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昭君出塞到文姬归汉

 积沙成塔0u3svg 2023-11-14 发布于天津

近日在呼和浩特大召广场观赏了街景演艺《昭君出塞》,颇为壮观。《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王昭君为维护汉匈关系的稳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受到后人的敬仰、赞颂,近些年来,在王昭君的故里湖北宜昌市兴山县(即汉代的秭归县)和她的墓葬地(青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每年都举办相关的文化纪念活动。

而由王昭君,不免又想起了汉代另外一位曾经嫁与匈奴首领的女子——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东汉陈留郡圉(yǔ)县(今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其父蔡邕,为东汉名臣、文学家和书法家。

蔡文姬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擅长书法。先嫁卫仲道,夫亡且无子女。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天下大乱,蔡文姬被匈奴骑兵掳到南匈奴(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改嫁给匈奴左贤王,生二子。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统一北方,怜惜蔡邕无子女,便以重金赎回蔡琰,再嫁同郡(陈留)屯田都尉董祀。之后,受曹操之命,回忆并写下家中旧日所藏之书400余篇。

蔡文姬一生坎坷,深感世事乱离,追怀悲愤,写下了《悲愤诗》108句,540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五言长诗。其又作《胡笳十八拍》,是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为后世广为流传。《后汉书》作者范晔赞其:“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蔡文姬的故事被后人编入小说、戏剧,被之管弦,得到广泛流传。诸如:元代金志南的《蔡琰还汉》杂剧;明陈与郊的《文姬入塞》杂剧;当代京剧大师程砚秋的《文姬归汉》京剧;以及郭沫若的《蔡文姬》五幕历史剧等等,也是千古留名的。

从昭君出塞到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图

从昭君出塞到文姬归汉

位于陕西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的蔡文姬墓

从昭君出塞到文姬归汉

绘画中的蔡文姬形象

从昭君出塞到文姬归汉

国家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文姬归汉》

从昭君出塞到文姬归汉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饰演的蔡文姬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