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诚匠心,科技赋能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基建 2023-11-16 发布于广东

黄河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开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把黄河流域建设成“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为沿黄区域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建四局西北公司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和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品质建造中找准科技创新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中建四局西北公司积极依托西北最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工作,以科技创新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兰州城市名片。

项目科技团队主要针对临近黄河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深基坑综合性降水施工关键技术、流固耦合作用下复杂地质条件抗浮施工技术、超长池体混凝土抗渗和抗裂关键技术等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产出了含5篇核心期刊论文,3项发明专利等22项科技成果,对同类型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2部地方标准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技术支撑。同时,一系列技术成果的取得,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得到了行业的充分肯定,为今后同类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

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中建四局西北公司依托青海省首座大跨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桥——青海贵德惠安黄河大桥项目,首次利用BIM技术实现了涵盖三维建模、设计交付、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施工模拟、人员管理等多项BIM桥梁综合应用,模拟桥梁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分析施工重难点,有效指导项目施工,探索建筑工业化、低碳绿色化、管理智能化的“三化”发展,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水平,打造会呼吸的建筑。 

BIM技术在本项目主要应用于钢结构深化、图纸会审、三维交底及资源管理等方面,通过revit建模达成三维可视化,通过lumion等软件完成漫游及模型渲染,利用rhino软件进行模型修正,利用Midas软件进行受力分析,通过tekla软件进行可视化预制,以及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将BIM模型、运维系统与移动终端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桥梁BIM综合应用,提前解决图纸问题500余条,规避了施工过程中各节点碰撞引起的返工。同时,通过智慧工地平台、钢结构实时监测平台、协同平台等,实现信息集中化、管理精细化、建造信息化,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累计形成BIM相关论文2篇、专利2项、工法2项,应用成果总结4份,为后续类似桥梁工程施工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该成果在项目的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张小鹏、牛小文、罗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