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为𡘙,三小为尛,三羊为羴……你认识几个三叠字?三叠字的造字艺术和规律是怎样的?

 杞乡青年 2023-11-13 发布于宁夏


----------------------------------------

自古以来,汉字的构造和演变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其中,三叠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汉字形式,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三叠字的魅力,以及古人在造字艺术和规律方面的独特之处。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几个常见的三叠字。三大为𡘙,三小为尛,三羊为羴。这些三叠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音义也各有特点。
图片
比如,“𡘙”这个字读作“tài”,意为“大,特别大,非常非常大”;

图片

“尛”则读作“mó”,表示“微小、极小、轻微”。《康熙字典》中记载尛字古时同“麽”字,在语气上表示很短的停顿。

图片

再来看这个“羴”字,读作shān。古代是“”的异体字。想一想,这三个“羊”摞在一起,得多膻啊!图片

图片

除了上面这几个字,让我们重点来看看“麤”字的含义。

图片

“麤”字读作cū,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行超远也”,意味着某种力量或品质可以超越常人的想象和期待。这个字从三鹿,暗示着三只鹿齐心协力,共同追求更远的远方。这种精神,这种力量,就是“麤”。是不是感觉这“麤”字特别有能量?

图片

然而,“麤”字的含义并不仅仅停留在古代的字典里。在现代汉语中,“麤”被引申为“卤莽”、“不精细”、“大”和“疏”等意思。这些含义都是从“行超远也”这个核心意义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卤莽”可以理解为缺乏深思熟虑的冲动行为;“不精细”则代表了粗心大意,缺乏细致入微的思考和行动。

图片

那么,“麤”字的演变又是怎样的呢?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但它的起源可能要早得多。一些学者认为,“麤”字是从古代鹿图腾的形状演变而来的。鹿是群居动物,且善于跳跃,象征着自由、活力和冒险精神。三鹿相聚,意味着这种精神、力量和冒险精神的高度集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麤”字从单纯的鹿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代表一种精神和品质的象征。在古代文献中,“麤”字多用于形容英勇的战士、卓越的马匹和壮丽的景观。这些形象化的用法,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麤”字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

图片

那么,“麤”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又是怎样的呢?虽然“麤”字现在已经较少单独使用,但它的含义和形象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比如,“粗心大意”、“粗心大意失荆州”、“粗茶淡饭”、“粗衣劣食”等等,都是“麤”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用法。这些成语和短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粗心、粗糙和粗略的行为。
图片


其实,从上面这些字的构造上,不难看出三叠字,顾名思义,是由三个相同的字叠加而成的。这种造字方法不仅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形态上,三叠字通过重复相同的字,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片

会意字是一种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汉字来表达新的意思的造字方法。三叠字属于会意字的一种特殊形式。会意字的造字特点在于,它们通过将具有特定意义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汉字。这种造字方法不仅富有创意,而且使得汉字更加灵活多变。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三叠字外,还有一些大家日常经常使用的三叠字,比如“晶”、“森”、“焱”等。这些三叠字不仅在形态上优美,而且在音义上也非常丰富。比如,“晶”这个字表示“明亮、光亮”,而“森”则表示“茂盛、繁荣”,“焱”则表示“火焰、烈火”。这些三叠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们不仅在书面表达中被频繁使用,而且在口头表达中也有很高的出现频率。
图片
在这个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虽然键盘输入已经取代了手写汉字的传统方式,但是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三叠字作为汉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字使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你还记得哪些三叠字呢?不妨告诉我们哦!

——小禾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