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丨国粹写意《石评梅》 声动清华育栋梁

 cxag 2023-11-14 发布于北京

一段沉封的故事,一幅大爱的写真,春天里与新时代相逢,在国粹演绎的舞台间放歌起舞,拂动起心底的涟漪,燃腾起一腔的热血,激荡起追梦的意志。11月10日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表演奖的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受邀作为2023校园戏曲节揭幕大戏,正在这里与清华大学的学子们首次相融相通,共同追忆并感悟着近百年前风云激荡的日子里,青年革命知识分子沸腾的热血、激越的豪情。这展现出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出先进文化的魅力,更展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魅力。

图片

郭   玮 饰 石评梅

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由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程派名家、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郭玮,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周恩旭,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叶派小生名家、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宏图共同主演。

新编京剧《石评梅》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历史背景,以石评梅、高君宇两人的感情脉络为主要线索,刻画了以石评梅、高君宇为代表的一批新青年反抗压迫,为追求革命理想和纯洁爱情勇于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石评梅》的叙事明线非常流畅干净,就是石评梅面对不同境遇时的情感变化;且每一幕的名称都很有古典戏曲的况味,依次为:诉情、别情、殇情、寄情、悲情、缄情。然而,这种以情感而不是以情节作为关目的设计,最是考验演员的功夫。因为必须要靠、也只能是靠演员的精彩表演,才能在观众面前完整地呈现出剧中人的情感变化,进而让观众感悟人物善恶观念。

郭玮此番演绎的石评梅被认为创新丰富了传统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手法,将京剧的唱念做打舞等技法升华为展现人物情感的外延与精神的意象,演唱中处处用情,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勾勒得淋漓尽致。以程派艺术风格演绎石评梅无疑十分妥帖。四大名旦中尤以程砚秋最擅长塑造悲剧人物,悲剧比喜剧更能打动人心和震撼心灵,人物情感种类更加丰富也更加深刻。不同于程派传统戏塑造封建社会受迫害的女性,《石评梅》成功演绎出一位有着“改造世界的责任”、满怀伟大革命精神的“五四”知识女性。石评梅的饰演者北京京剧院优秀程派传人郭玮,严格遵循程派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新设计了板式丰富、腔调繁难多个核心唱段,出色展现人物内心,完满表达情感变化,继承发扬程派特点,尽写京剧大美风骨。

郭玮领悟到京剧先贤大师们的创作真谛,认真揣摩石评梅丰富的情感世界。作为“五四”时期的著名知识女性,石评梅有着对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也有着对爱情的柔情向往。郭玮在表演中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运用唱腔和娴熟的圆场、水袖、卧鱼等表演手段,成功刻画出这位兼怀高尚情怀与高雅追求的知识女性的充沛内心。将秀美雅趣、壮美激越、凄美悲凉,多重交融,细腻展现出石评梅崇高而短暂的一生,让观众深切体会到石评梅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爱憎分明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同时让观众充分领略到程派艺术的美妙化境,让程派艺术焕发出时代风采。

图片

郭   玮 饰 石评梅

在《石评梅》剧中,郭玮创新丰富了传统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手法,将京剧的唱念做舞等技法升华为展现人物情感的外延与精神的意象,引发观众情不自禁地为石评梅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发自内心的鼓呼,成功地做到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时代价值观浸润到广大观众心田。同时,也使得该剧成为融通京剧大美风骨、文化风雅、艺术风韵,萃聚传统精华、涵养民族气质、振奋时代精神的一出立得住、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新编现代戏。

在响彻全场的掌声和叫好声中,清华学子用震撼的心灵凝聚起爱国意志,这壮怀激荡的意志,是新时代的召唤,是人民大众的共同,是春风里中华民族的追求。

转载自“现代教育报”(来源:清华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