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一技-RO膜法分离的部分知识(2)

 福州电校焊接班 2023-11-16 发布于福建



图片

01反渗透定义





      反渗透——借助于半透膜对溶液中溶质的截留作用,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差推动力下使溶剂渗透通过膜,达到溶液脱盐的目的。

      在膜的两侧造成一个压力差,并使其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溶剂就会渗透到膜的另一侧,使浓度较高的溶液得到浓缩。

图片       

02反渗透机理





      把溶剂和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纯溶剂将透过膜而自发地向溶液(或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渗透(osmosis)      当溶液的液位升高到所产生的压差恰好抵消溶剂向溶液方向流动的趋势,渗透过程达到平衡,此压力差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以π表示。

     若在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π的压差时,则溶剂将从溶液侧向溶剂侧反向流动,此过程称为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这样,把溶液置于半透膜的一侧,利用反渗透过程可从溶液中获得纯溶剂。

  2、  图片

03反渗透膜及其性质




      1、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为半透膜:即能够让溶液中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它组分不能通过的选择性膜。

      反渗透借助半透膜对溶液中溶质起截流作用,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使溶剂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溶液脱除溶质的目的。

      膜的特性:透水率、透盐率、抗压性等。

反渗透膜结构

图片

04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2.杂质去除范围广,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的无机盐类,而且还可以去除各类有机物杂质;

      3.脱盐率高;

      4.由于只是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易操作、控制和维护;

05反渗透膜的种类




图片

                             醋酸纤维素膜的结构

图片


图片

反渗透膜元件

图片

05反渗透膜的种类




图片

                             醋酸纤维素膜的结构

图片


图片

反渗透膜元件

图片

      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板框式、管式、卷式、中空纤维式

1、管式装置         

      管式装置水力条件好,适当调节水流状态可防止浓差极化和膜污染,能够处理含悬浮固体的溶液,但单位体积中膜面积小,制造和安装费用较高。

图片 

2、螺旋卷式装置

        螺旋卷式装置单位体积的膜表面积较大,透水量大。紊流效果好,不易产生浓差极化现象。缺点是膜玷污后消除困难,不能处理含有悬浮物的液体。

图片

3、中空纤维式装置

       优点是单位体积的膜表面积很大,制造和安装简单,可在较低压力下运行,膜的压实现象减缓,不需要膜制成材料,浓差极化可忽略;

     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易堵塞,不能用于处理含悬浮物的液体

图片

4、板框式装置

     这种装置结构牢固,能承受高压,占地面积不大;但液流状态差,易造成浓差极化,设备费用较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