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要信号!住建部长最新发声!

 扫地僧一一 2023-11-14 发布于江苏
最近,住建部部长倪虹接受了一系列访谈。
内容主要聚焦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和解析,而官方对于明年乃至未来的政策和走向,以及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
在这场访谈之中给出了一个较为官方的态度,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仔细梳理访谈的内容,有4个核心点值得关注:
1.供需形势研判:
倪虹指出,市场研判的关键在于尊重规律,强调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新形势的重大判断。
从供给看,“有没有”问题基本解决,但结构性不足问题仍存;从需求看,人民对住房品质的要求提高。市场分析需关注供需关系,信息化手段是必要的。
2.新模式构建: 
党中央提出构建新房地产发展模式,倡导“房住不炒”的理念。新模式要求企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关注住房质量,强调绿色、低碳、智能、安全
在体制机制上,提出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并倡导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包括改革开发、融资、销售方式。
3.未来发展的基本支撑:
“三大工程”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包括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在于完善住房制度、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韧性。这些工程的推进将为未来房地产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图片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注重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推动城市改善和高质量建设。
4、喊话企业
最后,他喊话房地产企业:“新模式下,房地产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现在要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能为群众提供好服务,谁就会有市场、谁就会有发展。
未来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结合倪虹部长的定调,今年的楼市可以总结为,前高、中低、后稳
有很多购房者一直以来认为“高”,是上层想看到的局面,而事实上是,稳才是真正的关键。
所谓的稳,就是价格稳定,成交稳定。而现在新房交易量还是低于预期的,因此对于购房者来说,在未来可能会最直观的感受到购房成本的一定缓解,尤其是对于刚需而言。
其次,“房住不炒”这一基本理念不变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减少投机行为。而购房者也可以去更关注购房的实际居住需求,而非投资。
此外, 规划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购房者提供更多选择。
图片
购房者可以期待更多保障性住房项目,以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未来的房地产一方面要尽可能脱离其金融属性,回归到居住的本质上,同时,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住的更好更舒适。
从2023年底,事实上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对现有的数据,和倪虹部长的谈话的进行盘点,可以对明年的市场趋势有一些初步的预测。
1、政策加码:第三轮宽松政策或将到来
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策略,更多城市可能尝试采取“现房销售”模式,提高购房者对房产质量的把控。
为避免烂尾楼,可能出台更为严格的资金监管措施,包括对开发商融资的要求以及购房者支付款的专款专用。
针对库存积压的地区,调整土地供应策略成为可能,以刺激市场交易活跃。
此外,提高新建住房的吸引力,可能通过加强土地出让规范等手段实现提升房源价值,为市场带来稳定。
其次,在需求端,已经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可能会继续升级。
为缓解购房压力,预计公积金贷款额度可能进一步提升。税收优惠方面也可能出台更为激进的措施,以降低购房成本,刺激更多潜在购房者入市。
2、融资环境:民企有望度过难关
今年融资市场表现,央国企在政府的背书下相对顺利,而民企融资举步维艰。
尽管政策一再宣布要放松对房企融资的限制,但实际落地难度较大。
央国企凭借政府信用优势逆流而上,而民企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融资挑战。
近两年,强硬的降杠杆政策导致了房企的违约潮,近60家房地产企业出现问题。
供给端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关注,导致房企缺乏自我造血机制。
3、拿地格局:央企国企持续保持优势
最明显的是,央国企在拿地和融资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民企则逐渐退守,市场进入了筑底期。
在2023年前三季度,前100强房企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城投平台公司占据了75%,而民企仅占25%。
2024年预计市场将继续由央国企主导,因为拿地的都是政府支持的央企,这也意味着未来新增项目大多数将由央国企推动。
市场将进一步集中,民企将继续保守,力图在市场调整期求生存。
总的来说,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面对当前市场的不尽如人意,预计上层将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从供给端到需求端,再到监管层,都将迎来新的变化。
在这背后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综合来看,2024年房地产市场必将面临新一轮的变革,作为购房者需要更加关注政策的实际影响、开发商的融资状况。
而在这个十字路口,购房者做出的决策将更加关键,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2024年做出理性的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