的学生参加演出,每场也能得到一些报酬,戏班里说是开开“小份”。数量 不多,无非是几个铜子儿,做为点心钱。相当于现在演出之后的夜宵补助费,但并不是每人拿同样的钱,而是根据场上来的“活路”和演出成绩来分别多少。马连良 当时虽然年纪很小,却知道顾家,自己一向俭朴,不肯花钱,把每天得来的“小份”都存下来。每存满一块钱,就换成一个大洋(银圆)。学生平时不准回家,除了 每年年底封箱之后有几天假期,再就是旧历五月初三,这天是“靠箱会”,能放半天假。学生不能回家,家长倒可以隔一段时间,抓早晨的工夫到科班来,把自己的 孩子找出来看一看。马连良自己不回家的时候,就托人把攒的钱带回家去,或者家里人来看他的时候拿给家里人。

    小孩一年到头难得跟家里人见面,谁能不想家!因为想家,科班里还出过一个笑话。有个演出丑角的学生,这天在广和楼演白天戏,他在台上往下一看,忽然瞧见邻 居的二大爷坐在头一排看戏,由于想家心切,一时竟然忘了自己是在扮着剧中人了,径直奔向台口,冲那位说:“二大爷,劳您驾,您回去告诉我爸爸一声儿,让他 明儿来一趟,顺便给我送点吃的来!”使得台下观众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演完了戏,挨顿打,以示对他的惩罚,免得下次再犯。

     马连良扮了一个阶段的龙套和武戏里的上下手(正反面兵卒)之后,很快地归了小生行当。他首演的小生角色是《取洛阳》里的刘秀。又在《五人义》里扮了一个秀 才。《五人义》里有两个秀才,一个穿花褶子,戴文生巾;一个穿黑褶子,戴方巾,并戴丑三(髯口)。这两个秀才虽说都画白豆腐块,可是不戴髯口的归小生行 当。这两个人的台词都很风趣,带有讽刺性。两个人都用苏白。

    甲:老兄啊,太爷的太字,一点点在哪里?

    乙:老兄,你怎么拿冷字考我!我想想,一点点在肩膀上。

    甲:还是老兄高才!

    马连良扮这个秀才时,另一个秀才是由马连昆扮演的。后来马连良改学老生,马连昆也改了行当,唱大花脸了。

    马连良从小就爱学习,有钻研劲儿。他已经能演小生配角戏了,还时常主动向老师提出,争取扮龙套、上下手和大英雄,因此他每天在几出戏里都上场。这么演,对 他很有好处,看得多了,一些没学过的戏,也逐渐地会了。那时候每天在戏园子的营业演出连续不断,赶上有私人邀请去唱堂会,或者别的行业公祭祖师爷时,邀请 去唱“行戏”的时候就得分包,甚至赶包。分包是分出一部分人去演出;赶包是有些演主要角色的得在一个地方演完了,马上赶到另一个地方去演。一次分包演出, 戏园子里开场的《天官赐福》,找不出扮天官的人来了。天官本来是由老生行当的学生扮演,老师一时找不到老生行能扮这个角色的人来,知道马连良平时好学,对 什么都用心,就试着问他:

   “今儿个缺个天官,你能演吗?”

    没想到他毫不打愣,冲口而出:“能演!”

    哪儿来的这股冲劲儿?这是因为他很长一个阶段以来,什么戏都跟着演。《天官赐福》的唱,是刚进科班时就学了的;天官的身段、动作,他早已留心看会了。就这 么样,他演出了这个从没有排练过的老生角色,而且唱得满宫满调。几位老师看过他这出《天官赐福》,觉得他如果改老生比演小生更合适,从这儿起他便开始学习 老生戏了。

    马连良十岁时正式扮演老生角色。第一出演的是《金雁桥》里的诸葛亮。没想到演出不久,他就因为长时间的练功、学戏、演出,过于紧张劳累,得了一场重病,连日高烧,昏迷不醒。据中医说是“惊风症”。

    科班里的人见孩子病成这样儿,不能不及时通知家长。西园老先生随后就来到科班,见马连良躺在大通铺上,身上盖着棉被,叫之不语,的确病得很重。老先生把孩 子扶起来,慢慢给他穿好衣服,然后把孩子背在身上。他想先接回家去,再请大夫医治。老先生背着孩子刚到宿舍门口,还没迈门坎儿,就见萧长华和蔡荣贵二位先 生从外边赶来,萧先生急问。

   “您背孩子上哪儿呀?”

   “我想先把他背回家去,等病好了再送回来。”西园老先生满面愁云。

    萧先生伸手一拦,说:“孩子病得这样儿,可千万不能让他出去,要是再受了风可了不得!”接着又说:“孩子既进了科班,就是科班的人啦,我们有责任,一定请大夫把他的病治好,您放心吧!”

    萧、蔡二位又一再劝说,西园老先生才把孩子放下。

    经过科班聘请名医精心医治,委派专人耐心护理,马连良的病逐渐好了。他心里非常感激科班的负责人和老师们。因为入科班时的字据中的一条是:“天灾人祸,各 听天命。”这就是说孩子得了病,科班可以任其病、死,不负责任。可是叶春善、萧长华等各位却从不这样,他们对学生一向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马连良大病痊愈,立即要求恢复演出,学习更加勤奋了。正赶上谭鑫培先生在东珠市口文明茶园(后改称华北戏院,现在是丰泽饭庄的一部分)演出《朱砂痣》。这 出戏里有个叫天赐的角色,由娃娃生扮演,必须是小孩才成。那时大班社演出,用小孩的时候就向小科班借,名曰“借学生”。这次科班把马连良派去,这下可满足 了他学习的愿望。当时同台的旦角是大名鼎鼎、向有老夫子之称的陈德霖,还有老生贾洪林,老旦谢宝云等,都是前辈名家。这是马连良学戏以来头一回看谭、贾两 位名老生演出;演戏以来头一回和这么多好角同台。事后他逢人就说:“我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马连良自从改老生后,先是演一些配角,同时跟老师学习正宗老生的唱工戏和做工戏。逐渐能在前场主演《胭脂虎》、《扫雪打碗》等戏,《朱砂痣》也能唱了。这 个时候“喜”字辈的学生差不多都到了变声的年龄,很难再主演文戏,尤其老生这一行当,可以说没有能唱的了。“连”字辈的学生一时还顶不上来,科班只得在外 边邀请了刘荣升、贯大元、高百岁等人来搭班演出。其中高百岁搭班的时间最长,有一年之久。马连良多是在他前头演一出折子戏,也有时在他的戏里扮个配角。两 个处得极好。

    高百岁是北京人,生于一九〇三年,比马连良小两岁。他先从李正义学戏,宗刘(鸿升)派,专演“三斩一碰”这样的唱工重头戏。后在江南演出,十四岁时拜周信 芳先生为师,是周先生最早的弟子,也是周先生弟子里年纪最长的。周先生在上海卡尔登影戏院组织班社时有他在内。在周先生的《生死报》、《鸿门宴》等戏里, 都扮演重要角色。高百岁文武老生、红净、包公什么的都能演,在沪曾有“小老爷”(指关羽)的誉称。解放后参加武汉京剧团任主演,兼任团长,一九六九年病逝 在武汉。一九六〇年秋天,高先生来北京办事,马连良先生在烤肉宛饭馆宴请他,把马盛龙、李慕良和迟金声找去作陪。二位畅谈了几十年前科班演出的事。高先生 性格爽朗,十分健谈。

    喜连成自高先生离开后,又约五龄童(本名王文源)演出了些日子,就到了换新股东、改科班换名字的时候。这个科班原来的股东牛子厚,是在吉林经商的资本家。 这时他把科班转让给“外馆沈家”的沈仁山。沈家是做蒙古生意的,清代专做蒙古生意的商人,都集中在安定门外一个叫外馆的地方,所以沈家有“外馆沈家”之 称。自从沈仁山接手以后,为表示换了新东家,就把原来的喜连成改为富连成。所以自“连”字科之后再招收的学生,就按“富”、“盛”“世”、“元”、“韵”、 “庆”的序列来排了。加上“喜”、“连”,共为八科,自一九〇四年起经历了四十多年,的确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前所未有。萧长华先生在四十多年里,亲自培 育了八科学生,也可以说是一位前无古人的京剧教育家。很久以来这个科班的学生就遍及全国各地,不仅在京剧团体,就是其他文艺单位里也大有人在。

    自从改叫富连成后,马上招收了第三科“富”字的一批学生。也不想再请外人搭班演出。许多老师都觉得:“如今马连良的条件已经很好,唱、做全挺不错,干脆就 让他演主要老生戏吧!”科班的大轴戏总演武戏,以求火炽热闹,占的人又多。为了马连良进行测验,瞧瞧他究竟成不成,也听听观众的反映,一天压轴戏,给他和 李连贞派了一出《武家坡》。果然没让大伙失望,马连良这出唱的、念的、做的,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后台老师和同学连连点头,前台观众不断叫好。这出戏唱完 了,叶春善、萧长华二位立刻决定不再外约老生啦!

    从这往后,马连良在学戏上开了“小灶”。科班把他当成重点,让他突击学戏,几位老师给他单个教练。有机会就让他实践,于是他逐渐以唱主角,唱压轴为主,又 逐渐不再扮演次要角色。马连良唱的越多,观众对他越喜欢。有不少时候他出得台来立刻有人给他喊“碰头好”;还有些常听科班的观众爱称他为“小贾狗子”。

    贾狗子是名老生贾洪林的乳名。贾洪林生于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是甲戌年,属狗,所以乳名叫狗子。有些观众不叫他本名,却叫他乳名,也是由于喜爱他 的艺术,以增亲切之感。贾洪林号朴斋,江苏无锡人。他的祖父贾阿三,名增寿,号棣香,是清代咸丰年间的昆曲名小生。他的父亲贾阿金,名祥麟,号润亭,学京 戏文乐。他的母亲,是名琴师孙佐臣的姐姐。二叔贾祥凤,号丽川,也是京剧老生。三叔贾祥瑞,号汇川,学京剧文乐。

    贾先生幼时在小鸿奎科班学艺并演出,原用鸿林二字,出科后改鸿为洪。他先后搭过福寿、四喜、同庆,以及杨小楼、梅兰芳的班社,和很多前辈、同辈名家同台演 出。会的戏很多,极善于表演。他给谭鑫培先生配演《朱砂痣》中的吴惠泉,《打侄上坟》中的家院陈志,相得益彰,锦上添花,极得好评,传为佳话。当时同庆班 演《四进士》,谭鑫培扮毛朋,周长山扮宋士杰。周长山先生极善于演衰派老生,他的宋士杰和《天雷报》中的张元秀,《焚绵山》中介子推,《一捧雪》中的莫 成,在当时堪称绝响。周长山先生去世后,贾洪林能接替这些角色,另观众点头,可见其功力。他扮演新编剧目里的角色,也有成功的创造。在梅兰芳改编的《木兰 从军》里,他扮演花木兰之父花弧,“望女得胜还乡”这场,他设计出“高拨子”唱段,既合乎当时人物的心情,又极有气氛。唱“高拨子”,当时北方演员中还是 没有的,可算是个创举。观众把马连良称为“小贾狗子”,可见对他的喜爱。

    马连良在科班里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底子。他嗓子好,能唱出特点来,尤其重视念白和表演。当时富连成把他做为尖子,就在他能够演出“压轴戏”的时候,每天除演 出之外,还有几位老师给他上课。两、三个月里,他就学会大小戏三十多出。比一般学生学得多,演得也多。象唱工戏《骂王朗》、《雍凉关》、《法门寺》;做工 戏《天雷报》、《九更天》;念白戏《三字经》、《审头刺汤》;靠把戏《盘河战》、《定军山》等,都是学会了马上实践。萧长华先生为“连”字科排了一至四本 《取南郡》、《五彩舆》、《三国志》,都是连演四天的戏,这些戏都由马连良扮演主要角色。

    《三国志》,是早年三庆班的拿手戏,平时不演,只在旧历年年底封箱前,每天演一本,连演四天,做为一年一度“封箱大吉”的戏。这个剧本据说出自卢胜奎之 手,他自己扮演诸葛亮,有活诸葛亮的誉称。其余角色由程长庚大老板扮演鲁肃;徐小香扮演周瑜;黄润甫扮演曹操;杨月楼扮演赵云;钱宝峰扮演黄盖;孙二官扮 演蒋干。还有一位扮演诸葛亮的叫郝兰田,人称他郝老旦。他是王瑶卿先生的外祖父,在《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中,王先生对他曾有过介绍。

    全部《三国志》自三庆班辍演之后,北京的一些班社很难排演出来。没有剧本是一个原因,不容易凑齐全剧的演员更为主要。萧长华从周长山那里得到三庆班的这个 剧本,收藏了多年。当时为了适应喜连成科班演出,他亲自做了大量的加工整理工作,亲自为头科“喜”字辈的学生排练。这实际上是向他们教全戏,内行称为“教 总讲”。当时孔明由雷喜福扮演;鲁肃由金丝红(本名王喜秀)扮演;周瑜由赵喜贞扮演;曹操由侯喜瑞扮演;黄盖由陆喜才扮演;蒋干由小百岁(耿喜斌)扮演。 首场演出在广德楼,从鲁肃过江请孔明开始,至火烧战船结束。每天演一本,六天演完。上座机好,观众赞不绝口。只是有些担任主要角色的学生后来处于变音期 间,就暂时不演了。现在二科“连”字的学生顶上事了,尤其马连良在观众中已经有了基础,萧先生再次排这出戏,让头、二科学生合演,由马连良扮演诸葛亮。萧 先生觉得马连良的《雍凉关》演得很好,“观星”一场的导板唱词是“习玄机学兵法孙武一样”,上场后“回龙”:“视天文晓地理八卦阴阳”后面接唱原板。它的 板式和唱腔,与“借风”很是相似,于是就在“借风”中他添了些唱词,使这场戏更加丰满了。经过不断演出,《借东风》果然成为马连良的代表佳作,为他出科后 的更大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九一七年旧历二月初九,马连良结束了几年的科班生活,按目前说就是毕业了。这天同时毕业的学生一共八个,除了马连良以外,还有李连贞、赵连华、宴连恭、 赵连成、陈连洪、高连登、李连英七人。他们一同举行满科仪式:每人为梨园祖师烧香磕头,然后行谢师礼,再把“官书”烧掉。满科之后,如果没有什么要求,就 留在科班演出。如果能教学生,就每天上午来教戏,在科班与教师一同吃饭,不必缴伙食费。如果不教戏,就不管饭了。大伙儿都是每天上戏园演出,按本身业务水 平开份儿(工资),这就算是搭班演出的演员了。这八个毕业生中,只有马连良提出不在科班继续演出的要求,他要到外面去闯练闯练。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