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230》中国文人画(上)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11-13 发布于上海

中国文人画(上)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衰亡,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民主革命浪潮的高涨,绘画领域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视为正宗的传统文人画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衰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这时已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上海画派""岭南画派",它们强调从民间美术和外来艺术中汲取营养,使中国绘画呈现出超迈古人的雅俗共赏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新的阶级力量要求新的艺术为它们的政治斗争服务,从题材选择、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都力图变而化之,在这方面太平天国的绘画最为突出。

1.上海画派

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发展迅速繁盛,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张鸣珂的《寒松阁谈艺琐录》指出:"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里成为了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的专业画家,麇集于此。

这些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虽有受"小四王""后四王"影响的名家,但居主导地位的,则是被称为"上海画派"(又称"海上画派""海派")的群体。他们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锐意求进,大胆革新,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强雄健的金石艺术中汲取营养,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与强烈的色彩相结合,从题材内容、风格技巧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风尚。这个画派,以沪上"三熊"(朱熊、张熊、任熊)开其先河,形成后大致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的代表画家有虚谷、赵之谦,"海上三任"(任熊、任熏、任颐),以任颐(伯年)为高峰;晚期则以吴昌硕为巨擘,蒲华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虚谷(1824-1896),本姓朱,名虚白,字怀仁,出家为僧后以虚谷名,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三十七峰草堂等。安徽新安(今歙县)人,移居江苏广陵(今扬州)。曾任清军参将,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常往来于扬州、苏州、上海之间,以卖画度日。虚谷性格孤傲,非交往相知深者,不易得到他的佳作精品。每到一地,求画者云集,画倦即罢。他擅画花卉、蔬果、禽鱼、山水,亦工人物肖像。其花鸟虫鱼画师承华喦,运用枯笔逆锋作颤动的线条,落笔冷峻,似续似断,形成一种"清虚"的笔墨韵味,富于动态,清新可人,《绿竹松鼠图》、《蜀葵果品图》、《梅鹤图》、《枇杷》、《水仙》、《杨柳八哥》、《松鹤菊花图》、《水面风波鱼不知》等均为珍品。其山水画受渐江影响,用笔一如花鸟,洒脱清秀,《观潮图》、《日长山静图》等都富有特色。其人物肖像画,造型准确,神态生动,注重色彩烘染,用墨不多,面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而衣纹及背景用笔却较简率,代表作有《葑山钓徒图》、《沈麟元像》等。虚谷的画,构图虚实相生,善于处理空间,敷彩清淡,又间用重色点醒,形成一种质朴而耐人寻味的艺术格调。论灵巧,似不及任颐,但在艺术上的令人耐看,却是晚清画苑中的第一家,故评者谓其"画有内美"

赵之谦,是书法、篆刻大家,并将书法、篆刻上形成的古拙风格移入绘画,使长期流行的那种柔媚、纤细的画风一变为清末大写意花卉画的挺拔、峻峭、浓艳与厚重。在色彩上则吸收民间赋彩的一些优点,变清淡为艳丽。他的花卉画,除传统题材外,还喜画温州、福州等地的奇花异草,如葵树、绣球、铁树等,并扩大到日常菜蔬,如白菜、萝卜、地瓜、蒜头等。代表作有《紫藤萱草》、《红梅图》、《瓯中物产图》、《异鱼图》、《延年益寿》(菊)和《大华峰头玉井莲》等。他还偶画人物,最为人称道的是扇面画《钟馗》,有如漫画,以鬼喻人,是讽时佳作。赵的绘画布局经营独特,构图饱满严整,而且诗、书、画、印有机结合,流露出淋漓痛快、生动的情趣,形成了海派的基调,故有"前海派"之称。

"三任",为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的统称。其兄任熊(1822-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箫山人。少时家贫,曾从村塾师学画行像多年。后为姚燮推重,邀至家中一年多,创作了《大梅山馆诗意图册》120幅。后与兄弟任薰寄寓苏州,在上海卖画为生。任熊擅长画人物,兼工花鸟和山水,主要师法陈洪绶,并形成个人风格。画风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有装饰风,代表作有《列仙酒牌》、《自画像轴》、《於越先贤传》、《鸡石图轴》、《十万图册》、《秋林共话图轴》等。其弟任薰(1835-1893),字舜琴,又字阜长。他与当时苏州收藏家顾文彬之子顾承也交往密切。当时苏州书画家常在西园聚会,任薰与诸友常游宴其间,所见藏画名迹甚多,融会贯通,自创一格。他对人物、山水、花卉、禽鸟,均有很高造诣。其人物画,取法陈洪绶以及兄任熊,然奇躯伟岸,别出匠心,代表作有《苏武牧羊》、《王羲之爱鹅图》等。花鸟画和《春江水暖》、《翠鸟鸣春》、《报晓图》、《荷花鹨鹡鸰图》,工写兼善,取景布局,能突破前人窠臼,富有情趣。任熊之子任预(1853-1901),字立凡,亦善画人物、山水及花鸟,颇有家法。

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浙江绍兴人。其父任云松为民间画工,自幼随父学画肖像,在传神写照和默写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青年时迁居箫山,画过许多灯片。他曾是太平军的一员。1864年太平军失败后,到宁波师从任薰学画,同年春末又随任薰到苏州,后寄寓上海近30年,以卖画为生。任颐来自社会底层,他的绘画发韧于民间艺术,又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还吸收了西洋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了风姿多彩、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作品数以千计,人物、花卉、翎毛、山水,无所不精,名重一时。尤以人物画对画坛影响最大。在画法上,取陈洪绶遗风,得民间艺术精华。题材广泛,既有历史、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表现了民主、爱国的思想。代表作有《三友图》、《酸寒尉像》、《倒骑驴图》、《钟馗》、《女娲补天》、《关河一望箫索》、《仲英56岁小像》等。他所作的通景屏《群仙祝寿图》,金笺底,设色,纵206.8厘米,横714厘米,以12幅条屏组成一个巨幅,人物众多,形象生动,构思奇妙,堪称近代绘画史上少见的佳作。就他本人的成就而言,花鸟画又超过人物画。他取华喦、朱耷诸家之长,能以勾勒、点簇、泼墨、细笔、阔笔交错互用,浑洒自如;设色或清淡,或浓丽,明快鲜活,生动而有神韵。代表作有《牡丹》、《野塘雨后》、《柳溪鹅戏》、《紫藤鸳鸯》、《落花飞燕》、《天竹雉鸣图》等。他的山水画创作不多,但别具丘壑,气象万千,构图层出不穷,不落时流畦经,代表作有《寒林牧马图》、《竹林雅集图轴》等。

蒲华(1830-1911),原名成,字作英,号胥山野史,浙江嘉兴人。家境贫寒,淡于名利。中年曾居太平(今温岭),一度寄寓城隍庙里,里人与寺僧索画,有求必应。晚年寄寓上海,鬻画自给。与吴昌硕交往达40年,故吴的画有蒲的题字,蒲的画也有任的题词。他俩的艺术主张和意趣大体相近。蒲华工花卉,喜画竹、兰花、荷花、松树及枇杷等,笔意线条流畅凝炼,柔中寓刚,以气势磅礴取胜,从《梅石图轴》、《兰石图轴》、《竹石图轴》、《竹菊图轴》等作品中,可见其画风之一斑。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初字香补,中年后更字昌硕,亦署苍硕、苍石,别字缶庐、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荷亭长、五湖印匄等,浙江吉安人。家境清苦,求学甚勤。22岁中秀才,中年曾任江苏安东(今涟水)知县,一月便辞去,以"酸寒尉"自嘲。后寓上海潜心艺术,工诗、书法、篆刻,擅写石鼓文。吴的绘画是在他掌握书法之后开始的。他曾对人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经友人高邕介绍,求教于任颐,任对其浑厚的笔墨十分赞赏,两人遂结为至友。

吴的绘画以花卉为主,前期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的画意,服膺于徐渭、朱耷、扬州八怪的画艺,从中受益颇多。他尤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于梅、兰、竹、菊、松树、荷花、水仙、社丹、紫藤和其他杂卉、瓜果等,有时也作山水,摹写佛像和人物。下笔纵横飞舞,酣畅淋漓;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用色讲究,喜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大胆使用西洋红,对比强烈,既有文人画淡雅调和的特点,又有民间画浓艳强烈的色调,成为历代写意画中最善于用色者,从而表现出物体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画上再配上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使得书画印熔为一炉,对于近代花鸟画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有《紫藤》、《红梅》、《荔子》、《寿桃》、《珊瑚珠》、《雁来红》、《岁朝清供图》、《墨荷图》、《杏花图》、《天竹花卉图》等。吴是"后海派"最杰出的大师,也是晚清成就、影响最大的画家,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陈半丁、王个簃、沙孟海等都曾得到过他的指授和提携。

在此期间,不属于上海画派的画家,较有成就的还有汤贻汾、戴熙、胡公寿、顾沄、钱杜、胡远、吴庆云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