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11-04手机报-中国国家地理

 喀什魅力 2023-11-13 发布于山东

手机报-中国国家地理11.4
慕士塔格峰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是西昆仑山脉第三高峰,慕士塔格源于维吾尔族语言Muztagh,意思是'冰山',它峰顶浑圆,十余条冰川镶嵌在峰体下的峡谷中,犹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地人称它为“冰山之父'。

1999年,被誉为“新疆户外探险第一人”的王铁男带领中国第一支民间探险队伍登顶慕士塔格峰。那次的攀登中,他曾深陷冰缝,度过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夜,也曾伫立顶峰,思考登山者攀登的意义。此后的24年,他又登顶慕士塔格五次,与慕士塔格峰的连结,贯穿起这位户外探险家的登山生涯。
今年十月,他重返慕士塔格,对于他来说,这段旅程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1999:初登慕峰,探寻攀登的意义

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白色。
风不停地刮着,吹起的雪像水一样在脚下流淌。海拔已经超过七千米,前进是以步为单位的,此时王铁男的双腿像灌了铅,肺也好像烧起来一样疼。气温接近零下二十度,风刮着雪粒刺痛着脸,意识越来越恍惚,他的脑中一片空白。

前方,用以辨别方向的脚印被风雪抹去,失去了记号,王铁男试图靠眼睛寻找前方的路,看到的却除了白还是白。他的视力开始模糊,脚步也越来越慢,平缓漫长的雪原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只有行走,下意识地向前行走。
这是1999年,王铁男第一次攀登慕士塔格峰的记忆。面对海拔7509米的高海拔山峰,那时的他几乎在完成一场不可能的挑战。

在那个户外装备匮乏的年代,王铁男一行十四个人的登山队只凑了四双登山鞋。没有踏雪板,一脚踩进松软的积雪中,雪便没过了膝盖,每走一段时间都要抖落鞋里的冰。他穿着的登山服厚重不便,白天闷在身上止不住的出汗,晚上则在高海拔雪山的冷风中被刺透。

如今再次登上慕士塔格,王铁男穿着安踏为户外冰川探险打造的羽绒服冰甲羽绒,即使面对高海拔雪山的寒冷也毫不畏惧。

但24年前,中国民间登山运动刚刚起步,彼时中国的户外品牌还没有能力制造出专业的登山服和登山鞋。王铁男记得,那些年他和队友不得不花大价钱从外国人那里买来现在看起来像垃圾一样的二手装备:攀登珠峰时用过的狗毛靴子、没有前齿的冰爪、坏掉的冰镐。再把这些已经坏掉的装备拿去铁匠铺,自己修完接着用。

攀登慕士塔格峰时,他们在大本营看到外国登山队住的高山帐篷和专业装备,羡慕地用胶片相机一张张地拍,甚至在大本营看到外国人留下的垃圾堆,他们也“像个拾荒的孩子一样兴奋地翻找”,渴望在里面发现一两件能用的户外装备。

对登山者来说,户外装备不仅仅是方便登山的工具,也是重要的安全保障。在那次攀登中,户外装备的匮乏让他们很快陷入了危险。
登顶后下撤的途中,暮色将至,大雾笼罩慕士塔格,能见度一点点降低,直至只有几米。风雪不止,地上脚印变得更加模糊,王铁男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就蹲下去辨认。他身体极度虚弱,饥寒交迫,行动变得迟缓。周围越来越黑,恐惧袭来,未知的风险可能出现在前进的每一步。

突然间,他感到自己在下坠,等反应过来时两边已是坚硬寒冷的冰壁。他意识到自己脚下踏空,坠入了冰缝,好在冰缝中积雪松软,他没有摔伤。他尝试呼救,没有回应,又用冰镐撑着自己爬出冰缝,尝试用头灯求救,周围却依然一片黑暗。

气温越来越低,风像针刺一样扎在脸上,如果继续前进,一片漆黑的前方可能有更深的裂缝,如果再掉入裂缝,他根本无力自救,风雪将会在一夜之间把裂缝填满,抹平生命的痕迹。他不敢贸然往前走,只能又回到刚才坠落的冰缝,躲在雪窝里。气温越来越低,身上的外套已经抵不住风,他只能拉紧所有拉链,用手套捂住脸,低着头,让呼出的热气涌向胸部,他只能不停地活动手脚,保持体温,等待天亮后再继续向前进发。

七月的新疆天黑得晚,亮得也晚,那是王铁男生命中最漫长的一个夜晚。难过、恐惧、寒冷、饥饿,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妻子和儿子,也想明白了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幸运的是,第二天晨光熹微之时,他拿着冰镐,用尽全部力气爬出了冰缝,回到了营地。

那次,他和队友都为这次有些冒进的探险付出了代价。队友手冻得青紫,失去了手指,他双脚冻伤,最后以失去十个脚趾盖的代价保住了双脚。那次攀登让王铁男意识到,攀登,不仅仅靠得是激情和力量,对山的了解,对自然的认识和精良的户外装备,是高海拔雪山上重要的生命保障。

■2023:重返慕峰,追寻极致体验

如今,距离王铁男第一次攀登慕士塔格峰已经过去了24年。再次回到这里,一切已与24年前完全不同。
24年间,户外运动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走入了千万普通人的生活,与之相伴的是中国户外品牌飞速发展。“24年前我们找不到户外商店,登山时没有冲锋衣、冲锋裤,现在我们自己的户外品牌发展起来了,豪华的登山大本营、精良的装备,有时让很多外国人都羡慕。”王铁男说。

此次重返慕士塔格,王铁男身穿安踏为冰川探险打造全新的户外冰川探险羽绒服——冰甲羽绒,深入慕士塔格进行冰川探索。 “这次穿了安踏冰甲,非常舒服,保暖性和防风性都非常好。”王铁男说。
攀登到海拔五千米左右时,王铁男一行碰到了七八级的大风和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风裹挟着雪粒再次袭来,强劲的高山风让王铁男想起24年前那个漫长的夜晚。但穿着安踏冰甲,带上帽子,“感觉很温暖”,风雪和寒冷都隔绝在外。

站在冰川之上,24年前的寒冷与窘迫不再,王铁男得以更加从容地面对慕士塔格的挑战。这让经历过装备匮乏的年代,见证着中国户外装备一路发展至今的王铁男十分感慨。
王铁男还记得,九十年代他带队登山时,曾因为装备不足被专业的登山队排斥,拒绝合作攀登,也曾多次因破旧的装备陷入险境。但现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品牌给他们提供了铠甲版坚实的保障,他们能更纯粹的享受攀登的乐趣,更多热爱攀登的普通人也能有机会走向户外,在攀登中与自然对话。

中国国家地理携手安踏品牌,共同打造长期战略合作IP「甲行天下」,旨在以极致精神探索极致自然,提供全新的户外体验。

浏览150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