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了快四十年的本地饭店 没有菜单!

 黄之中 2023-11-12 发布于上海

上海之根在松江,松江资格最老的饭店叫松南,松南饭店早在1985年就开了,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据说在松江,如果没吃过松南,就不算本地人。

图片

图片

如今饭店开在居民楼沿街的铺面,是二十多年前搬迁来的,进门就是冷菜间和厨房,过道放个收银台,一楼房间是散座,二楼阳台特设雅座。

图片

图片

老板客客气气地招呼客人,带着几分罕有的憨厚淳朴,他说他爸爸是松江最早自己开饭店的,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生意传到了他手里。

图片

“好的老板,那我们看看菜单吧。”

“我们没有菜单,来来来,我帮你们点菜!”

图片

店里有啥好吃的,真的是商量着来,荤菜冷菜搭素菜,顺几句就写好了菜单,我看隔壁桌的老客人,一屁股坐下就开口报菜名:椒盐排条、雪菜大肠、捏菜炒蛋……跟着说我听不懂的本地话。

图片

图片

招牌的白切鸡和猪肚,贴心地做了个鸡肚双拼,这肚子好白净!里面一层糯,外面一层爽,特有猪下水的香,透着难得的纯,是近来吃到最难忘的猪肚。

图片

底下的鸡呢,跟上海白斩鸡用三黄鸡不一样,用了苏北草鸡,肉质偏柴,但鸡味很足,别有风味。

图片

盘底的酱油是店里自己调的,浓咸微鲜,装在一个烧水壶里,阿姨上菜前舀一勺,不是上海人烧菜常用的生抽老抽,像是更传统的酿造,让人记起了以前的零拷酱油。

图片

红烧鱼选了草鱼肚裆,本地的河鱼新鲜又带着土腥,这开片叫人想到了经典的熏鱼,但用了农家的红烧,酱味更浓重、勾芡更浓稠。

图片

本帮菜在松江果然是独特的一支,感觉都不怎么放糖,口味偏咸,离浦东三林的菜刀帮、苏州无锡的苏锡帮又远了一些,这口味特别适合下饭,客人可以自己去电饭煲里盛,免费。

图片

图片

跟着一道牛蛙炒毛豆,小块蛙肉配小粒毛豆都烧得入味,咸得我打包回家下酒。

图片

大蒜炒猪肝,火候可以的,猪肝切得随意,稍微捏了点粉,刚刚出锅有生嫩的口感,蒜叶不冲,甜的。

图片

蔬菜选了草头,上来堆得老高,果然是农家菜作派,嫩叶子老叶子都在,也不挑,油也重,但这翠绿的一盆,真的好实在。

图片

吃得开心了,找老板加菜,他摸摸脑袋、嘿嘿一笑:“那就来个臭豆腐吧,我们在方塔附近找的供货商,现炸的好吃!”“这叫一口香!”上菜的阿姨报出了正式的菜名。

图片

跟常见的大块臭豆腐不一样,切成了小块,没有发酵的大孔,质地更细密,中间是软心,配了碟辣油,我又多叫了碗醋,蘸着吃起来喷喷香,事后打嗝才觉得臭。

图片

松江人开饭早,才十二点半午市就收工了,厨房又开始忙活起来,切鸡的切鸡,洗内脏的洗内脏,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阿姨们端出两大盆雪菜,开始拌大肠。

图片

图片

我们找老板结账,好喜欢他的字,抽象又有个性,鸡和肚写得特别有灵气。

图片

肚子吃得饱,嘴巴觉得咸,出门转弯不远,路过草庐酒家,这不是松江本地老字号吗?点心最出名了!

图片

图片

一脚刹车靠边,冲过去轧闹猛,买个豆沙饼当餐后甜品,焦焦一层壳,不怎么起酥,但这豆沙好复古,大铁锅炒出了锅气,还有猪油香,我当街就啃掉一只饼。

图片

图片

油墩子是这里的特色,我打赌你没有见过这样的油墩子!就是个油炸糯米团子,金黄软糯一团,确实比萝卜丝饼更接近墩子造型,咬开来是粉红的鲜肉馅儿,还含肉汁。

图片

又买了夹沙大包和鲜肉大包当第二天的早饭,里面的馅儿跟豆沙饼和油墩子一模一样!今天早上刚刚吃好,就发了这篇文章。

图片

图片

微博:吃心一片儿

小红书:一片吃心

更多美食请点击一片吃心主页

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或有惊喜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