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冕与聊城大运河:一段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扈学秋 2023-11-13 发布于山东

王冕与聊城大运河:一段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漫步聊城运河岸边山水码头,河水宁静安详,把天空和岸边的景物都拥入怀抱,虽然运河宁静如处子,可是心头总是如微风吹过河面,荡起一层一层的涟漪。
初始的京杭大运河并不经过聊城,到了元朝的时候,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走过东昌大地,聊城才迎来了运河的繁华。
运河通航之后,聊城迎来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那就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王冕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他一生安贫乐道,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其画作尤其出色,善画梅竹兰石,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王冕的梅花画作,对后世影响较大。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传世梅花诗很多,如“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

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很多,现在人不知道王冕的人真的不多。第一次知道王冕,我是在小学课本里面,有篇课文专门写少年王冕:
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诸暨。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就是七泖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从初识这篇课文到现在已经三四十年了,可是记忆依然深刻,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我自己差点就想像王冕那样也去自学当一名画家了。后来实在是没钱,也不知道去哪里买颜料和画笔。成为一个画家的理想也就淹没在岁月红尘中。不过一直到现在,我依然看到水墨山水画就心情愉悦。
大画家王冕来过聊城,这是真的,因为有诗为证。王冕夜宿城外运河中,夜晚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泊聊城》,通过对聊城运河岸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稀少的怀念之情。

下面是王冕的《泊聊城》:
水宿聊城外,忘眠听漏声。
浮烟连野白,孤月近船明。
世变山河在,时移草木惊。
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聊城京杭大运河虽然已经繁华不再,明清时期四百多年的繁荣已消散在历史的云烟。现在的运河成了著名的风景区,每天无数人在河边漫步,垂钓,旅游散心,面对运河水,多少人还能想起元朝时候的那个夜晚,一位著名的诗人,画家在河边咏叹:绝恋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竹影花香 莫负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