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穗散文•赶集

 青谷穗生活随笔 2023-11-12 发布于山东
凌云树/文

母亲七十多岁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最近半年来,她一直照顾生病的父亲,很少出门。她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但是因为父亲,她选择了安静地生活。

今天老家逢大集,我回到老家看望父母。天气虽然寒冷,母亲却是主动喊我去赶集的。一开始我还劝阻母亲,家里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去超市买。

母亲还是执意要去,还说想买几块姜,并说超市里的太贵了。我说,再贵还能吃多少,去一趟大集,开车的油钱也得买半筐姜。媳妇劝我说,带母亲去吧,她已经闷在家里好久了。

我忽然明白了,于是,开车带着母亲去镇上的农贸大集了。

老家的大集原来也是四乡八镇有名的大集市,只因为为了城镇化建设,几经调换位置,最终是从最近距离的镇里,搬到了河西的河套里,虽然地面宽敞了,但是乡亲们赶集就不方便了,需要走很远的路,还需要跨过一条宽宽的河。就这样,像母亲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们就望集兴叹了。需要买的东西,只能托付赶集的年轻人代办了。

尽管这样还是不能经常麻烦别人,所以赶一个痛快的农村大集,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我和母亲来到大集上,我去找地方停车的功夫,母亲早就走进集市中很远了。母亲在卖棉衣的摊点上挑着各种棉衣,比对着不知道如何选择,光花布的颜色就让她无法决定。

我们去了买肉的地方,看着一架架的猪肉,让人也是羡慕,便宜新鲜的好肉原来都在集市上,吃够了超市冷鲜肉的我们,谁不羡慕这物美价廉的猪肉。母亲一脸的喜悦之色,用手比比划划,想买一点,可是又担心家里冰箱里的存货吃不完。

巧了,买肉的还是我初中时代的同学,两人尬笑之后,我还是买了他半批子猪肉,令在场的乡邻们和母亲惊讶万分。

农村的菜市场真的丰富,而且也是便宜到家了,白菜、萝卜就几毛钱一斤,母亲顺着每一个摊位讨价还价,摸摸这棵白菜,掂掂这个萝卜,一会问问红豆价格,一会又看一下花生和大豆的行情,她走马观花一般,好像没有买的意思。

我跟在后边感觉逛得很累,顺手买了五个萝卜,才花了两元钱,二十斤尚好的大白菜,人家老菜农只要了五元钱,就这样母亲还是嫌贵了。

我劝母亲喜欢什么就买,不要看价格,没有必要货比三家,现在市场这么透明,没有人能够投机取巧的。母亲依然不理睬我的建议,最终也没有买红豆,尽管那红豆成色最好。

回到家里时,母亲也没有买到生姜,虽然看了几户的生姜,她总是觉得鲜姜的品质不好,价格五元一斤也是不能接受,虽然超市里已经八块钱一斤了。

母亲在集市上一直不停地转来转去,兴致勃勃也不觉得累。我感觉她不是来买东西的,也不是冒着冷风来看风景的。我倒是觉得她是来感受这种赶集的氛围的。尤其对一个常赶集的人来说,不能离开这份烟火气。

我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会在赶集前一天告诉我们,明天要早起去赶集。那时候的我们总是很兴奋,期待着能在集市上吃到各种好吃的。

而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赶集的地方越来越少,那份烟火气也逐渐消失。母亲可能是想抓住这份回忆,这份属于她们那代人的回忆。

我陪着母亲在集市上逛了很久,虽然最终她什么也没买,但我能感觉到她的满足。也许,这就是赶集的魅力吧,它能让人在喧嚣中找到一份宁静,在陌生中找到一份熟悉。

我想,我以后也会经常陪母亲来赶集,一起感受这份独特的烟火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