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书】2602 《离婚后还是好父母》:什么方法能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受益一生?

 长沙7喜 2023-11-1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离婚后还是好父母》。这是一本指导父母如何帮孩子走出父母离婚阴霾的育儿书。
“离婚”对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了。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一点。2003年我国有133万对夫妻离婚,而用离婚对数除以当年的总人口,就得到了当年的粗离婚率是1.05‰,之后这个数值开始一路猛冲,在2019年达到了峰值3.36‰,这一年有470.1万对夫妻离婚。虽然,2021年出台“离婚冷静期”制度后,离婚率有大幅度的回落。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么多对夫妻离婚的背后那些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
在我国,离婚发生率较高的年龄在30—50岁之间,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正处在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呢?有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和社交问题上的风险至少是非离异家庭的两倍。而且更不幸的是,这些风险并不会随着童年的结束而结束,对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来说,那些心灵创伤可能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听到这儿,不免让人有些悲观和无力,不过,离婚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有许多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婚问题而处于高风险之中,但同样有非常多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后过得还不错,甚至研究发现离婚给一部分儿童带来更多的是积极影响。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选择和行动积累的结果。没错,决定是否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关键不是离婚本身,而是父母处理离婚的方式。就像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的:“如果你们没有一个好的婚姻,至少你们要有一个好的离婚。”
今天要讲的这本《离婚后还是好父母》就是指导父母如何减轻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过上更好、更幸福生活的育儿书籍,这本书还荣获了美国国家育儿出版物(NAPPA)金奖。作者乔安妮·佩德罗-卡罗尔,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25年来,她一直担任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儿童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创立并指导了“离异家庭儿童干预项目”,为全世界五百多个试点的数千名儿童提供帮助,这个项目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奖项,可以说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育儿专家。
在作者看来,无论离异与否,对于所有尽职尽责的父母来说,养育子女都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不仅仅是离婚,父母平日的争吵和纠纷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同样的负面影响,所以,这不仅是给正打算离婚或者已经离婚的父母看的书,更是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应该看的育儿书籍。这本书一共九个章节,全书20万字左右,从孩子如何看待离婚,到如何让孩子做好准备,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再到孩子如何看待新关系等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述。
接下来,我将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聚焦在“离婚前”的阶段,来看看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说说“离婚后”的阶段,父母可以采取什么样的高情商养育方式,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
第一部分
好,咱们先来说说离婚前的阶段,看看怎样帮助孩子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前面说到,如今离婚变得越来越普遍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样,把婚姻的破裂看作是没有经营好家庭的失败表现,而是更多地把离婚看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为了减少持续的伤害,双方才选择的离婚。但是,结束一段婚姻,不仅是两个大人的事,很多时候还会牵扯到孩子。这时候,父母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有学者在调查后发现,大多数的孩子并不清楚父母离婚的具体情况,也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3%的孩子说,在父母离婚之前没有任何人和他们讨论过关于离婚的事情,45%的孩子说,他们只得到过一两句简单的解释,比如“你父亲要走了”,而只有5%的孩子表示,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父母不忍心告诉孩子残酷的真相,但事实上,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很强的,即使父母不和他们谈论离婚,他们也能够意识到家里发生的变化。比如,有的孩子会频繁地向父母确认“你要去哪儿?你什么时候回来?”
作者认为,和孩子谈论痛苦的经历和情绪并不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相反,这样做往往具有治愈力量,父母告诉孩子的方式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想想看,如果大人把离婚当作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那么孩子是不是同样会把它当作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相反,如果大人自己对离婚这件事比较能接受,那孩子是不是自然也会接纳家庭的变化,并培养起新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呢?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说,而在于什么时候说?以及说些什么?
什么时候说?有这么几点是作者重点强调的。首先,这取决于父母要离婚的决心有多大,最好在双方已经确定好要离婚后再告诉孩子。因为在决定如何解决婚姻的过程中,往往充斥着火药味,强烈的、矛盾的情绪混杂其中,当孩子持续地处在对抗和未解决的矛盾中,他们很容易产生压力,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例如,有研究就发现,经历过父母冲突的孩子,他们的皮质醇水平,也就是“压力荷尔蒙”更高,而压力越大孩子们所报告的头疼、胃痛也就越多。同时,如果要说,还应该尽量避免生日、重大节日等特殊的日子,如果坏消息与这些日子有关,那么关于这些日子的记忆就会被破坏。比如,书中有一个孩子就说:“他们是在圣诞节告诉我的,他们把最快乐的时光变成让我悲伤终生的时刻。”
其次,孩子需要直接从父母那里获得离婚消息,而不是从祖父母、姑姑、叔叔等家庭朋友那里知道,从其他人那里听到父母要离婚的消息破坏了基本的信任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背叛了。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二手信息的影响,在告诉孩子之前最好不要告诉其他人,即使告诉了其他人,也要让对方保密,实在不行还可以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倾诉和寻找解决办法。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有一方父母已经离开家后才告诉孩子。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在父母离家前的一到两个月告诉他们是比较合适的。为什么呢?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身心在快速发育,但是大脑还算不上成熟,在处理情绪的方式上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比如,当青少年和成年人同时看到一张恐怖的表情图片时,青少年大脑中负责情感反应的脑区,要明显比负责理性思维的脑区活跃很多,而成年人则恰恰相反。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面对问题时更容易产生情绪化反应。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但是他们的判断可能会受到冲动情绪的影响。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父母离婚或多或少都是一个打击,如果这时候没有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规划以后的生活,他们就会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进而导致叛逆表现或危险行为的发生。
好,知道了什么时候说,接下来,咱们重点聊聊,关于离婚该和孩子说些什么?其实不论说什么,有一个核心的原则是不变的,是所有解释和讨论的基础,那就是父母需要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他们会无条件地爱他,会作为一个有爱心的父母永远支持他。比如,可以这么告诉孩子:“无论父母之间发生什么变化,有一件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我们对你的爱。虽然我们要离婚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是你的父母了。我们会继续好好照顾你,没有什么能改变这一点。”父母离婚后,家的残缺很容易被孩子理解为是自己的残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所以给孩子安定感,或许是对孩子最大的抚慰。
另外,还要告诉孩子离婚是经历了艰难考虑才做出的重大决定,并且这些问题与他们无关,不是他们造成的,他们也不能解决或改变这些问题。作者在和这些离异家庭的儿童相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离婚责备自己,对自己没能做点什么来阻止这件事发生,而感到深深的痛苦,觉得自己应该负有某种责任。例如,书中一个7岁的男孩马修,他哭着说:“那都是因为我,我一遍又一遍地听到我的名字。”事实上,那是他的父母在为马修未来的幸福在争论。
马修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对于父母离婚,孩子存在误解,并且很多情绪是没有机会表达出来的。当父母背负着强烈情绪,或是悲伤或是愤怒,同时还要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财产如何分割?如何分担养育子女的责任?当被这些情绪和事情淹没时,如果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困难,父母有时就会认为一切都很好,他们很难再花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孩子,去觉察孩子的痛苦和行为的变化。
比如,有时孩子会有“隐形”的感觉。书中提到了一个14岁女孩萨拉,她在一次小组讨论中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隐形的,好像没有人注意到……没有人再抱抱我。”听起来让人心疼,但这不是个例,而是孩子们很常见的感受。在离婚前后的混乱中,孩子经常觉得没有人真正“看到”他们,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
这有什么问题吗?作者说,这种隐形的感觉,会侵蚀他们的自我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他们感到对父母来说都无关紧要,那么他们可能会认为对任何人来说都不重要,由此他们会体验一种非常真实的失落感和孤立感。有这种感觉的孩子会变得安静、孤僻,会隐藏自己的情感,假装一切都很好。
没错,作者发现,大多数孩子很少谈论他们自己对父母离婚的复杂感受。在经历家庭变故的时候,有的孩子会选择隐藏自己的感受。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孩子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因为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并不总是理解自己的感受,或者找不到合适的情绪词汇说清楚自己的感受。而大一点的孩子虽然能够理清自己的感受,但是当认识到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他们会更加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感受。又或者为了保护父母,从而颠覆对自己感受的认知,就像书中10岁的罗伯说的:“我只是表现得我很开心,一切都很好,这样我就不会再添麻烦了。”
看似是懂事的表现,但作者提醒我们,对于孩子来说,过早地扮演成人的角色是有代价的。他们冒着失去童年的风险,背负着成年人的担忧和焦虑,偏离了正常的发展任务和活动,而那些才应该是他们成长的动力。面对孩子如此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想法,父母又该怎么做呢?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能说出来的都是可以处理的。”父母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将这些深藏在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想法表达出来。虽然痛苦情绪是离婚的一部分,但是当他们表达、理解、接纳了这些情绪,实际上是给快乐、爱和希望腾出了空间,坏的感觉出去,好的感觉才能进来。
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帮助孩子“标注情绪”,让语言和情绪产生联系。这一点很重要,并且神经科学的研究也给出了有力的证明。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展示了各种情绪的面部图片,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大脑,发现当他们观察到愤怒和恐惧的表情时,杏仁核会被激活,充当情绪警报器。但是当这些人用正确的词语去标记图片上的情绪时,大脑扫描检测到杏仁核的反应明显减弱。同时,标注情感的过程还会让大脑另一个区域的活动增强,这个区域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平静。你看,用语言去标注情绪就像一个内部刹车系统,有助于缓和痛苦情绪。
怎么进行标注呢?首先,父母需要去主动观察、探知孩子的情感状态。把关注的焦点从自己转向孩子,看看孩子的表现是愤怒、悲伤还是自责,发挥一点同理心,去读懂孩子无声的感受信号。然后,父母可以用“看上去”“听起来”“似乎”这样的说法去表明自己的理解。比如,当注意到孩子一直低着头,双手握拳,说话声音也很低,这时父母就可以说:“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你现在看起来真的很沮丧、很生气,跟我谈谈你现在的感受,好吗?”当然,如果孩子不想表达,也要允许沉默,不强迫孩子回应,也是提供情感空间的一种表现,是有帮助的。
表达完对孩子的爱以及对他们情绪的理解后,如果还能有一个后续计划就再好不过了。去解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父母双方住哪里?孩子住哪里?什么时候能见到父母双方?等等问题。因为孩子在得知父母离婚的消息后会有很多担心,最初的担心就是“我以后会怎样?”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在离婚的早期阶段,这是他们最紧迫、最重要的忧虑。年幼的孩子担心谁来照顾他们,大一点的孩子担心离婚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果父母无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孩子往往会自行脑补恐惧和幻想,这些幻想比现实糟糕得多。
所以,告诉他们计划是什么,能够把他们拽回现实,获得安定感。比如,父母可以说:“我能理解你在担心什么,其实你完全不用在我们两个人之间做选择,不用担心以后要怎么生活。我们已经计划得差不多了,以后你可以轮流和我们住在一起,学校也不会变,你的朋友也可以随时来这两个家的任何一个,……另外,我们还想听听你的意见,如果没有问题,咱们就先试试,如果有问题的话,咱们可以一起调整。”
不可否认,在离婚的过程中,告诉孩子离婚这个消息是很艰难的部分,而且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尽管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有可能出差错。例如,父母可能很难控制住强烈的情绪,可能会偏离主题,无法说出本来想说的话,孩子也许没听几句话就哭着冲出房间等等。所以,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范本,它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什么时候谈论是合适的,谈论什么内容是重要的,作者想让我们明白告诉孩子并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持续沟通的开始,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父母和孩子一起在为未来变化做准备,从长远来看,这是一条通往更健康、更具适应性的幸福之路。
第二部分
好,接下来,我们说说离婚后,父母可以采取什么样的高情商养育方式,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减少因离婚而带来的创伤。
婚姻结束后,父母不是简单地签署离婚文件然后就分道扬镳了,未来他们还要共同或者单独抚养孩子。虽然说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独一无二的养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也没有什么养育方式是“最佳”的。但是,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依然有很多方法是可以帮助大部分孩子度过父母离婚后的困难时期的。所以,我从书中找了一些在养育孩子方面比较有共性的方法和你说说。
什么是高情商的养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要取得“爱和限制”的平衡。光有爱不行,光有限制也不行,二者缺一不可。咱们一个个来说。
怎样才是爱孩子?爱,不是嘴上说说“我们永远爱你”就万事大吉了,爱要落到行动上,孩子才能感受到他们真正地被爱着。
比方说,很多父母经常用“忙”“没时间”来拒绝与孩子进行互动和深入交流,一方面是真的很忙,另一方面就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说白了是一种回避的表现。前面咱们就提到过,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看似正常的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他们其实特别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重要到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日程表上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作为父母要做的不是去买多么贵重的礼物进行弥补,而是要抽时间、挤时间去与孩子一起交流互动。父母的时间和关注才是真正的礼物。例如,父母可以找出一块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阅读不仅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或者,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一些两个人都感兴趣的活动,像是骑骑车、做做饭,看似日常的活动,其实都是在为日后更亲密、更持久的关系奠定基础。密切关注孩子对陪伴时间的需求,给予他们关注,这样做可以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不会被抛弃,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
爱不是嘴上说说,爱更不是什么都替孩子承担。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韧性,让他们以后可以自己应对困难时刻。韧性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快速恢复原状的能力。怎么培养韧性呢?书中列举了很多方法,像是培养儿童感悟他人情绪的能力、教孩子以健康的方式管理强烈的情绪、进行自我激励等等,很多讲情绪管理的书籍中或多或少都提到过类似的方法,咱们就不逐一展开说了,这里说一个家长们比较容易忽视的方法。
父母离婚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孩子学会区分哪些问题是他们能控制的、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他们控制不了的、解决不了的。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6岁的杰克对父母的离婚感到非常的难过,他特别希望父母能够复合,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每当父母中的一方去另一方家里接他的时候,他总是磨磨蹭蹭收拾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给父母更多的交流时间。再比如,有一次杰克的妈妈做了一些糕点,当爸爸来接他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把糕点放在爸爸面前,说:“看看妈妈给你做了什么!”杰克以为这样做父母就会复合,但是他的方法并没有奏效,于是他陷入了挫败和沮丧之中,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还经常因为生病而被送到校医院。
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就需要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如何从那些孩子无法解决的问题中脱离出来,并重新将精力集中在作为一个孩子所能控制的事情上。举个例子,父母可以拿张纸,左边写无法解决和控制的问题,像是爸爸妈妈离婚的事实、婚姻中的问题和矛盾等等。然后右边写可以解决和控制的问题,例如,去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努力完成家庭作业等等。这样带着孩子梳理一番,能够让孩子在心理上不被父母冲突所扰,让他们知道孩子就要过孩子的生活,而不是充当“小大人”的角色,去解决不是他们造成的复杂问题。
好,说完爱,咱们再来谈谈限制。研究表明,在家庭发生剧变、面临压力之时,有一种教养方式经常会被忽视,就是采取及时有效的管教,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好理解,有时候父母会因为孩子受到离婚的伤害而感到内疚,因此不愿意扮演“坏人”,去施加限制增加孩子的痛苦。但家是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培养道德和价值观的主要场所,所以父母协助孩子获得基本规则、对生活负责的态度,同样是养育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父母离婚带来的不确定性,孩子经常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失去了控制。他们有时候会比平时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的行为越过了可接受的限度时,他们会变得更加恐惧、焦虑和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这个时候不去介入、不加控制,这些情绪就会被放大,可能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
那怎么给孩子设定限制,又不至于让孩子觉得反感呢?作者说,有一种方法特别有效,那就是给孩子提供“结构化的选择”。什么是结构化的选择?说白了就是做“选择题”,注意,这个选择不涉及重大的生活决策,主要的应用场景是日常的细节。比如,你想让孩子既做家庭作业又做家务活,就可以说“你打算在做作业之前还是之后帮猫换猫砂?”再比如,孩子很晚都不睡觉,你想让他早点换上睡衣睡觉,这时候不妨说“让我看看,你今晚想穿绿睡衣还是红睡衣睡觉呢?”
这种结构化的选择过程能够培养孩子的控制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固执地坚持不合理要求的情况。既尊重了他们做决定的需要,同时也让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咱们进一步说,如果情况再复杂一些,比如孩子已经出现了攻击性或者不恰当的行为,结构化的选择是不是就显得有点单薄了。没关系,作者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更详细、更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一共有“五步程序”,它的核心是接受孩子的感受,同时限制不当的行为,软硬兼施。咱们通过书中的一个案例来看看具体怎么应用。
案例是这样的,一天,5岁的詹森正在堆积木,这时3岁的妹妹走了过来,不小心把詹森的积木撞翻了。詹森很生气,跳起来大哭,并且朝着妹妹扔了几块积木。詹森的母亲看到了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自从离婚后,詹森一直与生活的变化做斗争,而且不当行为越来越多。不过,虽然她对此很内疚,但是她意识到忽视詹森的不当行为也是个错误。于是她做了下面的事情。
首先,她接受了詹森的情绪,并且说道:“詹森,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妹妹撞倒了你的积木。”紧接着,她陈述了规则,并且对行为设定了限制,她说:“但是积木是用来搭的,不是用来扔的。”然后,她建议了另外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也就是上面说到的“结构化的选择”,她说:“你可以用语言告诉妹妹你有多沮丧,多生气,或者你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你的感受。”这还没完,她又重申了规则,并说明了后果:“积木不是用来扔的,如果再扔,今天我就把它们收起来。”最后,看到詹森的哭泣和抱怨,她又对詹森的感受做出了反馈,说道:“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个规则,但这不会有所改变。”
母亲这么说完后,不仅制止了詹森的不当行为,同时也教会了他怎样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后来,詹森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当行为的影响,对妹妹表达了歉意并说明了刚才这么做的理由。好,咱们再总结一下这五个步骤:第一步,接受孩子的感受,并做出反馈;第二步,说明限制;第三步,为孩子提供可接受的备选方案来处理他的情绪;第四步,重申恰当的行为以及不遵守规则的后果;第五步,对孩子关于限制的感受进行反馈。
其实,咱们上面说的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借鉴,实现高情商的养育。
结语
好,今天这本《离婚后还是好父母》就为你介绍到这里。咱们简单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咱们详细说了在“离婚前”的阶段,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怎么把离婚的消息告诉他们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首先,什么时候说,这取决于父母离婚的决心有多大,尽量在“板上钉钉”的时候再告诉孩子,避免让他们卷入未解决的冲突之中,造成身心伤害。而且,父母最好直接告诉孩子这个消息,不要让“二手消息”破坏信任感。还有要提前说,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接受和调整。然后是,说些什么。父母要遵守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反复告诉孩子,他们不会被抛弃,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感情上,父母会永远爱他们。基于这个原则才有后续的解释和计划。
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讲了什么是高情商养育?如何降低离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关键在于要平衡好“爱和限制”这两方面。在表达爱的方面,父母需要注意爱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在行动上,挤出时间与孩子相处;爱也不是什么都替孩子承担,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培养出韧性,让孩子未来有能力自己应对挫折和困境。咱们介绍了一个好用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学会区分哪些问题是他们能控制的、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他们控制不了的、解决不了的。在表达限制的方面,我们讲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结构化的选择”,以及出现了攻击性或者不恰当的行为后,父母可以采用的“五步程序”。既有充满爱的理解,又能坚持按照明确的规则生活,这才是培养孩子成为负责任、自信、有安全感的人的高情商养育方法。
对于父母来说,离婚似乎代表着问题的解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离婚很可能是一系列问题的开始。但就像书中一个孩子说的那样:“离婚就像肾结石,很痛,但如果治疗得当,就会痊愈。”父母能做的就是透过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表面反应,去认识和承认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然后陪伴孩子一起度过和适应这些痛苦和艰难时刻,这个过程听起来很艰难,但它也给了父母和孩子一个新的机会,让彼此建立牢固且充满爱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轻离婚所带来的伤害。
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午未
转述:徐惟杰
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