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雅士都爱“疯狂玩火”?须眉不让巾帼,苏轼、黄庭坚竟也是“资深玩咖”

 LicorneUnique 2023-11-15 发布于广东

独角鹿独家原创视频


奁镜初开
小轩窗,正梳妆
佳人冰肌玉骨,引螺黛画双眉
炉中升腾袅袅烟气,芬芳缭绕…

用香,是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闺阁佳人沐浴香汤,面敷香粉,颊扑香腮,高耸的发髻被称为「香云」,就连头油也被叫作「香泽」。

上等的眉墨会添加龙脑、麝香等香料。还有女子片刻不离的胭脂,通常由红蓝花或玫瑰制成,芳香扑鼻,让面颊呈现红润好气色。

男子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文人士大夫将熏香视作风雅之事,他们佩戴香囊,研制香料,服用香丸,甚至组织雅集一同品香。

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收藏的各式香囊

黄庭坚素有“香痞”之雅称,苏轼自拟香方“苏内翰贫衙香”,二人皆是北宋文人界的用香圣手。

“香气盛世”带来了香具的兴盛繁荣,那一缕缭绕升腾也随着海风,逐渐在扶桑飘散。

独角鹿私洽售出
日本明治时期出品梨地莳绘装饰
千花纹样款芝山镶嵌珍宝箱/香箪笥


红袖添香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有一幅中国唐代绘画圣手张萱的工笔重设色画《捣练图》长卷上分别表现了捣练、织线、熨烫三组活动场景。

《捣练图》唐 张萱(作)赵佶(摹)|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其中「熨烫」部分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

两名宫女将缝补好的“练”(一种生丝制成的丝帛制品)拉平,另一宫女正左手摁着帛的中端,右手执熨斗,正在布帛上来回熨烫。

捣练图 唐 张萱(作)赵佶(摹),局部|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古人为了衣香鬓影、浓妆艳裹、冠袍带履、翩若惊鸿,十分注重熨烫衣物。

例如,汉代的汉官仪规定,尚书郎进宫奏事时会有专门的女官为他熏香衣物。


女官会在长柄平底的香斗中,放置燃烧的香材,用以熨烫衣物褶皱,还可带来芳香之味。

清末,缠枝纹玉柄景泰蓝熨斗 / 清末民初,景泰蓝梅花熨斗
除用香材熨烫衣物外,宋人还发明了“薰笼”来为衣物增添芳香。

明 陈洪绶 斜倚薰笼图轴
清 禹之鼎 斜倚熏笼图

侍女会在香盘中放入热水,盖上竹制熏笼,再将衣服覆盖在熏笼上,让衣服沾上湿气,利于吸收香氛。如此一来,香气便可持久鲜明,还可以延续数日。

江戸時代

飛香舎御火取母

薫炉と火取籠

东京国立博物馆

江戸時代

牡丹唐草蒔絵伏籠/木瓜三引両紋散花蒔絵阿古陀香炉

京都国立博物館    


文人香事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宋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雅致生活,“香”为四事之首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

桃干花蓝龙挂香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五彩镂空香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焚香在文人盛行的宋代是一门艺术,宋人对香的迷恋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宋 李嵩 聽阮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黃庭堅 書香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读书闲居时,文人讲究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焚香对于静心凝神,消噪去烦有着极大的作用。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打开香炉,置入一枚香丸,是一种清趣,亦是一件乐事。

他们还将书房名为“芸窗”、“芸馆”,缘于古人书斋熏染的香料——芸

南宋 刘松年 山馆读书图 (书案前的一炉香)|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文人喜雅集,文雅之士焚香沐浴一番后驱车前往友人家中,不为谈事吃饭,只为品鉴赏香。

他们常在花园庭院或幽室之中设香席以“试香”点燃新制的合香,品评气味、香雾形状和梵烟的时间长短。

左:清乾隆天蓝地描金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右:宋人十八學士圖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香”亦是雅集的常见项目,据记载,唐中宗时,武三思及皇后韦氏诸亲眷、权臣多人,常办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这种斗香与行酒令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主持者定下主题,参与者根据主题各自制作合香,一起品评一较高下。

宋人 西園雅集圖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亦有嗜香如命者,品茗抚琴时也要烧一炉合香置于案头,缕缕青烟缭绕四周,“雅”到极致。

赵佶听琴图轴,宋,赵佶绘,绢本设色

艺传扶桑

“二月初十,春雨零零。院中满树梅瓣,红艳芬芳……源氏想乘此微雨时日将诸夫人所调制的香剂收拢……同一香剂的配料,各处都一样,但因趣味有别,配量也有差异,故香气有浓有淡。此中奥妙实是无穷。

——《源氏物语》

自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熏香文化也随之传入东瀛岛国。

鉴真历次东渡,都携带有大量的药材与香料,据《东征传》记载:天宝二载十二月东下时,携带“麝香廿脐、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八百馀斤......”

日本第一名香,正仓院所藏之“蘭奢待”,为圣武天皇之遗物,系日本最大的沉香。

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寺庙礼仪,那时熏香的方法称烧香、供香,僧侣以焚烧香木或香粉供奉三宝。

炉瓶三事,由香炉、香盒、箸瓶组成,此三件为一套。香炉用以燃香,香盒贮香丸、香饼、香木,箸瓶盛放香匙、香箸。

平安时代,香道文化逐渐从寺院走入王公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上层贵族们学起唐人的熏香做法,经常举行“香会”,进行闻香、品香、斗香。

他们使用的香以合香为主,根据时间、场合、心情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的香料,将它们搭配起来,加入炭粉,以蜂蜜调和凝固,故而又称“炼香”,由于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香气,亦称“熏物”。

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就多次提到,平安王朝贵族们常举办熏香盛会,期间还以优美的和歌来赞颂香的雅韵。

《源氏物語》第41回:御法 (插图),前田政雄绘
前斋院槿姬的“黑方”幽雅沉静,与众不同;源氏的“侍从”香气文雅可爱;紫姬的“梅花”爽朗而新鲜;花散里的“荷叶”香气幽静、芬芳可爱……贵族对香的偏好,为辉煌的平安王朝增添了袅娜柔美之气。

镰仓时代,贵族衰败,武士阶层崛起

武士用沉香把个人修养和武技作战结合了起来沉香的幽远枯淡正与禅宗的精神境界相吻合,故而独爱沉香。

「吉野蒔絵三組盤」江戸時代 18〜19世紀 京都国立博物館/ 武士用沉香来安神、排除杂念、训练灵敏的嗅觉,在出征前还用它来熏头盔和铠甲。
香道风物

江户时期开始,日本香道以“唐物”形态为蓝本,以“唐物”工艺为法度,逐渐发展出很多有自己流派特色的香道器具。

「若松桜梅散蒔絵香箪笥」江戸-明治時代 19世紀
「松山水蒔絵香割道具箱」江戸時代 18世紀
「沢瀉紋散山水花鳥蒔絵十種香箱」江戸時代 18-19世紀

1868-1912年代日本明治时期出品

梨地莳绘装饰千花纹样款

芝山镶嵌珍宝箱/香箪笥

这件梨地莳绘千花纹样款芝山镶嵌香箪笥,便是旧时东瀛风雅人士用以保存香料及烧香道具的雅物。


工匠以芝山镶嵌的高超工艺,在盒身密嵌出牡丹花、桔梗、樱花、山茶花、朝颜花、菊花等花卉。



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烂漫景象,寓意美妙。

如此款式,在日语中称为「千花模樣」或「千花紋」,外销至欧洲,被法国人赋予“Millefleurs”的雅称。

轻启箱门,可见三层小抽屉,曾用于存放珍贵的沉香木材或是熏香器具。



抽屉正面装饰以黑漆底莳绘,璨金描摹植物枝叶蔓生,颇有东瀛风物雅趣。

内部及侧边则采用“梨子地”莳绘技法,撒播金粉满覆,尽显富丽之色。

莳绘是日本代表性的漆器装饰工艺,历史悠久,旧时被宫廷贵族用以作家居用品装饰,奢华昂贵的莳绘器具更是权力的象征之一。

千花万蕊盛放于雅箱上,以流光溢彩的母贝精心雕嵌而成,内部黑漆与梨地莳绘古雅奢美。

梨地莳绘

芝山镶嵌

这般豪华精致器物,曾被认为是宫廷贵族、武士家庭以及富商大贾的典型婚礼用具之一。

此雅器不仅便于使用,还可捧在手中细细赏玩,别有一番文人韵味。

啜茗味淡,

一炉初爇,

香霭馥馥撩入,

更宜醉筵醒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