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史论述题——北魏孝文帝改革!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15 发布于甘肃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三长制;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户调制;迁都洛阳;在实行汉化上,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婚名族。
(一)背景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鲜卑族在入主中原之后,与汉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民族之间的纷争给北魏王朝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①经济:农业经济恢复迟缓,灾荒频仍,农民不断逃亡。②政治:政令不举。③阶级和民族关系:各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纷争。④有利条件:大量抛荒的土地和皇权的增强,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内容
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前期注重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1)政治方面:①整顿吏治(484年)。“班百官之禄”,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员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杜绝贪赃枉法。从此,吏治变得比较清明,为后来改革提供了保证。②三长制(486年)。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这样使政府政令能较好地贯彻到基层,北魏的基层统治机构更趋完善。
2)经济:①均田制(485年)。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受露田20亩。土地不准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官吏给公田,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②户调制(486年)。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户调制。即一夫一妇每年出帛1匹、粟2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丁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
3)迁都洛阳(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①因为平城偏处中国西北一隅,在那里不便于控制整个国家。②解决塞北粮荒的威胁。③避免柔然人的势力。④摆脱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干扰。从而有利于继续进行改革。
4)实行汉化。①改官制。魏初,鲜、汉官号杂用。迁都后,一依魏晋南朝制度。②禁胡服。下令禁胡服,改穿汉服。③断北语。禁止使用鲜卑语,改说汉语。④改姓氏。把鲜卑复姓改为汉姓。⑤定族姓。采用汉族的门第制度,制定族姓。⑥婚名族。禁止鲜卑同姓通婚,使鲜卑贵族与汉人着姓通婚。
(三)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拓跋魏之所以能统一并统治北方多年,这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无关系,改革吸收汉族的先进而文化及封建的统治思想,从而把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纳入封建轨道。其意义具体如下:
1)汉化改革,促进胡、汉融合和封建化,有利促进北朝王朝的发展。
2)政治改革,有利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僚政治陋习,巩固了封建统治。
3)经济改革,打击了士族地主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
4)但孝文帝在汉化改革中定族姓、引入门阀制度,则带来了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最终导致北魏的灭亡。同时,全面汉化也丢失了本民族的固有文化。
综上,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汉化运动。改革主要分两期进行,前期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改革维护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但改革也带来了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