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吸脂手术中出现利多卡因中毒,必须掌握这3个应对方法!

 新用户71359700 2023-11-13 发布于河北


局部肿胀麻醉下大容量脂肪抽吸术中,大量肿胀液注入皮下组织,其中利多卡因的用量远远超过经典外科局部麻醉剂量,因此脂肪抽吸术中利多卡因毒性反应与手术安全性问题一直是整形美容医生关注的焦点问题。
主审   陶凯
主编   曹政
副主编   殷莉波  张伟  岳嵩

利多卡因中毒原因分析


利多卡因的毒性作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其发生与血浆浓度密切相关。当血浆中浓度低于3 mg/L时,一般无毒性反应,随着血浆浓度的升高,会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谵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和心律失常、低血压循环等系统症状,当血浆中浓度大于10 mg/L时,会出现惊厥、昏迷等严重的中毒反应,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图片
原因一:注入的利多卡因过量。
在肿胀麻醉中,一般认为安全用量为不超过35 mg/kg,根据病情需要最大用量有报道可以高达55 mg/kg。由于注入后即刻抽吸,使肿胀液中近70%的利多卡因可随吸出物排出体外,加之肿胀液中肾上腺素等药物的作用使利多卡因吸收缓慢,使利多卡因血清高峰浓度可维持在安全范围内。但有时吸脂范围较大,仍需注意利多卡因总量的控制。
原因二:注入肿胀液过快。
在肿胀麻醉中,因肾上腺素需12~15 min才能引起血管收缩,因此,快速注入肿胀液可能会增高利多卡因血药浓度。
原因三:手术时间过长。
肿胀液在注入皮下脂肪后,大部分会随吸脂带出体外,而手术时间长会相对增加机体对利多卡因的吸收。
原因四:围术期应用细胞色素P450-3A4抑制剂可导致利多卡因中毒剂量降低,增加利多卡因的毒性,在实施肿胀麻醉前至少2周,应停用该类药物。
与细胞色素P450-3A4抑制相关的药物包括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等)、咪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病毒药(沙奎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奈非那韦等)、钙拮抗剂(地尔硫草、尼卡地平、维拉帕米、美贝拉地尔等)等。


预防及应对方法


临床上应积极治疗利多卡因中毒,位于脂肪间隔中的利多卡因是被全身缓慢吸收的,在注射后12~18h时会出现血药浓度峰值,因此,当手术部位多、脂肪抽吸量大,有利多卡因中毒风险时,术后24应常规留院观察有无中毒症状和体征。

图片
① 呼吸道管理
一经确诊为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中毒,应立即给予吸氧,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有呼吸衰竭者,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等复苏处理。
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者包括头晕、发音困难、肢体麻木、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若发现上述症状应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对呼吸抑制及昏迷者按呼吸衰竭处理。
② 急救药物
(1)利多卡因中毒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搏骤停、心室纤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1mg或起搏器等治疗。
(2)若患者持续抽搐,甚至惊厥、烦躁、惊恐,可静脉注射地西泮10g。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为主者包括烦躁、胡言乱语、肌颤、手舞足蹈等,若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予镇静剂。
(3)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以缓解患者的全身症状,但需控制静脉注射的速度,以防引起不良反应。
③ 常规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瞳孔、面色、脉搏、呼吸、氧合等生命体征变化。





编辑:CMT小米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