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正阳门瓮城的消失

 让思想冲破牢笼 2023-11-14 发布于北京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今天在考虑聊点儿什么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思维一下又跳跃到北京消失的那些著名建筑,比如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如今几乎消失殆尽,外城的永定门是复建,皇城仅剩天安门,内城留下来德胜门和正阳门、也就是俗称的前门。

不过德胜门现存的是箭楼,体系相对完整的是正阳门、城楼与箭楼都在,但瓮城消失了。当年正阳门瓮城不光地方大、名气大,而且是个热闹所在;那今儿咱也“论论”它的消失。鲁迅先生不是叙述雷峰塔的倒掉,主要是赞扬、揭露和批判,把“论”字发挥到了极致,咱可没有大文豪的本事,所以只能说说消失过程。

正阳门是内城正门,元称丽正门,永乐迁都时将大都南侧城垣向南推进了一公里左右;正对丽正门位置“移建”新门,历时两年,永乐十七年(1419)开工,十九年(1421)完工;其后经洪熙、宣德两代,一直称丽正门,形制未变。正统元年(1436)至四年(1439)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垣和城门,加筑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老话儿说“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后半句的格局就是此时形成的,然后就将丽正门改称正阳门。

古代建设城池最大的目的就是防御,城墙高大宽厚易守难攻,相比之下城门就成了薄弱环节,为了加强防御才在外侧修筑箭楼、顾名思义:射箭之楼。城楼与箭楼之间,两侧各建一段半月形城墙,把二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这就是瓮城。敌人即便攻进箭楼,也首先来到瓮城之中、还需再攻城楼,此时如果把两侧城门同时关闭,就成“瓮中捉鳖”了,瓮城之名或许真的于此有关。

正阳门箭楼为砖砌堡垒式,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宸垣识略》中就说:“正阳门外门(既指箭楼)设而不开,惟大驾(指皇帝)由之。”正阳门作为内城正门,本身就是皇帝才能走的,城楼的中间门洞平时也不开。城门外为什么要修“三桥”呢?就是因为中间走皇帝銮驾,大臣们走两侧;多说一句:如今的“五牌楼”看似跨街牌楼,实际最初是桥牌楼,就因为桥太宽所以才修这么大!

而“四门”则解释了正门不开百姓怎么出入的问题,《宸垣识略》又说:“月墙东西设二洞子门,为官民出入。”这便是“四门三桥五牌楼”的由来,当然前门楼子不止九丈九,通高达到了43.62米(十丈不是才三十多米吗),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故以此形容正阳门城楼的高大。正阳门瓮城内部是个东西宽108米,南北长85米的小广场(其实也不算小,一万五千多平米呢)。城楼、箭楼与二洞子门除了木质包铁的坚固城门外,还设有千斤闸,以备紧急时使用。

瓮城里有商铺、有货摊儿,还有两座庙,除了没有住户之外、确实可以算座城。这两座庙的说道儿也不少,当年内九门瓮城皆有庙,但其他八门都是一座,只有正阳门瓮城是俩,老北京流传已久的“九门十座庙、一座无神道”便是由此而来(无神道指朝阳门瓮城里的庙中没有神像)。这两座庙一座是观音大、位于正阳门东;另一座是关帝庙、位于门西,都是明朝天启年间所建。

明清时期北京城可以说到处都是关帝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百多座;正阳门瓮城关帝庙别看不大,但最有名儿。明清两朝皇帝出入正阳门时(比如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必先在此下辇祭祀关帝,正月初一和五月十三还要派人前往祭拜。由于皇帝和官员们总来,百姓就认为这里的关老爷最灵验,因此香火极盛。

尤其正月初一,从午夜一直到当日天黑掌灯,焚香祭拜、求签祈祷者络绎不绝,导致正阳门瓮城人如潮涌、拥挤不堪。《都门竹枝词》中有一首专门描写此景的:“来往人皆动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京中几万关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加上大栅栏儿一带历来是商业娱乐中心,店铺林立、戏院集中,所以出入正阳门的人很多,每天都“堵车”、拥塞难行。

1915年,民国政府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由内务总长朱启钤主持、制定了正阳门改造计划;1915-1916年拆除了瓮城,变为开放式广场,从此前门楼子与箭楼变为两座独立建筑。1958年,瓮城里的两座庙被拆1963-1966年为了修地铁又拆除了正阳门东西两侧城墙(内城城墙是这个时段整体拆除),“万幸”的是保住了城楼和箭楼。如今前门东大街与前门西大街交汇处,即原正阳门瓮城。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