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睫毛上的风尘 2023-11-15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 王苏佳 河南博物院

2013年的秋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被正式提出,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代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从此翻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崭新篇章。

十年后的2023年,又在同样一个叠翠流金的时节,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初心,扭头回望“一带一路”的源头,回望这些从历史的进程中走来,又通往四面八方的丝绸之路。让我们通过一件件文物,去探寻其承载的丝路精神与内核。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古代连接起亚洲和欧洲之间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道路总称。从交通方式上来看,丝绸之路被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拓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是欧亚大陆间物资的互补和民族融合的非凡历程,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迫切需求及欧亚贸易格局的总体驱动。

2000多年过去了,中西方间的交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推进作用依然令世人惊叹,这一名称作为中西友好往来的标志也一直为后世人所称道。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和人类的进步而言,丝绸之路的存在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早已远远超出了“道路”本身的概念。

贯穿与畅通

汉朝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丝绸之路主干道的大体走向在这个时期基本奠定。在这一时期,官方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开始形成。在这之前,中西之间的联系与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民间交往。此后的历代王朝,也都十分重视对西域的经营,以保障丝路的畅通。在中原地区出现了很多具有浓郁西域文化气息的生活用品和随葬明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汉并天下”瓦当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直径16.7厘米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铜钫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通高49厘米、腹径22厘米、足径1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鎏金团兽形节约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直径4.1厘米、厚2.6厘米

河南省永城市梁孝王王后墓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交流与互鉴

古往今来,借由丝绸之路展开的商贸往来、思想交流、文化传播共同构成了东西方世界物质文化交流的辉煌画卷。数千年过去,画卷上所描绘过的色彩并未褪色,无论是思想的承继,还是文化的交融;无论是技术的传播,还是物种的移植;无论是风俗的影响,还是习惯的渗透,无不在追忆着往昔的繁荣与沧桑。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三彩舍利塔

北宋初年琉璃器

高98.5厘米,底边长30.5厘米

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地宫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鎏金连座七佛像

北朝(534年-581年)

高10.5厘米

河南省西峡县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最早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成为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广泛地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民俗都有深刻的影响。

丝绸之路上,艺术的交融同样精彩纷呈,各民族所创造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这其中,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和舞蹈的双向互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极其重要的艺术现象。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黄釉扁壶 陶器

北齐

通高20.5厘米

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葬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件扁壶形状类似西域皮囊壶,壶身两面模印着源于西域游牧民族的胡腾舞图案,这种胡腾舞盛行于北朝至唐代。墓主人范粹遥领凉州刺史,其墓中出土带有西域风格的器物,说明当时西域文化渗透中原的历史事实。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

隋代

1959年,河南安阳的张盛墓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灰陶气功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高22.5厘米

河南省济源市泗涧沟汉墓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吹排箫陶男俑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高19厘米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玻璃,是波斯语中“bulūr”的音译。中国玻璃的制作已有千年的历史,并同时存在着进口玻璃和本土玻璃两个系统,中原地区出土了含碱钙硅酸盐的玻璃制品。日益成熟的玻璃制造工艺在外来的玻璃珠传入后,从工艺纹饰、到化学成分都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本土制造的玻璃珠,并迅速取代了舶来品。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琉璃球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中国是最早发明井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就开始出现井,井的发明标志着定居生活和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到了汉代,中国的凿井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由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灭火东井”陶井

汉代

陶井为灰陶制

高12.20厘米,宽24.60 厘米,井径长16.9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生铁液态冶炼技术的国家,球墨铸铁和叠铸等工艺为世界首创。汉代铁器遍及全国各地,其数量远超前代。汉匈战争中逃亡到西域的士兵将铸铁技术传给了大宛和安息人,使得中国的铁制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后流传至罗马帝国。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带冠铁犁铧

东汉(25-220年)

横35厘米、纵38.5厘米

郑州市中牟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兴盛与发展

经历了战乱迭起的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在隋唐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高峰,隋朝“上承北朝遗绪,下开李唐盛业”,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其统治者在经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方面,采取了“怀柔远国”的政治策略,为开疆拓土和扩大与西域及国外的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推动了大一统后的中国和欧亚大陆间的国际贸易。隋炀帝派黄门侍郎裴矩往来于张掖、敦煌之间,通过西域胡商,联络各国首领,总管贸易,拉开了丝绸之路繁荣的序幕,也为唐代丝绸之路的昌盛奠定了基础。

唐时,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拓展,不仅使贸易的交流更趋繁荣,唐代的文化传播和影响力也更加广泛。“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盛唐文化的阳光普照丝绸之路,一个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发展的新局面由此开创。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三彩骆驼及牵骆驼俑

白陶胎,模塑

驼高84厘米,俑高62厘米

1962年河南省洛阳唐墓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三彩马及牵马俑

马高77.8厘米,俑高63厘米

1930年河南省洛阳唐墓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三彩狮面镇墓兽

唐代(618年-907年)

通高78.5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唐三彩鹰首壶 陶器

唐代

高32厘米,腹围40厘米

1965年河南洛阳东郊塔湾村出土

现藏河南博物院

如果说在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那么唐后期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则伴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而有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成了丝绸之路运输的主流。当沙漠中的串串驼铃声渐渐成为历史的回响,大海的烟波浩渺中则孕育出了文化交流和通商贸易的新鲜生机。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三彩兔纹枕

宋代

高8.7厘米、横20厘米、纵29.5厘米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德化窑白釉贴花杯

元代

口径12.1厘米、通高8.4厘米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一带一路”10周年,看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青花人物梅瓶

明代

高30.3厘米、底径10.2厘米、口径5.4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时至今日,湮没于戈壁黄沙中长达千年之的丝绸之路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其原因就在于,这条“路”是人类文明史和进步史的有力见证。

丝路昭昭,通达八方,可以说是丝绸之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思想源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行动基础。它承载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共同梦想,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