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文人:郑虔

 zqbxi 2023-11-16 发布于江西

      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作若齐、弱齐、若斋,郑州荥泽县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郑虔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约在景云元年(710年)进士及第,入仕即补率更寺主簿之缺,后历任左监门录事参军、尚乘直长、太常寺协律郎、左青道率府长史、广文馆博士、著作郎等。在安史之乱中,郑虔先后被叛军任为兵部郎中和国子司业。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郑虔因陷伪而获贬台州。至德二年(757年)寒冬腊月,郑虔达到台州,以台州文教为己任,大力发展台州文教。乾元二年(759年),郑虔病逝于台州官舍,享年六十九岁。

      学术思想上,郑虔政治敏锐,卓识不凡,在军事、医学和博物等方面都有开拓,且素养卓然,诗、书、画被唐玄宗称为"郑虔三绝",著有兵书《天宝军防录》、医书《胡本草》、杂录《会粹》等。

人物生平

登第而仕

       天授二年(691年),郑虔出生在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中。大约景云元年(710年),弱冠之年的郑虔进士及第,其才华获得了主考官和文苑的肯定。之后,大约在开元四年(716年),郑虔入仕即补率更寺主簿之缺。开元八年(720年)之后,郑虔转任左监门录事参军。开元十五年(727年)之后,郑虔被改任为尚乘直长。任上,郑虔似曾在长安邀"陈博士"(可能是镌工陈须达)东行,并与其相约同舟往东南镌刻《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郑虔与彪乡道人智觉同登华山, 之后,大约在二人回到华岳庙祷神时郑虔创作了《祷华岳文》。

三绝名世

       大约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郑虔任协律郎。 在协律郎任上,郑虔集选当时的事例,写了八十多篇文章。有个人偷看了他写成的文稿,向朝廷写告密信,说郑虔私撰国史,郑虔听说后大概因为不小心叙及某些事实而仓惶焚烧书稿以自解。大约此前,郑虔因罪获贬,但并不严重,仅是降官阶而已。(《新唐书》误记为"坐谪十年"。) 之后,郑虔任左青道率府长史。

       天宝九载(750年),唐玄宗李隆基很欣赏郑虔的才能,想把郑虔安排在自己身边,不管任何具体事务,于是设置了广文馆,任郑虔为广文馆博士。郑虔得到任命,不知道广文馆这个机构在哪里,便去找宰相询问,宰相说:"皇帝陛下下令扩充国立大学,增设广文馆,来安排有贤德的人,让后代人说起广文博士是从你开始的,这不是很好吗?"这样郑虔才走马上任。其时,杜甫与郑虔交好,有赠郑虔的诗句:"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惟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郑虔任广文馆博士之后许久,大雨毁坏了广文馆的房屋,有关部门也不加修复,郑虔便借住在国子馆内,从此广文馆被废弃。大约此前,郑虔曾经书写自己的诗作和绘画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在他的书画上用大字题写"郑虔三绝"四字。

作画获宥

       天宝十三载(754年)八月或稍早,郑虔升任著作郎。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派张通儒劫持百官往东都洛阳,郑虔先被叛军任为兵部郎中,后又被任为国子司业。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郑虔和张通、王维一起被囚禁在宣阳里。这三个人,都长于绘画,中书令崔圆便让他们在自家墙壁作画,郑虔等人为免被处死而极力请求崔圆解救,终于免去死罪,郑虔被贬降为台州司户参军,王维只是降级处分。

终于台州

至德二年(757年)寒冬腊月,郑虔以老弱残身,长途跋涉来到台州。当时"台州地阔海冥冥",地处荒僻,文风未开,郑虔衣冠言动,不同时俗,台州人与郑虔相互认为对方怪异,有"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的说法;郑虔曾自叹"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一州嫌",继而又自勉,以教化台州百姓为己任,于是郑虔以地方官员身份首办官学,选择民间优秀子弟来教导,大到冠、婚、丧、祭之类的礼仪,小到升、降、揖、逊之类的礼节,没有不以身作则的,使得从此以后,台州的民俗也日趋淳朴,士风逐渐奋起。乾元二年(759年),郑虔于台州官舍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主要影响

       由于郑虔的著作、诗文、书画等传世作品甚少,对郑虔生平的记载也不多,学界难以对郑虔各个方面的成就作出具体分析,只能根据史料记载对其成就作出大致描述。简要而言,就《新唐书》等的记载 来看,郑虔学识渊博,是当时很有影响、很有见识、很有作为的学术大家。


       具体而言,学术思想上,郑虔政治敏锐,卓识不凡,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开元盛世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既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又能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角度考虑人生和认识世事。对国家大事,郑虔和杜甫一样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节操。在流放台州之后,郑虔因为经历了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剧变而对仕途绝望,于是开始自觉地走向社会底层,"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把自己的学识、才华直接贡献给台州人民。其时,台州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但郑虔既未流露出对现实的灰心丧气,亦未因自己的不幸而消极出世,而是振作精神,为开拓台州文化献出人生中最后的岁月,有力地提高了台州的文化教育水平,使台州文化教育振兴,文人学士、名贤官宦基本上"代不乏人"。浙江省台州学院教授叶哲明大概即因此而认为郑虔写了不少政治社会性的学术论文,且其诗文、著述、书画充满了"民本"思想。


       同时,郑虔还在军事、医学和博物上都有开拓,且素养卓然。军事方面,郑虔著有兵书《天宝军防录》;医学方面,郑虔著有《胡本草》;博物方面,郑虔著有记载各类珍稀动植物或社会异闻以及自然界奇异怪物的杂录怪书《会粹》。这三种著述所记录的历史地理、珍惜动物、异闻杂录、名人轶事等涉及中亚细亚、印度、南亚半岛各国,所以,这三种著述既是研究中唐时期中外邦交和中西文化交流情况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唐时期维吾尔、南诏、吐蕃、河西和川滇黔一带某些特有产品、品种的宝贵资料。

       此外,从唐玄宗称郑虔"诗书画三绝"这一点来看,郑虔在诗文和书画方面应该有所建树,但因其文章、书画大多散佚,对其建树无法作出系统分析,只能根据历代著述中为数不多的记载略作勾勒。诗文方面,唐代有李商隐、杜牧、杜甫等对郑虔有赞誉论评;书画方面,郑虔书画堪称声名一代,其书法出自魏晋而又自具风格,风韵洒脱,神彩飘逸,《墨薮》和《新唐书》等中的评价基本不低,《唐宋艺画撮录》《唐宋元集绘》《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和《唐朝名画录》等则对其画有极高的评价,《宣和画谱·卷五·人物叙论》称"自吴、晋以来,号为名手者,才得三十三人",郑虔便名列其中。

历史评价

唐代封演:郑虔亦工山水,名亚于维(王维)。(《封氏闻见记·卷五·图画》)唐代韦续:真行书二十二人……郑虔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墨薮·书品优劣第三》)唐代朱景玄:郑虔号广文,能画鱼水、山石,时称奇妙,人所降叹。(《唐朝名画录·能品上六人》)北宋欧阳修等: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宋代陈公辅:维公才过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台邦。时台俗陋,公不鄙夷,教以正学,启以民彝。人始知学,去陋归儒,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呜呼!公生也既有功于台,殁也诚宜食报于台。(《祝文》)元代夏文彦:郑虔,郑州荥阳人,善画山水,山饶墨,树枝老硬。(《图绘宝鉴·卷二》)

明代方孝孺:广文博士虔字若齐者,不特擅长"三绝"见重于玄宗,而被谪以后,……为吾台斯文之祖,化狉獉而淑诗书,非特光启后昆,凡属台人莫不深感其赐。(《郑虔研究》)清代刘璈:台阻山水为郡,汉唐以前,礼教不通上国,盖夷俗也。自公以广文谪此邦,官司户,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遂选其俊秀者,教以先王之道、伦常之义。由是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理学名臣,代不乏人。故至今颂公之德勿衰。(《广文公墓碑记》)清代李煦(荥阳县知县)等:虔善图山水,好书,人称草书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乾隆〕荥阳县志·卷九·人物志·文苑》)

近代喻长霖:吾台设郡以来,官吏纷若茧丝,而郑虔独以司户著称,今郡城东有户曹巷,犹有庙在。是则贤吏虽多,而以官命地与台山同不朽者,独郑司户一人,信乎!官不在大,足以愧后世之高车驷马而碌碌无闻者矣。(《〔民国〕台州府志·弁言》)近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这位郑虔,倒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博士"。他能诗,能画,会写字,会弹琴;而又是星历家、医药学家,兵法家。他最有趣的是饭吃不饱偏好喝酒,没有钱便向朋友讨钱去喝。(《李白与杜甫》)

轶事典故

郑虔三绝

采叶练字

       据《新唐书》记载,郑虔家境贫寒,买不起练习书法用的纸张。他在长安居住时,得知城南慈恩寺(大雁塔坐落于寺内)中贮存了好几屋柿叶时,便搬到寺内居住,每天取柿叶当纸刻苦学书,如醉如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竟然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郑虔后来终获大成,草书达到了"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的境界。

御题三绝

      郑虔擅长写诗和作画,曾画了一幅画并把自己作的诗写在上面,献给唐玄宗。唐玄宗一看,拍案叫绝,挥笔题写了"郑虔三绝"四个字,并从此开始非常欣赏郑虔,还曾专门为郑虔设置一所供官宦子弟读书的"广文馆",任命郑虔为广文馆博士,传授学问,所以郑虔被时人称为"郑广文"。

事以前定

      第二年(738年)春天,郑相如果然考得功名。开元二十九年(742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三年后(745年),郑相如改任衢州信安县尉,即将赴任时,郑相如来与郑虔诀别,然后就流着泪离开了。三年后(748年),有个考察使来,郑虔问郑相如还在不在时,那人说:"郑相如上任几个月后得急病而在佛寺中病逝。"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在东都叛乱,派伪署官西京留守张通儒到长安,驱逐唐朝的官员到东都洛阳。郑虔到了东都,作了伪署水部郎中,他想到郑相如的话,假装疯颠,请求摄市令来自贬身价,同时暗中将奏疏送到灵武给唐肃宗。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当年,东都的叛乱平息,于是唐肃宗命令三司按法律判定叛乱者的罪。郑虔因为身在敌营而不与叛贼同流合污,所以被贬职为温州司户,后于任上逝世。

(注:这个故事出自虚构小说《前定录》,因而所记载郑虔陷伪时的官职为"水部郎中"和叛乱平息后贬职为"温州司户"二者与《郑虔墓志》所载不同,后者又与《新唐书》等不同。 )

郑杜莫逆

     杜甫是巩县(今河南巩义)人,郑虔是荥阳人,二人本是近在咫尺的老乡, 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莫逆之友。〔据《郑虔墓志》推算,郑虔生于天授二年(691年);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推算,杜甫生于先天元年(712年),由此则郑虔比杜甫年长21岁。〕从杜甫不吝笔墨地记述其与郑虔的交谊的角度(杜甫一生存诗1400余首,其中有20多首是述及或者追忆郑虔的诗作,如《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醉时歌》《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题郑十八著作虔》《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等)来看,二人应皆深于情而诚于情,形若胶膝。

      对于杜甫和郑虔结识的时间,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根据杜甫存诗中没有天宝九载(750年)以前二人过从酬答的痕迹而认为二人定交至早在天宝九载(750年),陈贻焮以杜甫前期篇章遗失不少进行反驳,由此推出一个粗略的结论:杜甫在天宝初年以前就结识了郑虔。

       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和《醉时歌》等杜甫前期的诗作来看,二人在天宝九载(750年)曾一同游览何将军山林,在杜甫由洛阳移居长安后二人常常樽前放歌,聊解愤懑,以至于二人不分老幼尊卑而以你我相称,从中也可以看出杜甫和郑虔相知相怜之情以及二人情谊的深厚。


       唐肃宗收复长安后,郑虔因在安史之乱中险贼为官而被远贬台州。对此,杜甫认为朝廷对郑虔的处置不当,在与郑虔于郑驸马池台偶遇时,杜甫便在《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一诗中将郑虔比喻为仗节而归的苏武,还曾创作过几首诗为郑虔申辩。后在至德二年(757年)郑虔往赴台州贬所时,杜甫因未及饯行而作《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以伤其远行并为其打抱不平。 郑虔外贬后,杜甫不断地在诗中表达对郑虔的思念,在乾元元年(758年)先后创作了《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和《题郑十八著作虔》二诗。诗中有关郑虔郑虔在贬所的生活都是杜甫的想象之辞,并无确切的讯息依据。乾元二年(759年)九、十月间,杜甫在西行秦州期间才得到郑虔的音讯,作《所思》。诗中传达的郑虔在台州的情况十分有限,很可能也只是友人间辗转传递的消息。据《郑虔墓志》,杜甫得到消息之日,大约正是郑虔逝世之时。大约次年或上元、宝应年间,杜甫得到郑虔逝世的消息后,作《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郑虔墓志》称郑虔"又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之三绝",基本属实。对于郑虔阴阳、算术方面的成就,没有留下具体的记录。其书,当时评价甚高,传本尚少。传为其书的《大人赋》草书,也难以证实。同时,临海地方各支郑氏宗谱中不同程度地记录了一些郑虔的事迹和作品,但核以史实,大多不可信,就郑虔研究而言,实际意义大概很有限。 郑虔著作、诗文和画迹的情况大致如下表:

人物争议

生卒时间

      《郑虔墓志》出土前,对于郑虔的生卒年,学界大致有如下说法:①据台州临海《高枧郑氏宗谱》(清代光绪年间修),郑虔生于"垂拱乙酉年(685年)九月初九日戌时"而"寿八十三岁";②据台州三门《石马郑氏宗谱》(民国年间修)中的《世祖本传》,郑虔"生于长寿元年壬辰(692年)九月九日,享寿九十三岁,卒兴元甲子(784年)九月九日";③据《高枧郑氏宗谱》中明代任棱所作《广文祠记实》,郑虔生于"唐之丙寅(666年或726年)九月九日";④据王伯敏所著的《中国绘画史》和沈柔坚主编的《中国美术辞典》,郑虔生于神龙元年(705年)而卒于广德二年(764年)。


       对于上述诸说,在郑虔卒年上,王晚霞和徐三见等均据郑虔卒后杜甫曾作《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一诗吊唁而推断出郑虔卒于杜甫前,并据诗中"凶问一年俱"一句推断出郑虔和苏源明卒于同一年。宋代黄鹤在《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一诗题下注"苏、郑同是广德二年卒",又有"广德二年,斗米千钱,故云谷贵"之注(诗中有"谷贵殁潜夫"一句),对此,王晚霞和徐三见等均认为郑虔当卒于广德二年(764年)。在郑虔生年上,徐三见据杜甫称郑虔"郑老"、郑虔和苏颋是忘年之交等推断出说法②中郑虔生于长寿元年(692年)较接近事实;王晚霞则认为郑虔生于垂拱元年(685年)较接近事实。

     《郑虔墓志》出土后,郑虔的生卒年问题才基本上有了结论:郑虔生于天授二年(691年)而卒于乾元二年(759年)。就此,陈尚君对学者推断出郑虔卒于广德二年(764年)与墓志不协作了解释--以安史之乱后七、八年间几乎每年都有米价高悬的记录解释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和《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二诗中郑虔卒时长安米贵的记录,又认为"凶问一年俱"一句指的是杜甫在同一年得到郑虔和苏源明逝世的消息而并非二人卒于同一年,且杜甫得到消息是在二人卒后一段时间。

生平事迹

因罪获贬问题

《新唐书》等史料记载郑虔在天宝初年因私撰国史而被外贬十年,实则唐代朝廷并未禁止私家修史,且天宝九载(750年)时郑虔已经任广文馆博士。 陈尚君在此基础上据《郑虔墓志》推测,郑虔曾因罪获贬,但并不严重,仅是降官阶而已。


任著作郎问题

      郑虔任著作郎时苏颋已逝世,《唐才子传》等中苏颋荐郑虔为著作郎的记载当是误载;《前定录》等中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置广文馆的记载也是误载。


陷伪问题

       据《郑虔墓志》记载,安史之乱中,郑虔先被叛军任为兵部郎中,后又被任为国子司业。 《新唐书》和《唐才子传》等的记载则是郑虔声称自己患有风湿病,请求掌管市场条令,还乘职务之便把奏章秘密送到唐玄宗所在的灵武以表忠心。

后世纪念

相关遗迹

      临海郑虔墓位于临海市大田镇街道白石村金鸡山麓,现墓占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整个墓区由墓、墓坛、碑亭和通道组成。墓坐落在墓区的上首,依山面东。墓面高1.66米、宽2.1米,上题"唐广文博士号若齐讳虔郑公暨夫人郭氏之墓"。墓面两旁立有方形莲花望柱,墓额镌"台教正宗"四个字。墓始建于唐代广德二年(764年),至明代尚有墓地范围及管理的记载。历代曾经多次修缮,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知府刘璈又重修此墓,并撰写神道碑(即《唐郑广文公碑》),立于墓前。据清《台州金石志》所言,原墓题"唐广文郑公之墓"七字正书。1956年,台州各县郑氏后裔曾予以重修。现存墓是1990年由文物部门进行重修,有墓坛三道,墓保持原状;第一道墓坛上新建高4.5米的仿唐碑亭一座,名"若齐亭"。亭内立有中国唐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师大教授霍松林所撰写的郑虔墓诗碑,亭两侧则分立文物保护碑与清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知府刘璈所撰的神道碑。

      根据1997年8月29日浙政发(1997)160号通知,郑虔墓名列浙江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郑虔墓志》记载,临海郑虔墓应该是在明代郑氏宗族在台州地方势力发展后为纪念郑虔而设置的墓冢,不是唐代墓葬的遗存。

若齐巷

      若齐巷,郑虔谪台州时居处,在今临海市古城街道回浦路北百货公司后墙处,东起继光街、西至赤城路邮电局。原巷长约150米,宽3米,最初因郑虔官职而称"户曹巷"。又因郑虔字若齐,在元时误叫成"捏儿巷"。清代洪颐煊《台州札记》又从"捏儿"谐音称"辇泥巷"。民国初,正名为"若齐巷"。1990年时已全废。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双砚堂》记载,元代初年,周月岩在"郑捏儿坊"买地创办义塾,在挖屋基时发现了双砚,而且有款识,是唐代郑虔的遗物。砚一开始由周月岩弟弟周本道收藏,后来不知下落。

广文路

       广文路,位于临海市古城街道赤城路北端,今台州人民影剧院前,东与文庆街相接,西到磊落岩地委党校,全长约700米,中宽10米,两端宽3-4米。因路通广文祠,故此得名。此路在嘉靖间通巡海道司;万历间,王士昌建立大中丞坊两座,架势雄伟,富有石刻艺术,为临海石雕之精华。毁于1966年,并改广文路为军民路。1981年恢愎"广文路"之称。

留贤村

      留贤村,在临海市西郊乡新临杭公路旁,距城7.5公里。相传,唐代上元至宝应年间(760年-862年),唐肃宗、唐代宗多次下诏"大赦天下",召还左降官并释放流人。郑虔欲归长安,台州人恳请他留下。一日,郑虔与弟子林元籍等游于西郊八叠岭脚,见笋出石旁,出对子道:"石压笋斜出,"林元籍应道:"谷阴花后开。"郑虔对教化的有效感到十分惊喜,于是留在台州,此地以此得名"留贤"。 但据《郑虔墓志》记载,郑虔卒于乾元二年(759年),其时已经不在人世。

广文坊与广文井

      广文坊,据民国《临海县志》县治附郭图位,在临海市古城街道东大街临近解放路地段,毁于何时不详。据郑氏族谱中的《广文祠沿革》记载,明代台州知府芮麟立广文坊于巷口。芮麟任台州知府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坊应该造于其时。广文坊近有井,距赤城路约60米,西距十字街约60米,井栏题款"民国丁丑年广文坊井",何时所挖不详,1990年尚在。

郑广文祠与郑广文纪念馆等

三绝画诗书

       郑广文祠,始称"郑户曹祠","肇于唐"(《高枧郑氏族谱》),是为纪念郑虔而建,宋朝时在台州东一里户曹巷 。根据府志、县志和郑氏谱籍记载,宋以后至清代,大小修复共十三次,损毁倒塌迁址的有三次。


       同治十一年(1872),知府刘璈在大固山建立三台书院,院内祀广文像,以示郑虔是台州"教民立学之始,台郡文教之祖",故又称"广文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台州郑氏集资在今大固山重建书院。院落方形,座西朝东,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有正屋三间,北庑屋三间,东南两面砌高墙,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大门上横额刻"郑广文祠"四字正书,右款题咸丰二年(1852年)杨月,左款题光绪十四年重修。院内设郑广文座像,边墙嵌明代秦礼谒广文诗,清汪度用杜甫醉时歌韵题郑司户祠碑刻,还有光绪十八年重修碑记。从门额题款和碑刻看,修祠并非一年而就。正殿、座像、诗碑毁于1970年。现存门额和重修碑记,碑高214厘米,宽62厘米。


      1988年,临海市府发出"关于加强自然风景资源和名胜古迹保护"的布告,城建、文化局决定移建原祠,改名为"郑广文纪念馆"。梁毅市长亲自会同地、市两级史志、文(博)物部门及市人大、政协、城建、文化、城关镇等十个单位,选定馆址,移祠于八仙岩前。由王晚霞、郑文斌、郑文伟发起筹集资金,邀请各界人士组成筹建组。采取民办公助形式筹建,于同年7月动工兴建。纪念馆占地1000平方米,主厅三间,设有郑虔像,前有赵朴初题"郑广文纪念馆"横匾,大柱上有中共临海市委书记狄绍梅书的"石压笋斜出,谷阴花后开"对联以及市长梁毅录《新唐书》中的"郑虔三绝"匾,前有庭院,后布碑碣,周围有回廊,可供游人观赏。


纪念活动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副会长、秘书长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30余位专家、学者曾先后于1990、1995年两次组团前来考察郑虔事迹,并拜谒了郑虔墓。1995年9月15日至16日,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公祭台州文教之祖郑虔诞辰1310周年大会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郑虔学术研讨会,国内著名唐代文学专家、学者,港、台同胞,台州市和临海市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以及郑虔后裔等500余人参加了公祭大会。

  风景秀丽的临海市区北固山南麓,著名的江南长城脚下,有一座巍然典雅的唐代古祠——郑广文祠,原名户曹祠。据旧志记载,唐广德二年(764),广文馆博士郑虔殁后,台人为缅怀广文先生开创台州一代文风之功,特以其任台州司户参军之故居立祠纪念,至今已越千年。自广文祠建立以后,各个朝代官吏、士民一直十分重视,北宋及之前户曹祠修复史料缺载不详。南宋至清末,根据府县旧志和郑氏谱籍记载,大小修复计十六次,其中迁址有三次,可谓屡圮屡兴,香火绵绵不绝。明清童生进考之前,必上广文祠烧香,考中功名的台州六县书生,凡经过临海(台州府治)参拜府学后,也必上广文祠烧香参谒,以示不忘虔公之功德。

  台州,负山枕海,位于瓯越万山之中,山水雄奇著称海内,古章安、临海郡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发展史上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从西汉置回浦县开始,曾有过无数的豪杰名流、文人志士来到台州这片土地,这些有识之士都不同程度地为这块热土作出了教化民风,倡导礼仪的贡献。诸如东晋章安隐逸任旭,《伯远帖》“主角”、临海太守王穆,南朝吴郡道士顾欢,南梁临海郡守刘潜,隋天台宗开创者智者大师,盛唐学者、广文博士郑虔(号郑广文)及随后的名诗人顾况、刺史李嘉祐和画家项容、王默等等。在这众多先贤中,以司户参军身份开办学馆,教化一方,且终老台州的郑虔无疑是贡献最大、最具有影响力、最受台人崇敬和怀念的先贤,也是台州有唐一代列入国家级历史名人档案的唯一人物。

  郑虔(691-764),字趍庭,又字若齐,荥阳荥泽县人(今属河南郑州),《新唐书》卷二○二有传。他是盛唐时期一位精通诗词、书画、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杜甫怀念郑虔《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的开头两句,如今常被引用,来赞美台州的山海雄奇。其实当初杜甫表达的是,台州地处海隅一角,荒僻无边,为朝廷贬谪朝官之地,郑虔谪居此郡,如同陷入蛮荒之野。正如明代谢铎在《赤城新志·风俗门》云:“汉元封初,徙东越之民于江淮而空其地,则是时台犹在荒服中,风气尚未尽开,民俗尚未尽变。至三国时,郡人始有为尚书仆射、以忠节自奋者,则士风俗尚殆将非复曩昔比矣。唐高宗时,来济以宰相贬台州刺史;唐玄宗时,郑虔以广文博士贬台州司户,是台在唐时,犹为贬谪之所,则风俗之未尽美亦略可见矣。”

  唐至德二年(757)寒冬腊月,郑虔以老弱残身,长途跋涉来到台州任司户参军。司户参军,又名户曹参军,“掌户籍、计账、道路、逆旅、婚田之事”。当时的台州“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民风强悍,文教事业还未尝开发,人称“夷俗”之地。虔身居州城,衣冠言动,不同时俗。面对现实,郑虔重拾积极用世之志,戴黄帽,着青袍,跋山涉水,以满头白发的垂老之身到台州各县调查、巡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心从教育着手,开堂讲学,打开台民的闭塞困境。《康熙台州府志》卷一《风俗》引宋代著名学者楼观《郑公祠记》云:“公字若齐。州人少习礼,见公衣冠言动特出于俗人,反嫌之,时为之语曰:'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公自述云:'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一州嫌。’且叹曰:'东鲁圣人泽加天下,而台人不被者,何也?譬之阳春虽无私而其照阴崖者独后,夫君子所过者化,今吾谪此,则教化之责,吾当任也。’”

  乾元至广德年间(758~764),郑虔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以地方官员身份开办学馆,奉行孔子有教无类理念,“选民间子弟”“俊秀者”入学,亲自讲授儒家正统学说,“教以正学”“淑以诗书”,给予平民出身的子弟提供了普惠教育的机会,兢兢业业,身体力行。这就使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开始有序地向台州民间普及,促进了古越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涵化。这是台州文化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故清康熙年浙江学政汪漋在《重建台州府学记》云:“台处万山中,风俗朴茂近古。唐肃宗初,郑虔广文司户此州,尝叹东鲁圣人泽加天下,譬之阳春无私,其照阴崖独后,因慨然以教化为己任,而士习渐振。”

  后人认为郑虔开堂讲学,完全可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于元和十四年(819)教化潮州、宋代朱熹于乾道九年(1173)讲学黄岩及淳熙八年(1181)“以平使者行部于州(台州),一时从学之盛”相媲美,显然后世治史者早对先贤们作了较客观的梳理,他们公认郑虔作为“先贤”,首办官学,为台州开创一代文风立下了不朽功绩,因此推崇为台郡文教之先驱,而这种担当与奉献跟当地士族的私塾或个人“闭门讲学”有着质的飞跃。

  反求诸己的修身精神是郑虔留给后人最有人格魅力的遗产。儒家修身是古代士人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从修身开始,可以上升到“降大任”——治国平天下,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在唐都长安、洛阳,穷饥坎坷、位卑言轻的郑虔对于国家大事,确有面对现实,类似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浓烈情操;对于研究学问,探究自然,他能经世致用,追求真理绝不畏惧,自始自终奉行反求诸己的修身精神。同样,在台州,潦倒不堪、沦落为朝廷罪人的郑虔抛开家事、国事、个人蒙冤的痛苦,生活、习俗、以至语言不通的忧虑,“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以近乎传教士般的承当奉献精神,开堂讲学,为台州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践和升华了自己反求诸己的的人生价值。其坚韧不拔意志和矢志不渝的气势也为世所罕见。

  在郑虔身上,我们既看到古代士人历尽艰辛却始终深切关怀着国家和社会的优秀传统,也能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深处对修身的孜孜追求。正如当代学者余英时诠释道:“为了确切保证士的个体足以挑此重任,走此远路,精神修养于是成为关键性的活动。试想士之所以自任者如此之大,而客观的凭借又如此薄弱,则他们除了精神修养之外,还有什么可靠的保证足以肯定自己对于道的信仰?所以从孔子开始,'修身’即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个必要条件。……从发生的历程说,这种内求诸己的路向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外在凭借太薄弱才逼出来的。”因此,郑虔堪称中国古代士人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榜样和师范。

  广德二年(764)郑虔殁,台人以礼葬于城东30里白石隩金鸡山。宋时,此处为延寿乡延祚里辖地。哲人已萎,山河同悲,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颂公之德,不忘启蒙之功,台州士人百姓特以其故居立祠纪念,至今已越千年。祠宇初在州城户曹巷(清代至民国称若齐巷),南宋淳熙二年(1175),著名文学家、知州尤袤整修户曹祠,将广文先生从私祀升为官方的秩祀,台人每年清明、冬至二日祭祀。清康熙年间移至北固山八仙岩畔,人称“文先生祠”,古代最近一次修缮在光绪十四年(1888)。

  1988年,在王晚霞、丁式贤等一批热心人士奔走下,仰赖台州、临海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采取民办公助形式,在清代建筑基础上,进行重修和拓建,1989年改额为郑广文纪念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了馆名,同时整修了郑虔墓。全馆占地约1500平方米,正厅迎面悬挂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91岁时书写的自撰楹联:“椒海七年教启化,沧洲三绝画诗书。”厅内有启功、王伯敏、程千帆、孙望等书画名流赠送的作品,文诗溢香,气韵非凡。

  祠后半部为清代八仙岩摩崖石刻,岩壁下有碧水一泓,泉水甘冽,常年不涸,外环石栏,上架片石度人;其旁石笋林立,青藤缠绕,后倚两株500多年参天古樟,清静雅致,别有洞天。观此祠北傍石崖,山高林密,能挡寒风,前望东湖,常来紫气,南眺巾山,时沐熏风,俯视台州府城,景物尽收眼底。自清同治年间馆右建青华、太乙诸阁,遂成台州文人雅士游宴读书胜地。

  自唐以降,历代台州官府、名人学士作有纪念郑虔的郑祠集序、祝文、拜谒等诗文流传至今的不下百余篇,充分肯定了郑虔在台州的人生价值。如北宋名臣、徽猷阁待制陈公辅的重阳节《祝文》道:“维公才过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台邦。时台俗陋,公不鄙夷。教以正学,启以民彝。人始知学,去陋归儒。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呜呼!公生也既有功于台,殁也诚宜食报于台。”明文学家、翰林学士方孝孺在《台临郑氏宗谱序》赞曰:“为吾台斯文之祖,化柸榛而淑诗书,非特光启后昆,凡属台人莫不深感其赐。”

  清台州知府刘璈同治九年(1870)立的《唐郑广文公(神道)碑》云:“台阻山水为郡,汉唐以前,礼教不通上国,盖夷俗也。自公以广文谪此邦,官司户,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遂选其俊秀者,教以先王之道、伦常之义;由是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理学名臣,代不乏人。故至今诵公之德勿衰。”

  从这个意义来说,郑虔贬台,既是天佑台州,垂青黎民,又是郑虔一生凸显人生最大价值的时段。历史是公正的,谁为人民真正做了好事实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尽管朝廷抛弃硕儒郑虔,但台州百姓代代怀念,永驻心田。如果说台州的文化核心是天台山,那么郑虔也是天台山文化的早期创造者和奠基者之一。

  经过郑虔的人文一脉,薪尽火传,至北宋,台州官府倡办教育事业明显发展。康定二年(1041)台州知州李防于州治后建州学,庙学合一,是为州学之始;之前,景祐四年(1037)临海县令范师道于先圣庙建县学,其他各县也先后即庙建学。南宋时,台州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嘉泰元年(1201)“举进士者逾七千”(《临海墓志集录》),已有“小邹鲁”之誉。景定三年(1262),台州有县以上书院12处,成了浙东理学的重地之一。清同治六年(1867),北固山麓建广文书院,又称孝廉堂,后改额三台书院,设孝廉、五贡等课,奉祀广文先生,供考生参拜,入学者为举人,清末民初移至府学宫东南隅;是清代台州6县士人研习举业、传承和传播高等级学问的中心。民国时,三台书院先后改名台州府中学堂、浙江省立第六中学,经不断发展,成为今天的台州名校——台州中学。

  纪念郑虔的地名,唐宋有户曹巷、户曹祠、留贤村,元有双砚堂,明清有广文祠、广文坊、若齐巷、广文书院,近现代有广文坊井、广文路等。因此,《台州府志》总纂喻长霖在“弁言”中由衷感慨道:“吾台设郡以来,官吏纷若茧丝,而郑虔独以司户著称,今郡城东有户曹巷,犹有庙在。是则贤吏虽多,而以官命地与台山同不朽者,独郑司户一人,信乎!官不在大,足以愧后世之高车驷马而碌碌无闻者矣。”

  1995年,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在郑广文祠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台州文教之祖郑虔大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副会长、秘书长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30余位海内外(包括日本、中国台湾)汉学界一流学者曾先后于1990、1995年组团前来考察郑虔事迹,并拜谒了郑虔墓和郑广文祠。

  有一种精神,她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她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自郑虔开创一代文风后,这块土地上孕育和培植出一批批名垂史册、声震华夏的英雄豪杰、鸿儒硕士,诚如《民国台州府志》作者喻长霖所说的:“台州地僻东南弹丸之地,然常异才突起,群贤多能立光明俊伟事业以惊动人世,他郡莫之若先。”斯人逝世,已过千载,可精神永存,光芒依旧;尊师重教之魂,生生不息,代代相承。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