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黄芪,还有红芪!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3-11-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中医

中药

你是否有:

a.精神疲乏,肢体倦怠,少气无力,懒于动弹;

b.胸闷;

c.平时易感冒,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

d.脱发,面色苍白,肌肤比较粗糙;

e.(女子)月经量变少或者闭经;

f.手脚经常冰凉;

g.失眠易醒或入睡困难或易惊醒或多梦、夜尿较多 等表现?

图片

这些都是气血虚弱的表现,你中了几条?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药当中气血双补之佳品

——红芪

图片

01

图片

历史文化

图片

红芪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应用已经有近1900年的历史,红芪又名绵芪、独根、黑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及气虚血衰等症。

弘景曰:“出陇西者温补,出白水者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药性论》云:“蜀白水赤皮者,微寒,此治容热用之。”唐·《新修本草》云:“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

图片
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中药红芪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红芪就作为黄芪品种之一,临床上与黄芪通用。悠久的本草文化及药用历史,使红芪富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色彩,也为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图片

02

图片

独特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

图片

红芪除含有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甾体及生物碱类等成分外,还含有21种微量元素,其中Ca、Mg、Zn等元素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生命活动所必需元素。红芪具有抗自由基、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损伤、保护心血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并认为红芪是黄芪的优良品种。

图片

临床上,红芪主要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障碍等等,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补益类中药珍草

图片

03

图片

红芪vs黄芪

图片
图片

1、来源: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2、颜色:红芪和黄芪都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主要区别在于:

红芪外表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淡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

黄芪外表皮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3、主治:二者都可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而红芪偏于补气血,黄芪偏于补气

图片
图片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小编很喜欢的茶饮~

红芪人参茶

【所需材料】:

红芪2克、人参2克  

【做法】:

1、将红芪、人参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即可离火。  

2、汤水温热后,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少许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与作用】:

补气生血、益阳安神。对于想要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人群,且经常失眠乏力的人群来说效果是很不错的哟~

·END·

文案:李司琪 排版:李司琪 校对:张晓蕾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使用不当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