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止有度

 新用户8216t8GQ 2023-11-13 发布于内蒙古

古语云:“人生有度,过则为灾。”为人处事,管好自己,行止有度。

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的。一旦人的心没有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也就难以预料了。

《吕氏春秋·观表》中有言:“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意思是说,事从心出,心随欲来。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的。一旦人的心没有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也就难以预料了。可见,注重修心养性,让欲望有限度,是做人有底线、做事有分寸的前提。

为人者,皆有欲望。但必须分清楚可得之欲与不可得之欲。积极合理的欲求,比如求知欲、成长欲、事业欲等,是人生进取之基、成功之梯、动力之源,而贪婪非分的欲望,则使人私心膨胀、道德沦丧、人格缺失。

《庄子·逍遥游》中有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小鸟在树上,只不过占一树枝;鼹鼠喝河水,也不过喝满肚子。比喻所需有限,很容易满足。

在欲望面前保持戒惧、知足知止,才能心清如水、正道直行。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曾国藩的敬畏观,意思是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它在里面吃了睡、睡了吃,日子一天天过去。老鼠也曾想跳出米缸,但终究没能抵挡住大米香喷喷的诱惑。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了,它才发现想跳出去已经无能为力。

现实中,一些人之所以也犯这只老鼠一样的错误,就在于不懂得“知止”,心无所向,也不知道内心应遵循什么,如此很容易走上歧路,葬送了前途。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面对“心中贼”,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如果不对这些非分的欲望加以节制、而任由其泛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只有不断地砥砺自我和淬炼心性,控制和约束自己心中负面的欲望,才能够明心见性、扫荡心中之贼、提升人生境界,才能成就大丈夫不世之功。

北宋哲学家邵雍曾云:“知行知止惟贤哲,能屈能伸是丈夫。”该享受则享受,当劳累便劳累,依理而行,循序而动。如果必须,做得天下;若非合理,毫末不取。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应该是基于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这是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原则。

一个成熟稳重的人,处事行止有度、循序而动。要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当止;屈于其所当屈,伸于其所当伸。

很多事,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把握放任的尺度。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守住做人的底线,坚守做事的标准,把握好内心的尺度,才能安渡一生,享尽一生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