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什么意思,老祖宗说得有理吗?

 新用户6516h3hB 2023-11-15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人丁兴旺,财源广进

老话说“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但是转念一想,这古代大户人家不是都有后门吗,不是照样人丁兴旺,节节高升吗?别着急,听我说完,相信您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多层含义!

1

所谓的“一户开两门”,其实并不包括后门、偏门这些小门。

一看繁体字的“門”我们就了解了,它是指对开的大门,一般指正门。

有句俗话说“门要常开,户要常闭”,说的就是大门常开,迎来送往,那“户”是什么呢?甲骨文中的“户”就像“門”字的一半,也就是单扇的小门,一般用在偏门、后门,或者小屋上的门。这种小门要经常关着,是为了安全起见。

所以说“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说的是一个家庭不能有两扇大门,一方面,财产和安全难以保障,另一方面,过去风水上讲究“气,乘风则散”,开门越多,越难凝聚家庭的气场,难聚人气和财气。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一户开两门”意味着家族中的小家庭不和,这才是这句俗语的根本所在,兄弟亲戚彼此不和,家庭摩擦不断,容易人走财散。

2

古时候人们家族聚居,儿子就算成亲,也常与父母同住,直到上个世纪仍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里,祁家一大家子人就住在小羊圈胡同里,人多嘴杂,住在一起,难免产生摩擦。可是一旦闹到“一户开两门”,说明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难以化解,很容易恶化到分崩离析的程度。

比如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兄弟两个决裂就是从一些小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1923年鲁迅先生的日记中写:“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就是兄弟两家分开吃饭了,从此,关系再难弥合。

所以您看,这句话其实遵循的还是我国最传统也最实用的家庭观,“家和万事兴”。

就算家人之间有矛盾,也要试着沟通化解,而不是采取避而不见、分道扬镳的态度去加剧矛盾或者搁置亲情,只有全家人拧成一股绳,融洽和睦,才能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这才是一个家庭最关键的“风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