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虚怀若谷,人生前行

 一中大语文 2023-11-12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南宋)张载

材料二

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少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学然后知不足。有若无,实若虚,此顾子之所以进也。——(南宋)张载

以上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作文,也可以综合以上两句作文,但都要体现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1.审读题干

审读题干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的内容主题应体现“启示”“理解”“思考”;二是题干中要求可选择其中一句名言,也可以综合两句立意,立意的角度较宽泛。

2.审读材料

材料一可分为三层进行解读。第一层“立本既正”,是指人生于天地之间首要的事情是“立本”,即“立志”,而且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二层“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强调的是实现理想的正确方法和态度,包含两个方面:虚心和得礼。其中“虚心”强调内心的克己及虚心向学;“得礼”强调用外在的“礼”约束自我。第三层“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则是强调“虚心”和“得礼”在“修持”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材料二可分为三层进行解读。第一层“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少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用对举的方式强调知识的多少是一个人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志,强调知识和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第二层“学然后知不足”,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即“学不可以已”。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呢?第三层给出了答案,“有若无,实若虚”,即谦逊好学,虚怀若谷。

将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起来解读,两者都强调了在学习和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谦虚”的重要性。

【参考立意】

(1)信仰,行动的灯塔

(2)虚心得礼,成功的阶梯

(3)学习,让你的人生无比充实

(4)虚怀若谷,人生前行的加速器

【佳作展示】

修身以立心,虚心以蓄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君子以修身为本,立心为根,而后方可入世,担天下之任。是故,先贤有言:“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其言若是,修身立心,虚心蓄知,乃君子立身处世之根本也。

立心为先,修身为道。古之君子,视修身为立命安身之本,立心为求学问道之先。孔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正心诚意,乃得人生之大本。是故,修身之道,当以立心为先。昔日孟子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虚怀以立心,广纳以蓄知,方能昂然于世,无所畏惧。

虚心以纳百川,蓄知以成其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虚心使人进步,学习使人成长。只有虚心的人才能不断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故而,“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少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人非生而知之者,虚心学习方能使人进步。如古人所言:“地不畏其小而志其远,水不厌其微而纳其深。”虚心使人如大地一般其志远,如大海一般其纳深。

虚心并非无我,蓄知更须有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意味着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不仅要虚心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批评的勇气。同时,“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正如《大学》中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修身立心,蓄知有我。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也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秉持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和自我提升。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而立心为根、修身为道的理念则会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和追求正确的目标。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个人都应该秉持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立心为根、修身为道、虚心蓄知的理念也会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