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俗语:“门开进财,户闭福来”

 刘沟村图书馆 2022-10-1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少的民间俗语,它们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经过古人口口相传而来,虽然内容浅显易懂却又发人深思。

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却依然在民间流行,与那些高雅的诗词歌赋相比,俗语显得更加亲切,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说起门和户,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门当户对”这个词语,它是古代男婚女嫁时的一个重要条件,代表着身份地位和家境好坏。

不过这里的门当和户对是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门当”是大门两侧的石礅或石鼓,“户对”是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

门和户合称“门户”,大家对门比较熟悉,对户反而比较陌生。在古代的“门户”仅仅是根据门的数量定义的;

《说文》对“户”的解释为:“'护’也,半门曰户,象形,凡户之属皆从户”。而对门的解释为:“闻也,从二户,象形,凡门之属皆从门”。即“一扇曰户,两扇曰门”,也就是单扇是户,双扇是门。

古代的宅院一般都是有两扇门的,大门是人们迈入家宅的第一关,也具有多重含义。古语有云“宅以门户为冠带”,大门不但是进出的要道,在古代它也象征着户主的地位和威望。

在封建礼制社会,大门代表着主人的财富和地位,大门的颜色、门上门钉的数目、门环都是有等级之分的。

比如《大明会典》规定皇家宗族王府可以使用门钉,而公侯府第则规定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其他人是不许使用门钉的。

再比如朱门和黄门象征着权贵,普通人大都是黑色大门。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大门就没那么多规矩了,很多人为了喜庆,都会选择红色的朱漆大门。

此外,在传统文化里,大门对于整个宅院的风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风水”之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核心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代家宅一般会有两个门,前面的大门和后院的小门,后门一般只有一扇,也就是“户”,合理布局大门和后门,就会起到“藏风聚气” 的目的。

“气”既有大自然之气,也有每个人身上精气神之气,生气勃勃的家宅会让人精神焕发。

俗语本身,“门开进财,户闭福来”是啥意思呢?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广开大门迎宾客,大门常开代表着亲朋好友频繁来往,同时也代表着家宅有很高的人气,《黄帝宅经》有云:“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人气足了,预示着家宅兴旺发达。

而后门(即户)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有运送家里的垃圾,方便去田地里干农活,其次遇到强盗、战乱等可以从后门逃生,同时还衍生出“走后门”这样不光彩的词语。相对于大门来说,后门(即户)一般是出于关闭状态的,就如前文所说的“藏风聚气”,如果大门与后门同时常开,那么宅院之气就会流走了,漏气也就是漏财。户闭福来,后门常关闭,寓意着家宅会有福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