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独角戏jlahw6jw 2023-11-15 发布于江西

引子

依照孙大骆在《抗日战争历次失败战役的真相及其原因》最后一章——“最后的军事总结”中所言,淞沪会战是蒋介石在抗战中做出的最大“昏招”。究竟是不是如此呢?

假如蒋介石继续委屈求全,日本会不会在上海发动主动进攻呢?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必然的!”否则,日本鬼子在上海的驻军难道是吃干饭的?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军事博弈的必然结果。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日海军陆战队数千人,由虹口租界分数路向闸北发起进攻。驻守淞沪地区的中国第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击退了日军的进攻。2月初,日军从国内调军舰14艘、陆战队7000余人及陆军第9师和混成第24旅增援上海。7日,日军上海陆战队进攻吴淞要塞,中国守军英勇抵抗,将其击退。8日,日军混成第24旅在吴淞铁路码头登陆后,分三路向张华浜、蕴藻浜、吴淞镇进攻,经数日激战,又被击退。此时,张治中率第5军驰援上海作战。20日,日军第9师援沪后,再次向庙行、江湾地区发起总攻,并于22 日突入庙行镇东南端中国军阵地,第19 路军以第 61师和第87师等部向日军实施反突击,追使日军全线停止攻击.3月底,进攻上海的日军又得到第11、第14师的增援,总兵力增至9万余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3月1日晨,日军在向淞沪发起全线攻击的同时,以第11师突然在浏河方面登陆,中国守军腹背受敌,遂退守嘉定、太仓一线。2日,淞沪陷落,3日,战事结束。此役,中国第 19路军和第5军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伤亡和失踪共计14104人,日方统计日军伤亡3091人。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罗焕章)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八·一三”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水兵斋藤要藏,开车强行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挑衅,被中国守卫机场的保安队士兵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求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队,拆除一切防御工事,并向上海增兵。11日,国民政府军委会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87、第88师赴上海组织防御。

8月13日晨,日军以虹口日租界为依托,在长谷川清指挥下,先以一部向天通庵、横浜路一带发起进攻,接着以主力向宝山路、八字桥、天通庵进攻,均被中国军队击溃。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书,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开始对日军进行全面反击,中国空军轰炸汇山码头、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伤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等10余艘日舰。8月15日至18日,中国第87、第88师及上海警察、保安队,对上海市区日军进攻,中国军队伤亡严重,中日战事日趋扩大。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第3战区,以冯玉样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将淞沪战场划分为5个区域进行防守:淞沪围攻区,由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负责,其第87师主力部署在江湾,一部在吴淞。第88师主力部署于闸北,一部在八字桥附近与日军隔俞泾浦相峙。第36师部署于闸北、南翔,一部在第87、第88师结合部。教导总队和3个炮兵团位于江湾、彭浦、大场、真如等地,新调至的第98师也归其指挥。长江右岸守备区,由第54军(军长霍揆彰)守备,担负福山到白茆口的警戒。长江左岸守备区,由第57军(军长缪澄流)守备,辖第111、第112师及江苏保安团,部署于南通、海门、启东地区。杭州湾左岸守备区,由第8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布防,主力在嘉兴、乍浦,一部在浦东,以策应黄浦江以西作战。另一部担任浦东沿海警戒。浙东守备区,由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布防,配置于杭州、萧山、宁波。第18军开赴8月22日夜,日军松井石根上将率第3、第11师及第13、第16师各一部,在吴淞、川沙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一线进攻。陈诚第15集团军第11、第14、第67、第98师24日与日军展开血战。29日,罗店失陷。日军一部向狮子林通进。9月1日至7日,吴淞、狮子林、宝山相继失守。17日,中国军队又撤至北站、江湾、庙行、双草墩(罗店西南)一线,继续与日军激战。

9月20日,蒋介石亲自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21日,中国军队调整部署,将上海附近的军队编为: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8、第10两个集团军,部署于苏州河以南地区:中央军总司令张治中(后由朱绍良接替),部署于北站、江湾、万桥、罗店一线及其以西地区,主力置于南翔以北;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15、第19集团军,主力位于嘉定、浏河及其以东地区。此时,日军到上海参战的有第11、第3两个整师及第13、第16、第101、第9师各一部,计10万余人,炮300余门,坦克3、第13师主力又进攻浏罗公路,被中国军队遏阻。9月30日,日步、炮、空协同,发起全线进攻,万桥、严宅、陆桥阵地相继被突破,全线向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10月7日,日军第3、第9师由蕴藻浜北岸强渡,指向大场。15日以后。第21集团军到达。21日,中国军队全线反攻,日军在炮火、烟幕弹掩护下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退至大场、新泾桥、唐家桥一带。25日,大场、新泾桥阵地被日军突破。26日,江湾、闸北的中国守军向虹桥镇、小南翔撤退,以一部留苏州河北岸要点及四行仓库阻止敌军。30日,日军向虬江南岸猛攻,中国军队撤至新泾镇以南进行抵抗。

11月5日拂晓,日军第10军第6、第18师及国崎支队,在全公亭、金丝娘桥、金山卫、漕泾一线登陆,分南北两路向松江桥、闵行及吕巷、太平桥进攻。右翼军命令所部对北路日军阻击,双方鏖战至6日晚,中国军队撤到南桥、叶榭附近。南路日军在6日下午攻占昌巷、广陈后,于晚间攻占金山。

11月9日中央军朱绍良部开始向青浦、白鹤港转移,左翼军陈诚部同时西撤,右翼军张发奎部也撤至苏嘉线附近。11月12日夜,上海市区全部陷落,淞沪会战结束。(武月星 杨若荷)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张发奎(1896年9月2日—1980年3月10日),又名逸斌,字向华,出生于广东省始兴县隘子镇

淞沪会战时任第8集团军总司令和右翼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其《八一三淞沪战役回忆》中说:“从整个战略上着眼,敌人强渡苏州河后,退却已是无可疑义而不能再迟延的事……当时前敌总指挥陈诚将军来到我的指挥部,他亦同意我的意见。可是,最高统帅部却仍迟迟未决,等情况已到了最危急之际,才于九日下达退却命令……当我接到命令时,部队已陷入极度紊乱状态,各级司令部亦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了,因而演成了最后一幕可避免而终不能避免的大悲剧。”当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顾祝同,在其《墨三九十自述》中说:我军退守苏州河时,“全般态势愈形不利。委员长等于十月二十八日,亲临苏州指示作战机宜”。下文不说蒋介石指示了什么机宜,却说“十一月五日,日军以有力部队,突由金山卫一带登陆,企图抄袭松江、青浦、安亭,堵截断京沪、沪杭两路交通,同时苏州河南岸阵地亦被日军突破,我军以腹背受胁,又缺精锐之生力军可资使用,乃不得不于十一月八日夜开始向嘉兴、苏州一带撤退……部队单位既多,沿途拥塞,加以飞机轰炸扫射,死伤不少,秩序混乱,部队大都失去掌握。”张发奎、顾祝同虽因立场、地位等关系不得不为其尊者讳,但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某些实情。当时的前敌总指挥陈诚,在抗战刚胜利时的私人回忆中就明确地说明: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时,领袖由电话问陈如何处置,陈答以须调整战线后,领袖又命陈再支持三日,结果蒙受不利之溃退。”由此可见,蒋介石由于决策错误、贻失战机,而成为中国军队大溃败的主要责任者。这一点事实上是知情国民党将领早就形成的共识。可是台湾当局出版的各种抗日战史,对此均不提及。

1949年脱离军职去香港定居,1950年又主动不再当国民党员的张发奎,在其晚年的口述自传中曾直接批评蒋介石在此问题上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并揭出影响蒋介石作出错误决定的主要原因。他说:当“官兵们已经打得筋疲力尽,伤亡惨重、后援不继”时,我赴松江出席军事会议,这是蒋先生(蒋介石)召集的,会场设在松江车站一节列车上,出席者有宋子文、白崇禧、陈诚、顾祝同、薛岳、孙元良、我以及其他将领”。“这件事我忍不住要讲出来,因为我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不用介意蒋先生知道了会发怒”。“那时淞沪会战已葬送了巨大数量的人命。在蒋先生莅会前,我们在火车车厢里讨论了局势。我们都认为无法再抵挡敌军的优势火力。蒋先生到会后,高级军官们依次提出报告。我提议我们从淞沪前线转移十个师到苏嘉、吴福国防要塞工事,如是我们便能重新集结后撤的部队,以便确保有计划的撤退”。“绝大多数人同意我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上海再也守不下去了”。“此时蒋夫人突然从上海来到,我还记得她穿着毛皮大衣。她宣称我们若能守住上海——我记得她说十多天——中国将赢得国际同情,国际联盟将帮助我们抑阻日本侵略”。“与会者只有少数人同意她的观点。蒋先生说,上海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蒋先生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蒋夫人的愿望被证实是一种错觉,她太天真了,并非我想侮辱一个妇女,但是毕竟她只是蒋先生的妻子呀!他怎能听从妇人之言去指挥一场百万人的大战役呀!”“倘若不是蒋夫人要我们再坚持十几天,我们原本可以实行有秩序的后撤”。“在一九三八年三月举行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何应钦承认在淞沪会战中犯错,但他不敢批评最高统帅部,他只承认撤退时过于混乱。何应钦在台湾不敢说真话”。

正文

打算“赶敌下海”

正当华北战事愈演愈烈之时,日本当局又唆使在华军队、浪人到处寻衅闹事,制造冲突纠纷。七八月间,在上海连续发生了日本海军陆战队队员宫崎贞雄“失踪”及“虹桥机场事件”,一时成为中日间新的冲突焦点。特别是在“宫崎事件”被中方妥善应付后,“虹桥事件”的处理便成为能否维持上海和平的关键。

1937年8月9日,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一中队长大山勇夫与一等水兵斋滕要藏驾车冲击我虹桥机场,被我方机场保安队击毙。这就是所谓的“虹桥机场事件”。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日军在上海虹桥机场大山勇夫被杀现场“勘察”,注意他们腰间的“王八盒子”(南部14年式手枪)。

“虹桥事件”是“八一三”事变的起点。在此期间内,日本海军开始向上海增兵。“司令长官决心增强海军兵力,命令在佐世保待机的部队进入上海”。①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的兵力从原来的3000余人猛增为1.2万余人,从长江开入黄浦江的日舰亦达29艘。中国政府也同时下令调遣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所部之八十七、八十八两师部队向上海市区推进,并迅速设立了作战指挥部,在江湾——吴淞间布置了防线。上海形势急剧恶化。8月11日下午,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赴上海市政府访市长俞鸿均,交涉“虹桥事件”。冈本首先质问中国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其次提出两点要求:(一)将上海保安队撤退;(二)将保安队已筑工事悉数拆除。中国方面对此无理要求坚决予以拒绝。俞鸿均回答冈本:中国政府必将此事照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尚在交涉之际即大举增兵上海,这是赤裸裸的威胁。然而,“我方抱定方针非威胁可改变”。冈本威吓无效只好退出。次日下午,有各国代表参加的“淞沪停战协定委员会”在租界工部局召开会议,俞鸿均在会上痛斥日方要求中国撤军之荒谬,他声明:“惟我国军队在本国领土行动有绝对自由之权,此则未容他人置喙,”并提出以日方先撤兵为让步条件。冈本对此不能回答,会议乃以无结果而告终。②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位于图片中心的长条形建筑就是日本海军陆战队驻上海司令部,是淞沪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重点打击目标

“虹桥事件”是由日军挑起的。中国保安队击毙在中国领土上横行的日军完全是正义的。在这次事件中,中方一改过去妥协退让坚决的回击。

“虹桥事件”为淞沪战役点燃了导火线,但就8月9日至月底大战全面展开这段时间内的情况分析,中日虽都决心在上海一战,然双方的作战计划与准备工作却大有不同。

事变发生后,日本军政当局开始重视上海方面的局势。“海军中央部研究了解决大山事件的方案,决定向中国方面提出要求事项,在采取外交措施同时,和第三舰队进行了联络,要求慎重行事。尽管事态的最后解决只能诉诸武力,但在陆军派兵的情况下,攻击开始的时间也须在动员后的20天,因此当前要尽可能不使事态迅速恶化”。“在10日的阁议上……再次确认了就地保护上海侨民的方针,答应准备派遣陆军部队”。①日方利用外交谈判拖延时间,从各地调派了三个师团的陆军赶运上海。日军参谋本部此时的观点是:“上海方面已超出单纯的保护侨民目的以外,具有给中国方面以沉重打击的意义。”②因此,其在8月20日制定的《作战计划大纲》中规定:“以上海派遣军(以五个师团为基干)击败上海周围之敌,而后以一个军(大概以三个师团为基干)确保上海周围的重要阵地线,切断上海一南京间的联系并谋求占领地区的稳定。”③这表明,日军在战役开始时只计划攻占上海而没有在华中大战的具体部署和准备。即使在开战以后,日军参谋本部第六百号命令仍规定:“华中方面军的作战地区大概定为联结苏州一嘉兴线以东,”“意在预期方面军主力不超过该线。”④曾任中国战场高级指挥官的今本熊男的回忆也说明日方在初期并无使华东成为主战场的计划,⑤日军在华中作战的决心是逐步确定的。

然而,中国方面在“虹桥事件”发生后即决定了开战措施与大战计划。事件发生后,在对日采取强硬外交的同时,国民党最高当局宣布从此进入对日抗战,命令参加庐山会议的将领回到各部队,开始全面抗日部署。8月11日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张同令官治中率八十七、八十八师于今晚向预定之围攻线挺进,准备对淞沪围攻。”8月13日深夜,蒋介石下令张治中发动总攻击,意图实现“赶敌下海封锁海岸拒敌登陆”的作战计划。同时,决定将第五十六师主力、第五十七师的一部及独立第二十旅向前推进,采取逼向南下在长江方面作战的敌之侧面的有利态势。①中国军队源源不断开赴上海战场。张治中所率领的参加过“一二八”战役的部队士气高昂,进入南翔指挥所的一些士兵甚至拒绝下车,要求一直开赴前线参战。中日双方剑拔弩张。到8月13日上午9时许,中国军队在部分日军士兵首先越过对峙线的情况下,奉命发起全面攻势,揭开了淞沪百日大战的序幕。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天赋之自卫权”。

8月18日,蒋介石派陈诚、熊式辉赴沪视察战况,20日返回南京。陈诚向蒋汇报说:敌对南口势所必攻,同时亦为我所必守,是则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故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路南下直扑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沪事以牵制之。蒋对此表示:“一定打。”陈诚又说:“若打,须向上海增兵。”蒋即派陈诚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率部赴沪增援。②至此淞沪大战再次升级。蒋介石的这一决心体现了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对中日战争的总体战略部署。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下达了如下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限度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①这就是国民政府抗战初期战略设想的基本原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军发动上海抗战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且早已做了必要的准备。在明知北方战事扩大不可避免之时,中国最高统帅部仍决定将中国军队之精锐投入上海战场,以期促使日军分散兵力和改变侵华路线。虽然此举有其政略外交与战术上的考虑,但不可否认,从上海战事扩大的客观效果联系中方战前在沪宁间的战备成绩来考察分析,这一决定对整个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略影响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上海方面的激烈抵抗而单凭北方战场苦撑后的败退,以后的战局很可能出现极端不利于中方的局面。由于历史上和军事上的诸多因素,南京政府对北方战场作战的指挥不可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万一出现不测很可能造成不战而退、破坏大局的悲剧。而在淞沪战场的抵抗则正可以收以我之长克敌之短之效。可以想见,如果真如陈诚所意料日军抢先从北方战场西进后南插占领武汉,断绝国民政府的退路并予以合围夹击,那么抗战的结局将不可设想。从这一点来看,淞沪战役之意义不在战斗结果之输赢得失,战役发动后在战略上我方既已首先赢得了主动,争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上的主动权,而中国所得的这一分又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争得的,这也就是“八一三”淞沪战役对于抗战全局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功亏一篑

上海战事开始后,张治中下达攻击作战令:“本军以彻底扫荡敌军之目的,……于空军轰炸后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勇猛攻击,进占其根据地,压迫敌至苏州河及黄埔江而歼灭之。”①中国空军于14日连续出动,对上海日本守军据点及泊沪日本军舰进行轰炸,海军封锁长江江阴水道并堵塞航道,防止日舰西上。中国空军一举炸伤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并连续在空战中击落日机42架,取得了辉煌战绩。在空军掩护下陆军第八十七、八十八两师向虹口、杨树浦之敌发起了猛烈攻击。由于此时日机限于航程,不能构成对我作战之空中威胁,战役初期进展较为顺利。中国军队当天便夺回了八字桥、持志大学、沪江大学,以后几天又相继克复五卅公基、爱国女校、日本海军操场等地。17日又克复日海军俱乐部,冲入日本坟山,但由于日军核心阵地经过长时间经营,工事异常坚固,而中国军队缺乏重型武器不能将其一举推毁,中国士兵虽英勇牺牲猛烈进攻,但死伤惨重而终不能克,仅八字桥法学院一处便牺牲达一营之众。日军守兵依据坚固工事及海军火力掩护,死守待援,战事顿呈胶着状态。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新的作战指导计划:“国军以一部集中华北,重叠配备,多线设防,特注意固守平绥路东段要地,最后确保山东、山西,力求争取时间,牵制消耗敌人,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陆军根据地,阻止后续敌军之登陆,或乘机歼灭之,并以最小限兵力守备华南沿海各要地。”②其基本方针是在上海战场集中主力部队,直接歼灭上海日军,阻止其援军登陆以保护宁沪安全。从此,长江以南国军停止北调,纷纷向淞沪战场增援,中央军及广东军、广西军陆续派出主力军赴沪。8月底在陇海线东部机动待命的胡宗南部第一军以及已由汉口向保定输送、先头部队已抵郑州的第十八军均奉命转向华东战场南下增援。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图片正中即为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本海军“出云”号巡洋舰。

同日,中方援军第三十六师加入第八十七、八十八两师之间,会同向汇山码头发起总攻,并一度冲入码头。但因进展过快后援难继,又遭敌海军炮火轰击,伤亡2000余人并失去联络,混战之后于22日被迫撤回原阵地。这次攻击的失败使整个战役失去了完成原定任务的可能。23日,日本援军抵达上海,在吴淞、狮子林、川沙口等处强行登陆,攻击中国军队之侧翼,造成直接威胁。我军前线指挥部遂被迫决定停止正面攻击转而分兵对付侧面的敌援军部队。9月6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颁发《第二期作战计划》,决定“战区以持久抗战之目的,限制登陆之敌发展,力求收各个击破之效。各个击破不能达成时,则依状况逐次后退于敌舰射程外之既设阵地,施行韧强抵抗,待后方部队到达,再行决战而取最后胜利”。①遵照这一方针,自8月上旬至9月中旬,淞沪战场中国部队及其陆续开到之大批后援部队总计约:70万人在地域狭窄、水网密布的淞沪三角地带与不断登陆的日军开展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搏斗。虽然中国军队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一度收复罗店、宝山,并击退进攻之敌,但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在强大海空火力支持下不断登陆,我守军粮弹兵源供给不上,逐渐陷入被动。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上海街头中国军队的环形掩体

守卫宝山的九十八师五八三团第三营在姚子青营长带领下与数倍于我的自军搏死战斗,日军久攻不克,竟向城内发射大量硫确弹引发大火,姚营长发电给师部表示“誓本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一息尚存,奋斗到底”。最后全营将士在巷战中全部殉国,宝山陷落。其他如狮子林等地也发生过如此般壮烈的战斗。由于中国官兵的顽强抵抗,使日军两个师团陷入上海苦战中,伤亡4000余人,而不得推进兵力。8月底,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及第三舰队司令官,不得不再次急电东京求援。9月6日,日本“决定增派第九、第十三、第一O一师团及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到上海”,①同时华北日军亦奉令抽调步兵10个大队及炮兵、工兵等赴上海增援。日方不惜代价投入陆海空重兵,准备突破中方淞沪防线占领上海,而我方守军持久磨战损失过大,“每小时死伤辄以千计”,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日军在闸北激战中受阻

军力逐渐不济,这样整个淞沪战局开始发生不利于我的变化。

9月17日,淞沪战场中国军队全线撤至北站、江湾、庙行、朝王庙、罗店西南双草墩一线,分为左中右三个作战军,作“韧强之抵抗”。日本军跟进猛攻,双方在此战线上胶着月余。日军后续部队不断增援,中国守军与敌人反复肉搏,许多阵地失而复得数次,阵地上最后每连守军只剩下数人,双方牺牲惨重。月底,随着七十七师万桥阵地被日军突破,左翼军各部被迫后撤第二线阵地。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日军在上海街道激战中

10月1日,日本内阁首相召集外、陆、海各相会议,制定了《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决定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使中国迅速丧失战斗意志,应采取适当手段使用兵力占据要地”。①上海日本派遣军随即改变部署,以中央突破战术攻陷大场,进攻南翔。中国守军第七十七、五十九、九十、六十七各师久战疲惫,后撒修整。第三战区下令新增援之四十八军、六十六军、九十八师等部重新组织攻击.但因正面日军兵力及火力已得到充足补充,这次总攻付出重大代价而不能奏效。10月21日,中国军队全线停止进攻而转入防御态势。

日军以6个师团主力从正面向中国守军猛攻,25日,攻占大场,我中央作战军四面受敌,即将陷入重围,遂被迫后撤至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一线。为掩护主力撤退,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营官兵在副团长谢晋元带领下坚守闸北四行仓库,孤军作战,使敌人不得前进,立下了卓著战功。

10月底,日军统帅部为了改变目前困难状况,迅速解决上海战事,决定再次向淞沪战场派兵,从华北抽调第六、第八、第一一四师团、第一第二后备步兵团及野战重炮、山炮兵部队,组织第十军南输杭州湾北部登陆,以协助上海派遣军,实现预期作战目的。以后又加入第十六师团,使淞沪战场日军全部兵力达两个军9个师团,这个数目已比华北战场日军全部兵力还多了2个师团。从这点来看,上海战局的发展已实现了中方“引敌南下”的战略意图,但就实际战况而言,日军的压力已超过了中方所能承受的限度,特别是日军从杭州湾登陆之举出乎中方统帅部的预料,成为导致上海战局发生逆转之关键因素。

杭州湾北岸在上海南方,这里水深岸直,适合大型船舰之停泊,日军从此地上岸,即可切断沪杭铁路,形成对我上海守兵之合围。而此一线长达几十公里之范围内,原有的中国驻防军第五十五、五十七、六十二各师均已开赴上海作战,仅余六十二师一部及少数地方武装守卫,造成一个空前的大缺口。11月5日,三个师团的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分几路同时登陆,中国守军以二个连兵力抵挡日军,根本不能奏效,日军几乎是在毫无阻碍的情况下源源上岸。①

蒋介石得悉日军登陆消息,当晚向前线打了20多次电话,总预备队司令顾祝同在电话中向蒋报告:敌军登陆后,配备坦克大炮的机械化部队迅速向上海、松江等地推进。蒋介石说:几个月来全力对付正面作战而把这个重要海口疏忽了,真是遗憾。①他下令立即派遣第六十二师、独立第四十五旅及七十九师主力前往狙击,同时令在青浦之第六十七军赶往松江迎击日军。但因日军推进很快,各部都未能及时赶到。

日军参谋本部于7日下令将上海派遣军及第十军合组成华中方面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令其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局的机会为目的,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②此时日军已从前后两面对中国军队

淞沪会战:“赶敌下海”与“功亏一篑”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

形成夹击包抄之势,沪杭铁路已被切断,中国军队面临被围歼灭之危险。8日晚,中国统帅部决定上海守军全线向吴福国防线转移。蒋介石在当日电话中要顾祝同等前线指挥官“想尽一切办法联络前线部队,制止混乱,派得力部队掩护狙击,其余要按计划撤”。他并亲自电催汉口、广州星夜调兵赴援。③但是由于战局变化太快,中方撤退令下达过迟,“部队已陷于极度亲乱状态,各级司令部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了”。①已奉命和未奉命的部队一起后撤,上级又无路线指示,公路上挤满了各部人马,在日军轰炸追击之下,已形成一惯千里之败局,情形极度混乱。11日,上海沦陷。

中方撤退部队仓卒败退士气沮丧,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在到达吴福线国防工事时,由于既无守备部队又无指示文件,各部很难找到工事构筑,即使找到后又无法打开工事大门。因此各路电话纷纷打到大本营汇报情况索取钥匙,侍从室派人到处找工兵指挥,蒋介石闻讯也气得跳脚大骂。但战事混乱至此,一时也无法扭转。②部队越过吴福线,继续后撤锡澄线。19日,苏州、常熟失守。蒋介石一面下令死守锡澄线,一面开始部署南京政府各部撤离及首都城防工作。

日军统帅部曾规定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区为苏州一嘉兴线以东,不得越过该线。但当日军抵达该线后,松井石根并无意停止前进,他决定乘中方溃败之机继续快速追击,企图一举攻占南京。日本参谋本部虽对松井扩大战争的决定感到“震惊”,然而却随即复令表示同意。24日正式宣布废除原作战地域令,使战争再次升级。

25日,日军占领无锡,中国军队在溃退之中再次弃守锡澄线,退向常州、宜兴及宣城以西。接着又在12月前,连续失守江阴要塞以及浙省嘉善、平望、嘉兴、南浔等地,乍平嘉国防线被日军突破,在日军猛烈追击之下,吴兴、广德又告沦陷,日军主力沿郎溪北上进逼首都南京。

这样,旷日持久付出重大牺牲的“八一三淞沪战役”终于结束了。

从“八一三”战役的发生背景、发动经过、战役发展及其对抗战正面战场全局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八一三”战役是中国发动的。中方在战事开始时处于主动地位,这一点完全可从中方的作战准备、战略计划以及日方参战经过诸种事实中得到证实。

第二,战役最后,中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由主动变为被动,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来看,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军力都比不过日方,暂时的局部的失败在所难免,对于这一点中国最高统帅部是有足够认识的。从具体战役指挥上看,中国方面在如此狭窄的江南水网地带投入70万重兵与强大的敌人开展拼消耗的阵地战,使中方主力战斗部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使得接踵而来的南京保卫战严重缺乏参战生力军,很快归于失败,甚至对整个抗战初期正面战场都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不能不视为一个重大的失误,因为它完全违背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此外,中方作战指挥系统叠床架屋、层次繁多,各级指挥机构责任不清,最高统帅不顾战事实际,受非军事的诸种因素影响,朝令夕改,甚至插手一团一营的调动部署,使前线指挥官无所适从。特别是对腹背要地杭州湾疏于防守,使日军得以偷袭成功,最终导致战线瓦解溃败。而在指挥退却之时,最高指挥官又下令过迟、指挥无方,使部队脱离掌握,造成毫无秩序的大溃逃,将两道既成国防工事完全放弃,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而日本方面虽然战前在上海没有充分准备,也没有形成在上海进行大战的计划,但在开战后随着战事扩大而倾全力参战,上海方面逐步成为其“主战场”。逐步增加兵力最终达75个师之多,并利用在上海周围的胜利准备新的攻势,以攻击南京及相邻地区。日本政府内阁的决策也相应地由“在上海附近以击退敌人胜利结束战局”升级为“放弃不扩大方针”,最后成为“不以同民政府为对手”。由于不断“扩大作战”的需要,日军从本土、台湾、朝鲜、中国东北抽调了大批援军参战,甚至从华北战场抽出了主力部队,并投入了伪满军队。日本政府初期规定的“十月底前结束战事”的时限及“不得越过苏州——嘉兴线以东”的地限也随之废除了,最后日军由此直趋南京。由此可见,上海战役的结果是日方从中方手中夺取了战争主动权,变得更为主动

第三,国民政府发动上海抗战的目的,依事前的计划,在战术上是以积极的攻势清除日军驻沪部队,封锁海洋,保卫宁沪安全。据史料判断,也有吸引华北日军分兵南下的意图,最后在客观上也达成了这一目的。①国民政府发动上海抗日的战略目的是要向日本及英美各国显示自己的力量,希望以此迫使日本放弃灭华企图;或最低限度拖延战争进程,迟滞日军侵略步伐,同时争取英美的干涉调解,达成妥协停战阻止日本灭华的政治目的。“中枢除积极准备发动全面抗战外,仍秉不求战而应战之一贯主张,准备彻底牺牲。若寇方能停止侵略恢复7月8日前之状态,则犹可(原文如此)最后一线希望”。这说明,上海与华北的抵抗,都是为了恢复“七七事变”前不战不和的局面。

第四,“八一三”战役的结果,在战争中给予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大量杀伤了日军,迫使其一再增兵,动用了基本主力军。同时亦为我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机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在战略上使日本对华战争陷入持久作战,粉碎了日方“速战速决”的美梦。这正是“八一三战役”的实际作用及最大意义所在。

资料来源:

《血染辉煌—抗战正面战场写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