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尤奴||巴燕高地——三千年的克么

 西宁的表情 2023-11-13 发布于青海

巴燕高地——三千年的克么

作者|尤奴
·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克么是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平均海拔2878米,年平均气温5摄氏度,目前仅有140户人家,620口人。
克么村本名是“开麻”,村民口语带有儿话音称呼“开麻儿”。

站在克么村内的红土山上,你面朝东方眺望,约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缠麻”;如果你的视力足够好,朝东30公里处,有一个村叫“初麻”,还有一个村叫“塔麻”:再使劲朝东南方向眺望,50公里处,有一个村叫“丹麻”;朝东南方向临近黄河有一个村叫“曹旦麻”,如果你转头朝西40公里处望去,有一个村叫“黄麻”,有意思吧?
“初麻”系藏语译音,意思是“红水”。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长江源的北源河,称之为“楚玛尔河”,意为“红水河”,玉树州曲麻莱县因这条河而得名。“初麻”“楚玛尔”“曲麻”在藏语中一个意思,音同字不同。
“开麻”也系藏语译音,意思估计是“红土平台”,也许是吐蕃屯兵部队的名称。至于“缠麻”“塔麻”“丹麻”“黄麻”“曹旦麻”,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脑补。
中华大地,山脉向东,文脉向西。
3000年前克么村就有古人类活动,1986年12月8日,“开麻遗址”被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麻遗址”古文化属卡约文化,与齐家文化中的乐都柳湾类型有渊源关系。

卡约文化于1923年因在青海省湟中县云谷川卡约村首次发现而得名,距今3000年左右。卡约文化源自甘肃广河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又源自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6000年左右)发展而来。
中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拓展到青海东部的黄河流域,形成仰韶文化分布的最西端,也使化隆县成为黄河史前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巴燕镇,卡约文化遗址共有三处,分别是“开麻遗址”、“上拉干遗址”和“东下遗址”,对于古人类来说,“开麻”是优选之地,居住地背山向阳、干燥不潮;放牧狩猎地森林茂密、草原平坦,水源充沛,成为古老巴燕的文明高地。
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3000年前的某一天,众叛亲离的商纣王,不甘失败,亲自披挂上阵,却被周武王大败于朝歌郊外的牧野,70万商军土崩瓦解,悲情的纣王见大势已去,退入朝歌城中,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而同一天,“开麻”的古人类穿梭在清澈见底、蜿蜒流淌的拉干河间,奔波在林木茂盛、水草丰美的巴燕草原上,穿着羊皮制作的衣服,追逐猎物,他们被史书称之为羌人。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巴燕地区“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名叫“无弋爰剑”的首领“教之田畜”,便将在秦国学到的农业耕植和畜养牲口的技术传授给河湟羌人,使巴燕地区由原始狩猎生活逐渐发展到了农耕和畜牧。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巴燕地区的羌人参与围攻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等地,第二年,汉武帝派将军李息和郎中令徐自领兵攻打羌人,巴燕地区正式被纳入汉朝版图,融入古老中华各民族。
城头变幻大王旗,月光如水照缁衣。
自汉朝以来,巴燕地区先后被前凉、前秦、后凉、南凉、北凉、西秦、北魏、西魏、北周等王朝占领。
南凉、西秦、北魏、西魏、北周等都是鲜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南凉国(397年-414年)都城在今天乐都。

鲜卑是兴起于中国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说蒙古语。鲜卑族是对青海东部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隋唐时期的吐谷浑国,也是鲜卑族建立的。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始于秦,终于清。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只有一位中原王朝的皇帝到过青海,就是隋炀帝。
《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三年,诏虞部量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并立表记” 。《资治通鉴 隋纪·隋纪五》记载大业五年 “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十里。”
上述一段史书记载,虽然简短,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交代的清清楚楚。时间“大业五年五月乙亥”,相当于公历的609年6月24日,正是巴燕地区绿意盎然的季节,或者狩猎活动至少避开了青藏高原的严寒。地点“拔延山”就是今天化隆县巴燕镇的马阴山、马场山一线。人物“炀皇帝”,隋炀帝是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登基的,对这次西巡“耀兵威兮八方”,隋炀帝做了充分准备,提前两年丈量了拔延山的地理,并选择了青藏高原最美的夏季。事件“打猎”,古代巴燕地区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最多的有虎、狼、棕熊、马麝、野猪、石羊、獐子、蓝马鸡、雪鸡等。打猎的场面绵延20里,狩猎的大部队包括文武百官、皇帝后宫佳丽及各路大军,从现在的乐都县出发越过克欠垭壑进入巴燕,围猎区域覆盖了克么村一带。

对这次围猎的场面,有些史书记载“长围周亘二千里”,有点夸大事实。
隋炀帝大猎拔延山仅仅过去13年后,唐朝建立,从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序幕。与此同时,在青藏高原也崛起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吐蕃”,并相伴大唐在化隆的大地上书写了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
唐在青海东部设鄯、廓二州,廓州州府在今化隆县群科镇,下辖广威、达化和米川三个县,巴燕隶属于广威县。公元741年至760年,唐和吐蕃在廓州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拉锯战,巴燕地区不断易主。
安史之乱促使唐王朝由盛转衰,公元760年,巴燕地区终被吐蕃占领。
据《安多政教史》等藏文史记记载,吐蕃王朝为巩固其所占地域,重点在河西陇右广大地区(包括青海东部化隆县一带)采取了军队驻屯(即藏史所称“噶玛洛”部驻屯区)。“噶玛洛”意思是“不得命令不能返回”。这支屯军部队始终没有收到撤退命令,吐蕃王朝崩溃后,驻屯军则成为当地居民。那么,上述“开麻”“初麻”“缠麻”“塔麻”“丹麻”“黄麻”“曹旦麻”这些地名会不会是散落化隆的屯军部落名称呢?
公元1004年至1131年,巴燕地区被依附北宋的吐蕃支系唃厮啰政权统治。唃厮啰政权定都青唐城,目前,西宁市南门外体育场南侧的南绕城公路上,有一段长约300米的青唐城城墙遗迹,风剥雨蚀,留给后人追思怀古。
公元1131年至1227年,巴燕地区先后被金和西夏占领;公元1227年,蒙古军攻占廓州,巴燕地区归元朝统治,隶属甘肃行中书省西宁州辖。从1227年直到1929年青海建省,巴燕地区隶属甘肃省长达702年。
公元1370年,明征西将军邓愈率军进入青海东部,巴燕地区归明朝统治。公元1519年11月,游牧在西宁南川的藏族革咂部进攻掠夺位于民和县的弘化寺(宏化寺),被西宁府兵备副使高显、守备杨佑率兵追袭至巴燕马场山击败。1561年,青海湖一带的蒙古人侵犯扰乱河湟地区,西宁府参将崔祺与之战于巴燕马场山,蒙古人败走。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西宁卫,化隆地区分属西宁县和碾伯县管辖,巴燕隶属碾伯县。
乾隆四年(1739),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准予民众在巴燕地区开荒耕种。乾隆八年(1743年),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称:"摆羊戎(巴燕戎)地方,垦户三百余家,城中不敷居住,应准自出夫工,建筑土堡。"这句话的意思是,巴燕这个地方,开垦的农户达到300多家了,城里面没有足够的地方居住,应该允许垦户自己出人工,修建土堡。克么村临近藏滩村的红土山,至今被克么人称呼为“山城”,据说很早以前山上有一个土堡,这个土堡估计就是1743年后修建的。
乾隆九年(1744年),设巴燕戎格抚番厅,隶属西宁府。
巴燕因境内“拔延山”(今俗称马营山)而得名,李文实先生考证“拔延山”属藏语,意为“右旋莲花山”,《化隆县志》采用这个解释。“巴燕戎”在清前期称之为“摆羊戎”。巴燕地名在国内多见,如黑龙江省有个“巴彦县”,内蒙古有个“巴彦淖尔市”,蒙古语、满语意思都是“富饶”。化隆县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受鲜卑族统治,鲜卑族来自东北说蒙古语,巴燕也有可能是蒙古语“美丽富饶”的意思。
民国2年(1913年),巴燕戎格厅改为巴戎县。民国18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巴戎县为巴燕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县为化隆县。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克么村隶属加合乡。1953年,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化隆回族自治县。2001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加合乡,并入巴燕镇,克么村自此隶属巴燕镇。
作者:尤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