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但他爷爷王通更牛?

 老心edu 2023-11-15 发布于北京


是“初唐四杰”王勃的爷爷,
是唐初大诗人王绩的哥哥,
与魏徵、房玄龄、李靖亦师亦友。

但他的名字和影响力,
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鲜为人知。
 
他就是,王通。


 
“三王”,
毫不逊于“三曹”“三苏”
 
相比历史上更加出名的“三曹”“三苏”,王通、王绩、王勃三人组成的“三王”要低调不少。

三人中,王通的孙子、辈分最小的王勃显然最出名,位列“初唐四杰”之首。我们从小就背诵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他的《滕王阁序》虽然很难全文背诵下来,但怎么也能念叨出其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乘船溺水,年仅27岁。
 


同是诗人的王绩,名声虽然远小于哥哥的孙子,但当时就有“神童仙子”之名,被后世尊称为“ 山水田园诗的先驱”。三次入仕、又三次退隐后,他写出了“大唐开国第一诗”——《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在历朝诸多唐诗集里,这首诗都占据了开篇第一把交椅。
后世评价他—— “隋人入唐,隐节既高,诗律又盛,盖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也,而人罕知之。”
罕有人知的王绩,以一己之诗对抗隋末初唐时的浮糜文风,嗜酒如命、著有《酒经》、编有《酒谱》的他,甚至还开启了唐朝诗酒风流。

自左至右:王勃、王通和王绩
 
被称“隋唐第一智者”
“文中子”“王孔子”,
为哪般?
 
《三字经》有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这个和庄子并列的“文中子”,就是本文的主角——“隋唐第一智者”王通。
 
王通,字仲淹(这个字,不一般啊,还有我们喜爱的范仲淹,点击查看),籍贯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出生于儒学世家。
 
据说,他出生时,家里给他算了一卦,上面写的是“坤之师”,意思是能做天地的老师。于是,父亲给他取名“王通”,取“通天下之志”之意
 
山西老王家的孩子绝对都是天赋异禀。王勃、王绩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幼好学,博闻强识的王通也不例外。


15岁的时候,家里给王通请的老师发现,已经hold不住学生了,开始每天跟着他学习。
 
20岁左右,他给隋文帝献上了一部《太平十二策》,核心思想“简约而不简单”——行仁政,明王道,但并未被采纳。
 
做了一段闲职后,读了万卷书的王通,开始行万里路的游学经历。游历一番后,他回到家乡,开始讲学收徒。
 


他讲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两点:
  • 一是治理国家最关键的在于,统治者是否施行“王道”,强调“民为贵,君为轻”

  • 二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释儒道三家互相包容、互相促进的“三教合一”思想。


众多学子被王通的思想和学识才华所折服,不远万里拜他为师的也不在少数。在王通兼容并包的思想下,他的学生既有游学的儒生,也有苦修的僧侣,更有游方的道士。

王家私塾最盛时,弟子和与他交往密切的友人达一千多人,如杜同学、魏同学、房同学、李同学等等,人数仅次于孔老夫子,被弟子们尊称为“王孔子”“至人”
 

比孔子牛的是,王通弟子和友人的影响力要大得多
 
杜同学叫杜淹,后来被李渊挖走,做了大唐最高学府的教授。他有个侄子,就是大名鼎鼎“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魏同学叫魏徵,把老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成功灌输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
 
房同学叫房玄龄,帮助谋划玄武门之变,良相典范。
 
李同学叫李靖,熟知兵法,战功赫赫,被后世神话为“托塔李天王”。
 

“贞观之治”的超级班底,原来都是同一朋友圈啊!

王家私塾的同学、友人们各个功勋卓著,出将入相。其中,李靖、魏徵、房玄龄还被供在大唐的功勋纪念碑凌烟阁里。
 
王通在隋朝没有兑现的梦想,被他的门人们复制到了唐朝。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贞观之治”都让唐朝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成了历代治世的最佳典范。
 


以王通思想为底色,他的门人们和效力的君主,共同开启了唐代自由、开放的社会土壤,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唐诗之花。

可惜的是,在隋朝灭亡的前夕,年仅37岁的王通就英年早逝了。

弟子们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私谥他为“文中子”,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弟子私谥的精神导师。
 
为了纪念、弘扬他的思想,弟子们还仿效孔子门徒作《论语》,编写了《中说》(又称《文中子中说》《文中子》等),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了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

~~我是致敬分界线~~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这句话
被广为引用。

虽然没有达到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但“大师”的称号,
作为教育家的王通
绝对当之无愧!
 
参考资料:
《唐诗说唐史》,邓小军
《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少年怒马

其他推送,你可能也想看:

小时候看好的儿童影视剧,现在怎么就没有呢??
520,像敏涛姐姐,乘风破浪,爱自己!
苏轼、老舍……母亲教给文人作家哪些重要的事?

世界读书日,这5本书,不妨一读?!
《清平乐》“背诵并默写”天团, 揭开“历史名场面”!
还是忍不住吐槽下,北京的“停课不停学”……

为何我们眼含泪水,因为平凡人们给我们最多感动!

如何在“苦逼”的生活中,假装“诗意”地活着?
9类30套童书推荐,什么书让孩子愿意读5遍?
如果只去东四胡同博物馆,那你就亏大了!
帝都遛娃2.0版,8对CP再也不愁没地儿去!
点个赞,致敬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