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范云阁 | 农家院里的博物馆 (随笔)

 家乡文汇 2023-11-14 发布于黑龙江

随 笔



农家院里的博物馆 

----————————----

【黑龙江】范云阁

    “牛皮靰鞡脚上踹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烟袋,大缸小缸渍酸菜。”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西郊有一处农民自费创办的东北民俗博物馆,那里收藏着上百年的农村老物件,珍藏着往日的旧时光。当你走进其中,这些久远的场景再现在你眼前,仿佛实现了一次时空的穿越,置身于百年前的农耕生活。

    百米展馆藏万件“宝贝”。几万件满满当当的藏品,涵盖辽金、满清、民国及近代多个时期的原貌原滋原味的生产生活老物件;农村老太使用过的针头线脑、土灶旁的锅碗瓢盆、农家屋里的桌椅板凳、农耕用的犁杖耲耙;还有各种家庭生活中的物让人耳目一新。在一个数百平米的展馆内就能了解到东北的民俗风情,窥探到前几辈人的生活痕迹。“真是大饱眼福!通过这些藏品我看到了咱东北人生存、繁衍、创造、审美的发展过程。”一名游客说

    白山黑水间寻觅民间藏品。凡参观过博物馆的人,无不啧啧称奇这位远见卓识的收藏者——他就是东北民俗博物馆的馆长马金来。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他自幼喜欢读书,还对传统文化、易经、萨满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担任着绥化、肇东民俗文化研究、收藏协会、萨满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副会长等职。

    马金来从小跟着父辈务农、放羊,他说,这些收藏品于他有着特殊的感情,多年来他亲眼目睹了乡土民俗物件在无声无息地消失,年轻一代人对此也越来越陌生,深感惋惜的他萌生出了搜集老物件的想法,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随后,马金来倾注精力财力,不惜代价去抢救、收藏这些民俗物品,尽他最大的力量去留住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无价财富。

    自20世纪80年代末马金来开始做收藏工作以来,累计投入了80多万元资金。从骑自行车、赶马车,到后来自己驾驶汽车跑遍方圆数百里的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奔波于周边市县和城乡,马金来马不停蹄地在白山黑水间寻觅着,用辛劳和汗水追逐着自己的民间收藏梦,在不少村屯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与足迹,终于淘来了许多曾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无数民间宝藏。2012年,马金来把租金不菲的临街门市房作为展馆,正式挂牌建立了黑龙江省首家民营民俗博物馆,有关部门还授予其“特色博物馆”称号。

    展馆传承农耕和民俗记忆。如今,馆内收集着众多丰富的藏品,有辽金时代文物、清末民初时代器物,还有大量反映东北先民渔猎农耕文化的生产生活物件。这些器物制作工艺精良,蕴含着深厚的东北民俗文化。看着馆里的“宝贝”们,马金来馆长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年来,每当想起自己做收藏这件事儿,越想越觉得有意义,因为民俗文化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它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为后人讲好黑土地的故事,这些民俗老物件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见证者,最好的讲述者,也是最好的传承者。

原载:2022-07-18 《老年日报》二版头题“综合新闻”;2022-07-13 龙头新闻·老年日报新媒体 有删节


作者简介:

   范云阁(老文童),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新媒体通讯员、《家乡文汇》公众号主编、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散文和诗歌散见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多家新媒体及微信平台,有部分作品获奖、编入文学作品集。出版了《笔润人生》《品味人生》个人专著两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