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刮痧”疗法,取效快捷!(一文全解)

 初上旅途 2023-11-12 发布于天津

温馨提示:语音由机器人阅读,各位师友可根据自我需求,选择聆听。图片

刮痧之法,在民间普遍使用,疗效快捷而理想。清·郭右陶《痧胀玉衡》和林药樵《痧证全书》等均有载。虽谓另创法门,别开生面,实沿于《内经》“摩之”“浴之”之意。在临床上,治痧证及治温热病、身灼热不退,刮痧屡获良效。

今将先贤之论,结合个人经验而论之,希冀这一行将失传的中医疗法发扬光大。

1



痧证名称

因刮皮肤出现血色小点如砂故名,或红斑如蛇,广东民间又称标蛇,乃盛夏之暑热袭人为病。大致可分:
(一)恶臭  
先吐泻而心腹绞痛,其痧从秽气发者多。
(二)暑痧  
先心腹绞痛而后吐泻,从暑气发者多。
(三)热痧  
心腹昏闷,痰涎胶结,多从伏热。
(四)寒痧  
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多从寒气冰伏,郁为火毒。
虽名目不一,皆缘疠气所致。
入于气分则作肿作胀;入于血分,则为蓄血瘀血,遇食积痰火,则气积血滞。
2



痧证病因


皆为秽浊痧毒。从皮肤袭者有之;从口鼻入者亦有之。然所犯部位不同,证候各异:
痛而绞动者,乃阻于食积之气分;痛而不移者,属血瘀;
发于头面上部,痧毒上壅;缠于足下,痧毒下注;上吐下泻,痧气冲激;烦闷气胀,痧气塞塞;
恶寒发热,痧气遏于肤表;胸膈偏痛,痧毒壅于经络;为肿为胀,食结血瘀,痧毒滞于肠胃;
吐血便血,痧毒泛溢而溃败,咳嗽喘急,痧壅气分,犯肺而生痰逆;立时闷绝,痧毒挟瘀攻心;
手足软而不能运者,痧毒挟瘀下注,腰肋俱痛,痧毒瘀阻血分,偏痛半身,及身重不能转侧者,乃痧毒壅瘀为病,变成肿毒溃烂者,属痧毒挟瘀凝滞而败坏肌肤。
3



刮痧来源


自番痧、霍乱之毒流行,刮痧之法始立。
郭右陶《痧胀玉衡》、林药樵《痧证全书》、武云林《说青筋》、张路玉《论番痧臭恶》等书,均有论及,以其痧毒阻于气分,宜刮痧,壅于血分应放血,此为刮痧之来源。


《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地平以湿,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跃。

张景岳注:“按,捏按也,骄即阴跃阳骄之义,盖谓推拏谿谷骄穴,以除疾病,病在肢节,故用此法。”

②《素问·血气形志篇》谓:“经络不通,病生不仁,治宜按摩醪药。”

张景岳注:“经络不通,故病不仁,不仁者,顽痹软弱也,故宜按摩,以导气行血,醪药以扶正除邪。”





按此经文,虽未明言刮痧,而刮痧之来源,想亦宗于按摩,推拿之义。
4



刮痧意义


痧毒袭于皮肤气血之间,闭塞营卫,阻碍气血流行,经络不通。刮痧乃宣达气机,疏解痧毒

5



刮痧方法


多用匙口,或茶杯口,沾青油或清水,刮其背脊,锁骨、胸前肋间、两肩、臂弯等处,频频轻力自上而下,顺行刮去。使腠理疏利,热邪痧毒外出,患者便觉舒畅。
证轻者,刮之只现红小点,证重者,刮后皮肤出现紫黑小点。此乃病邪外达之兆。
林药樵《痧证全书》又有焠痧、放痧二法。焠则以灯草沾油点火焠之;放则用三棱针刺十宣穴出血。此二法可补刮痧之未备。
王孟英指出:霍乱诸痧,皆由正气为邪气所阻,故浊气不能呼出,清气未能吸入,而气乱于中,遂成闭塞之证。故先用取嚏,以通气道,则邪泄浊出。但取嚏不论有无,继之以刮。有嚏者,肺气虽开,恐营卫气机尚痹,当刮以直之,无嚏者,肺既不开,尤必刮之以泄卫气,使欲入营分之邪,得以外泄。
张景岳云:“凡毒深病急者,非刮背不可,以五脏之系,皆附于背也。”
昔贤所论刮痧方法,颇为明彻,可为后世取法。

图片

欢迎点赞转发

传承中医文化  惠及人人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

图片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文摘自《新中医》(1985年)丨作者/李翼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症状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