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水? 班级: 姓名: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蒸发 〕。 2、〔 通风 〕和〔 加热 〕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增大 〕。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水在沸腾时,温度〔 保持不变 〕,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 〕,水在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 水蒸气 〕,水变成水蒸气以后,体积会〔 大大增加 〕。 5、蒸发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加热 〕,温度计的作用是〔 测量温度 〕,石棉网的作用是〔 均匀受热 〕,三脚架的作用是〔 支撑 〕。 6、酒精灯的火焰有〔 3 〕层,分别是〔 外焰 〕〔 内焰 〕〔 焰心 〕,其中〔 外焰 〕温度最高,〔 焰心 〕温度最低,所以加热时要用〔 外焰 〕进展加热。 7、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灯帽 〕盖灭,盖灭后拔出灯帽再〔 盖上 〕,〔 不能 〕用嘴吹灭。 8、温度计读数时,〔 视线 〕与温度计〔 液面 〕要持平。在液柱不在〔 上升 〕或〔 下降 〕时读数,读数时〔 温度计 〕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9、外界温度低于〔 0℃ 〕时,水会结冰,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水结冰后体积会〔 增大 〕水结冰时要向周围〔 吸收热量 〕温度会〔 降低 〕。 10、食盐在水结冰实验中的作用是为了〔 制造更低的温度 〕 11、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 不同 〕,周围温度越〔 高 〕,冰融化得越快。 12、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点是:①、能变成极小的微粒。②能均匀的分散在水中。③没有沉淀。④不能被过滤出来。 13、物质在水中是〔 不能 〕无限溶解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不同的 〕,在一样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 大于 〕小苏打。 14、100毫升的水能溶解〔 36 〕克食盐。50毫升水能溶解〔 18 〕克食盐。 15、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搅拌 〕〔 加热 〕〔 碾碎 〕。 16、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 菜油 〕〔 面粉 〕〔 淀粉 〕〔 食用油 〕等。 17、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比方可乐,可乐当中溶解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 18、可以通过〔 过滤 〕和〔 加热 〕的方法别离食盐和沙土。别离后的水到哪去了〔 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 19、生活中大局部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把瘪的乒乓球放到滚烫的热水里面,乒乓球会〔 鼓起来 〕,这是利用了物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 20、水〔液体〕、水蒸气〔气体〕、冰〔固体〕各自的特点: 水 水蒸气 冰 看得见、摸得着 看不见、摸不着 看得见、摸得着 无色、无味 无色味 无色、无味 动 会流动 不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形状 有固定形状 有一定的体积 无一定的体积 有一定体积 透明的液体 透明的气体 透明的固体 21、生活中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有:〔 水洼 〕、〔 煮食物 〕、〔 晾衣服 〕等。 二、实验局部 〔一〕别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食盐洒落在沙土里面了,为什么用筛子不能把它们分开呢? 因为筛子只能把大小不同的物质分开。 2.怎样别离盐和沙土?〔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第一步:用水别离〔 食盐 〕和〔 沙土 〕。 (1)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 食盐完全溶解 〕。 (2)用滤布或滤纸〔 过滤 〕,把〔 沙土 〕别离出来。 想一想:这是利用了水〔 能溶解食盐,而不能溶解沙〕的性质别离出来的。 怎样别离食盐和水?〔利用水会蒸发〕 第二步:别离〔 食盐 〕和〔 水 〕。 (3)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 加热 〕。 (4)边〔 加热 〕,边〔 搅拌 〕。当有〔 白色颗粒 〕出现时,熄灭火焰,用〔 余温 〕将白色颗粒慢慢〔 烘干 〕。 (5)蒸发皿中留下的白色粉末就是〔 食盐 〕 3.别离后的水到哪去了? 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二〕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三〕测量出水结冰的温度。 需要的材料: 清水、碎冰、试管、食盐、烧杯、温度计 实验过程:1.在试管里参加一半的清水,用 温度计 测量并记录试管里的温度。 2.拿一只烧杯,在烧杯内装满 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测量观察试管 里的水温。 3.在碎冰里参加较多的 食盐 〔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察测试试管 里的温度。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场 结冰 时,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实验结论:水在 0℃ 时开场结冰,是因为 温度 的变化,水才结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