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地球》| 中国电影地球结束“流浪”,重工业科幻片扬“帆”起航

 开画 2023-11-13 发布于广东

流浪地球

开画时间:2019.02.05

文|蓝建丰

《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工业上的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说它是国产影史上第一硬核科幻片、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都没有问题,它当之无愧!正如所见,科幻视觉奇观征服了大多数的观众,一下子拉近了与美国电影工业的距离。这对早已习惯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国人来说何止大开眼界,更多是一种源发内心的对我国电影技术水平的高度认可,以及对未来国产电影多样化、工业化的厚切展望。这一点,我很乐意到看到众多媒体和影评人对此大书特书,毕竟有益无害,实属正常的反应。

去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就曾很大地激发了观众类似情绪,开画口碑迅速发酵,上演票房口碑双逆袭的黑马,最终拿下年度票房冠军。而今年的《流浪地球》则有所不同,它在国内最为稀缺的科幻类型片上破冰而行,映前已经吃下哑巴亏,零点场走起后口碑扶摇直上!媒体和观众交口称赞,再次见证了超级黑马的到来。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个别重度影迷反而口诛笔伐,批评它科幻外衣下的假大空,言辞同样颇为激烈。

在这里,首先表明一个再明确不过的态度,本人力挺郭帆导演的“小破球”——注定不会在国内市场上流浪,必然激起更多人的排队买票,争相进入电影院去一饱眼福。单单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科幻画面,已经足够让大多数观众对它啧啧称奇,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原著架构下的流浪地球故事,更是影片备受期待的一大基因。但看影片开头的主创字幕,发现刘慈欣仅是监制,并未直接参与编剧。我相信这是导演郭帆的选择,至于正确与否要看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在北京试映上,刘慈欣看完影片后难抑激动,当场热泪盈眶。为此,郭帆团队已经熬到第四个年头,终于迎来了这个春节档的开画。

己亥新年的钟声敲响,《流浪地球》开始了零点场的征战。结果它一战成名,连同吴京和北京文化都成了投资段子和新年故事,一夜之间口碑爆棚,顿然成为中国电影硬核科幻的一部现象级影片。尽管一些自媒体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挑剔影片存在的各种问题,甚至给出了较低的分数。殊不知郭帆在映前接受媒体专访时即已表态对剧本的反思,他极具诚意的一个说法就是去掉科幻看剧本,的确还不够完美,但几经平衡后”也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这不是一句托词,主要负责建置剧本的王红卫老师进行了各种拆解和组合,保留了尽可能多戏剧冲突的精彩,而不总是寄望神来之思。因为在完善中国科幻片的电影工业上,郭帆团队顶着资金和信任的种种压力,做到很多令同行难以想象的深入功夫。

为了打造国际水准甚或部分有所超越的视觉奇观,郭帆团队制作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搭建了100000平米延展实景。加上中国电影人几年来与国际业界越来越多的视效合作,郭帆团队吸纳了国内优秀团队,最终自主完成了全片75%的视效工作。

这一组简单的数字背后包含了电影人无数的幕后努力,呈现给我们足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的震撼场景。对于这些科幻场景的感受,到处都有极其复杂的机械空间,并且笼罩在漫天雪景中,对比强烈的金黄岩浆和蓝白光柱,就好像把人抓进去了,等电影结束才把你放出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包括看好莱坞大片也鲜少有,却也不尽为优点。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特殊的体验不排除是一种视觉催眠,第一次好用,第二次未必好使,恰恰《流浪地球》就是中国硬核科幻的第一次。

其实,任何的第一次都容易让人分泌荷尔蒙,眼看《流浪地球》便赢在这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中国观众与国产科幻片的一场”初恋“,极好号召观众去电影院约会。但是今后的国产科幻片却要选择和观众过日子,所以要借《流浪地球》的光来引发一些积极的思考。

略有问题的是,导演在影片中观照了当下生活的语境和心态,按照观众熟悉的“配方”投食了,使一众角色多少混杂了不合理的行为和习惯,也表现出不太统一的个性和风格。科幻画面给人的感观很纯粹,始终紧紧抓住眼球!它能抓到什么程度?这要看不同观众的神经系统。如果一个人是眼睛指挥大脑,一定非常适应这部片的感观;如果一个人是耳朵控制心灵,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就要靠边站。

但是你知道的,光比声来得快。光一旦没有消失,声音就找不到钻进心灵的缝隙。为什么说光一直没有消失?片中科幻的场景是一直连贯的,我觉得要注意到这一点。这就是前面说的,科幻场景把观众抓进去了,等到电影结束才放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危机一直存在、变化、升级,影片的悬念机制一直在发挥作用,碰到死路后找出活法,再死再活,终不知死活,每一环无比凶险,每一扣随时死人。这就是郭帆团队深度拉片后找到一个典型的戏剧规律,效果的要求也一样,就是要把你抓进去,等到危机解决再放出来。回过头想想,《红海行动》不也是这样嘛?

这个片就是这样上了双保险,目的无非就是想把你抓进电影去,完全连贯的科幻场景是对眼睛上保险,地球危机悬念是对耳朵上保险。双保险不够,那你还是来跟第一科幻片“初恋”的呢?片中多对情感关系也非常突出,父子情感、兄妹情感、爷孙情感、战友情感、基友情感都有呀!但有一处情感处理触犯大忌,刘培强一家抽签地下城通行证时曾理性“放弃”行将不治的妻子,我认为大大不妥!好莱坞电影的处理手法恰恰相反,不弃家人尤其不弃“保不住的”家人才是金科玉律——更动人的人性之光,往往让主角首先竭尽全力守护家人,也常因小我成全了大义,反而找到解救普罗大众的关键。

这是本片中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但关乎人文理念和电影格局,是不可忽视的无意之失。或因为如此,影片亦未展示刘培强对父亲的死有一丝念及,尽在关注地球危机和父子情感危机,又是一大细节之失。


可以看出,导演郭帆在处理影片的情节问题上既丰盈又机械,完成多对情感关系的情节点;在设定人物框条上既科幻又现实,糅合了当下生活的习性印记;在解决地球危机上既复杂又单纯,要确保任务指向性又得想办法制造悬念……这就牵涉到各方面的平衡问题,也是郭帆团队能够完成磅礴大气的科幻大片的关键词。

一切已经无关“小破球”的命运了,它既好相又好命,注定是中国科幻影片的一座里程碑,是国产电影工业化路上的领航员。面对如此横刀立马的科幻大片,愿大家集体自我麻醉:从此,中国电影地球结束“流浪”,郭帆带来《流浪地球》标志着中国电影重工业扬“帆”启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