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讲述了什么?(二):五味与人体

 幽默的数据线 2023-11-1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有言:”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这是说,饮食五味进入胃中以后,各自进入与其所合的脏腑: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甘味入脾,咸味入肾。
      不过,这仅是”物以类聚”的共振所趋。本性上是指,肝喜好酸味,心喜好苦味,肺喜好辛味,脾喜好甘味,肾喜好咸味。但喜好,并不意味着补益

       故,该书”脏气法时论篇”和《灵枢》”五味”中均言:
       ”肝宜食甘,梗米、枣、葵皆甘。
        心宜食酸,小豆、李、韭皆酸。
        肺宜食苦,麦、杏、薤皆苦。
        脾宜食咸,大豆、栗、藿皆咸。
        肾宜食辛,黄黍、桃、葱皆辛。  

       不仅如此,”宣明五气篇”还言:”五味所禁: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该书”脏气法时论篇”又言:”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其意为,辛味食物具有”发散”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敛”作用,甜味食物具有”缓和”作用,苦味食物具有”坚燥”作用,咸味食物具有”软坚”作用。

       同时,该书”五脏生成篇”又言: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刍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这是说,过多进食咸味,会导致血脉凝滞,面色发生变化;过多进食苦味,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过多进食辛味,筋脉拘急,爪甲干枯;过多进食酸味,肌肉粗硬皱缩,口唇干裂掀起;过多进食甘味,骨骼疼痛,头发脱落。这些都是五味偏好之损伤。

图片
       又,该书”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言:
     ”东方生风,风生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生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生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生辛,辛生肺,飞升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生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这里,清楚表明了五味与方位、脏腑、色彩、声音、变动、开窍、情志等方面的对应关系,即五味,所从属的团队及其成员。

       同时,五味各自所代表的五个团队,它们的五行又分别为金、木、水、火、土。

       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表现在五味之相生相克的关系:酸生苦,苦生甘,甘生辛,辛生咸,咸生酸;酸克甘,甘克咸,咸克苦,苦克辛,辛克酸。(请参看上图)

       由上可知,五味之相互生克的本质,在于以达成一种平衡调和的健康状态,即绵绵不绝的循环生态。

       五味之使用与调和,目的是在于调和偏颇,以达成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即健康状态。

        由此可见,健康者该以淡味为主,无味的白开水,才是最适合健康之人的饮品。而调入五味之后,则该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偏因好而异。

     由此,便产生了药物性味的对症要求;饮食五味,亦该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