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道505:教书匠

 人在江湖看风云 2023-11-12 发布于四川

非常道505:教书匠

1997年10月,我被安排到金堂县云合镇双流小学所属七螺村小任教,从此,我就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26年过去了,人到中年,再回过头去看来时的路,那些风风雨雨,欢欢喜喜,似乎都能一笑而过。也许经历太多,就自以为看透了这个世界,看穿了人心。但是,这只是自以为,人,是看不穿的,尤其我这样天资就愚笨的人。
前两天,还有朋友劝我看淡点,我这样直来直去的人,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吃亏。
很感激身边的真朋友,他们旁边观者清,能够给我很好的建议,让我在人生的转角处,能看到别样的风景。
二十多年,我去过七螺村小、石河村小、又新学校初中部、云合中学、五凤学校初中部,从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到初中教师,还有大学兼职教师,似乎经历还是蛮丰富的。所以读到《非凡金师校》的时候,对这所号称金堂教育的黄埔军校的金堂师范校的历史、教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品质跃然纸上,让人佩服。
而本土作家刘元兵最近推出了他的新书《教书匠》似乎更接地气,他以主人公刘志勇扎根乡村,认真从教,创造诸多奇迹的故事,展示了金堂乡村教师的群体像。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现在县教科院院长张通平的影子,看到了我的好朋友万敦括的故事,也读到了与我的好朋友好搭档李昌木老师家访的故事情节,也看到了以我为原型的李向阳的故事。要特别说明写我的故事那一两章,在此书中显得有点突兀,因为我是突然冒出来的人物,和刘校长这条主线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有点遗憾,也许刘作家想突出乡村教师的成长吧。当然,这和刘元兵老师到各个乡村学校的调研密不可分,为了创作此书,他深入学校,挖掘一个又一个优秀乡村老师的故事,他想展示出金堂乡村教育者的高贵品质,事实上,他做到了。每一个金堂乡村教师,似乎都能从这本书读到自己,读到他人,都会感慨乡村教师的命运。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明明看起来已经步入人生正轨,只需要匀速向前就能到达幸福的终点。可是,总有意外不约而来,打破平静的生活,打乱生活的节奏。所以,当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时,总会让人感觉到无奈,有的时候,更多地是对家人的亏欠。刘志勇校长一心为了工作,很少照顾到父母,直到父亲因病久未及时治疗拖成癌症,才感觉到自己为学校,为学生付出了太多而忽略了家人。这不是刘志勇校长一个人是这种情况,很多乡村教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家庭,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奉献吧!
师生情是真挚的。一个教师认真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是会得到学生的尊重的。刘志勇的学生懂得感恩,毕业了,工作了,会送上问候,送上鲜花,送上其他礼物。就那些朴实的乡亲,也会把农产品送上门,感谢刘校长对孩子的关爱。
我一直认为这是做老师的职业幸福,被学生需要,帮助学生成长,学生会在节日送上问候,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自发给老师送上一点小礼物,这是师生情的体现。
当然,我在云合中学的时候,我帮助的孩子的家长也有送大公鸡来,这种情况我是拒绝的,因为帮助学生,是尽自己所能,根本也没要求回报。我所说的职业幸福是学生有了出息,他带上礼物来看看老师,而不是在学生家庭本身还困难的情况下,还心安理得地收入家长的真心的馈赠。
前两天,我帮助的一个学生给我发消息。他说下个月就不用给他发放爱心了,他上学期的确家庭有些困难,现在已经好转,就不用师兄帮助了,请师兄把爱心发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是理解孩子的自尊的,我只能说好好努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家庭之间也会因为误解产生冲突,刘校长是一个能人,他很好的处理了种种关系,赢得了爱人的理解,家长的理解,学生的爱戴。
但是不是所有的乡村教师都像刘校长这么幸运,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没那么复杂,但是他们没有刘校长那样处理危机的能力,所以他们过得很郁闷,然后影响了周边的乡村教师甚至城里的教师,于是很多教师变得佛系起来,只想保住饭碗。吴非说:不跪着教书。也有人更说:“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可惜,一种观念形成,再来纠正,是比较难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现在的乡村教师可能感觉到和这些农村的孩子无法沟通,这些孩子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压力,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仿佛是玻璃心,一碰就碎。所以对现在的乡村教师来说,更具挑战性:一方面要教书好出成绩;另一方面需要懂得心理辅导,照顾好学生的情绪。刘校长是有敏锐的洞察力,所以他对于玩手机的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能游刃有余的处理。所以,教师不必太佛系,还是可以多学一点解决问题的技巧,真正让这些还不懂得社会残酷的孩子早点意识到现在的努力是为明天的生存奠定基础。
在这本书里,也有堕落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会违反道德,违规违法。这很正常,也很现实,毕竟自古以来就有“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说法。
在书里,我也发现了刘校长在经济困境时,想到自己的同学已经发财,会有点点后悔。这才是真实的人,有血有肉的人,只是他只是一个念头,工作上并没有放松。
刘校长最后幸福退休了,终于有时间享受生活。回首作为教书匠的一生,放在历史的洪流中,简直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却是难得的回忆。
这是写给金堂教书匠的书,但愿大家都有机会有时间读一读金堂人写的金堂教师的故事。
(2023年11月12日于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