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药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

 经旨传习 2023-11-16 发布于上海

【摘要】目的 比较针药结合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智能、认识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各21例,治以补肾益髓为主,祛瘀化浊为辅;评定各种神经心理量表治疗前后得分,并做自身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均能改善智能状态及认知能力,在远近记忆力、时空定向力、计算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方面,针药组比针刺组效果好( P 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的全面障碍,包括记忆、语言、感觉和运动等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并常伴有人格、性格和情感控制等方面的异常。记忆力损害是其核心症状。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此病有了新进展。但是,针刺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不多,最近我们应用针药结合治疗AD,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42例(纳入及排除标准见文献530例住院患者,1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见表1

1 一般资料分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病程(年)        病情程度

针药组   21  11 10   661±53  30±14   2(轻)19(中)0(重)

针刺组   21  12  9   653±45  30±16   2(轻)19(中)0(重)

1.治疗方法

1针药组  针刺取百会、风池、太溪和四神聪、水沟、神门,两组交替。肝肾阴虚加太冲、三阴交;痰浊阻窍加丰隆、内关;心肝火盛加太冲、内关;气滞血瘀加膈俞、血海。百会、四神聪、太溪用捻转补法;风池、水沟、神门捻转平补平泻法。以035mm×40mm 毫针针刺,得气15min 后,主穴接G6805电针治疗仪,以连续波,频率2Hz4Hz,强度以穴位局部肌肉可见抽动及患者感到舒适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针6次停1日。中药以当归芍药散为主,当归、川芎各6g,芍药、白术、茯苓各9g,泽泻10g。肝肾阴虚加天麻、钩藤(后下) 、枸杞、银杏叶各10g;痰浊阻窍加石菖蒲15g,银杏叶12g;心肝火盛加酸枣仁、枸杞各10g;气滞血瘀加紫丹参20g,干地龙10g。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续服8星期。

2针刺组  取穴及刺法同针药组。

两组均连续治疗8星期,观察期间停用其他促智药及中枢血管性药物,个别有严重精神症状者适量加用抗精神症状药物泰必利(视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用药)控制。

2.观察项目

疗效标准以治疗前后分别评测HDS(长谷川痴呆量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计分结果用均数(x-)±标准误( x-±s表示,再经统计学处理。

智能状态( 2

2 两组治疗前后HDS 总分变化情况 n21x-±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针药组1319±139    1662±299 1  343±220

针刺组1345±218     1571±344          226±167

注:1自身前后比较P 001下同)

HDS提高分数计,针药组治疗后,增分有显著意义( t3557P 001。针刺组治疗后增分无显著性意义( t2010P 005。针药组21例中显效( HDS 提高≥5分)6例,有效( HDS 提高1545分)8例,无效( HDS 提高<1或反而下降)7例,总有效率为667%;针刺组21例中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治疗后智能状态疗效比较,经Ridit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u05676P 005。(注:t值是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的统计量,(样本n<30);p值是用于衡量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性的度量,通常将p值与事先设定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则拒绝原假设。 均值u=0,标准差σ=1的正态分布叫做标准正态分布。

2.认知功能( 34

3 两组治疗前后MMSE 总分变化情况 n21x-±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疗前疗后相关

针药组 1533±206   1871±295 1  338±165 2   082571

针刺组 1519±157    1743±173 1  223±103          080561

注:2自身前后比较P 0053两组比较P 005下同)

4 两组治疗后MMSE 各项目增分比较( n21x-±s

组别         时空定向力                   地点定向力                计算力                          近记忆力

针药组 114±0912 3 100±0552 062±1022 3 084±0862 3

          远记忆力                     语言能力

                100±1382 3 019±040

          时空定向力         地点定向力                计算力                   近记忆力

针刺组   057±0752 076±0772  019±040     038±050

          远记忆力           语言能力

               029±073      014±048

        时空定向力  地点定向力   计算力    近记忆力    远记忆力      语言能力

       t            2225           1156      2137       2208         2096           1101

      P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从表3看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针药组t3263P 005,针刺组t3378P 001,提示两组均有促进认知能力改善的作用。两组之间比较,针药组增分高于针刺组( t2080P 005,提示针药组改善认知能力的作用优于针刺组。

从表4得知,对地点定向力的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对时空定向力、计算力、近记忆力、远记忆力的作用,针药组较针刺组有显著改善作用( P 005。两组语言能力的改善均不甚明显( P 005

3.日常生活功能

治疗后两组评分虽有所下降,但两组自身前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能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两组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 t4194P 001,提示针药结合治疗对日常生活功能的提高优于单纯针刺的治疗(5

5 两组日常生活功能量表检查结果比较( n21

组别标准分              实际评分( x-±s                               治疗前后比较( t与标准分比较( t

针药组20  4271±2202 3896±7493 376±1241 1315  1164  9062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针刺组20  4267±5582 4096±5673 171±174       07084  1379  1180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治疗后)

注:1两组比较P 0012治疗前两组评分与标准分比较P 0013治疗后两组评分与标准分比较P 001

4.临床疗效

针药组21例中改善2例,轻度改善11例,无变化或恶化8例,总改善率619%;针刺组改善1例,轻度改善10例,无变化或恶化10例,总改善率524%。经Ridit(非 参数检验方法) 检验,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差异不明显( u06490P 005,这可能与治疗时间短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国内资料报道药物治疗AD 的有效率为50%~68%。本次研究中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治疗的疗效与前期针刺治疗的疗效相近,与文献报道相近。与针刺治疗相比,针药结合治疗对病人智能状态、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P005

HDS 评分、MMSE 看,针药组有良好治疗效果。另外,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有显著正相关( P005,说明治疗前评分高者,治疗后评分仍较高,这提示治疗愈早,其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ADL 测评结果看,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是AD 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经8周治疗后,两组ADL分值较治疗前虽然有所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病人的生活能力障碍较为严重有关,也可能与治疗时间短及与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的相应训练不足有关。

另外,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加强智力、各项认知能力训练,加强生活能力训练,对AD 患者的智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裨益的。因为在应用针刺和药物促进功能低下神经细胞恢复的同时,训练的刺激可以促进代偿神经细胞的学习记忆生理过程的释放,从而促进记忆力的恢复。这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我们依据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分析,认为AD 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肾虚髓空为本质,兼有瘀血痰浊混杂至脑府混浊失于充养,灵机失用发为呆症。治疗以补肾填精,益髓增智为主,兼顾祛瘀化浊,并加以对症处理。本文针刺取穴以补肾益髓为基本治法,以百会、四神聪、风池、水沟、神门、太溪为主穴。百会和四神聪位居巅顶,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内络于脑,补之能益气升阳,使髓海充盈,而行灵机记性之功。风池穴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会穴,是经气上行至头部必经之地,有清头目,利五官之功;我们以往的研究已证实,针刺此穴可增强脑血流,改善脑循环,调节和升高体内低水平的cAMPPGI₂,降低血浆自由基,增强脑的记忆功能。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可醒脑开窍。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能滋肾水,补肾精。神门穴乃为手少阴心经原穴、输穴,因心藏神而得名,能安神宁心,与太溪配合,滋肾水,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

中药选用当归芍药散为主方,临床辨证加味,在针灸补虚治本的基础上用该方补血养肝,活血化瘀祛痰以攻标实。虽然古方沿用治疗妇科疾患,但后人扩大其应用,治疗多种内外科疾病疗效良好。方中当归、川芎、白芍活血化瘀,养血补肝;茯苓、白术、泽泻则健脾祛湿化痰,以祛除瘀血痰浊。方义颇符AD 痰浊瘀血的病理变化。药理研究表明方中当归、川芎、白术、白芍、茯苓可直接清除O₂、·OH,增加脑内SODCAT 活性,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保护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起到保护细胞功能的作用;另外,本方还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的作用,从而增强脑内组织的能量代谢。这样,可以减轻AD 患者脑内自由基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引起的神经元变性,同时又可以复苏病灶周围未损神经细胞的代偿能力,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我们前期的动物实验也已发现该方对老年性痴呆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力呈有意义的改善作用,并能对抗东莨菪碱造成的空间认知障碍或被动的回避学习障碍。

我们之所以选择针刺和药物结合治疗,是因为经大量临床治疗发现,针刺即时效应好,但持续时间不长;药物对症状缓解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我们推测其机理可能为针刺只能在短时间内调节体内递质、激素、受体之间的活性作用,而药物则补充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细胞受损而减少的活性物质,两者相互补充,从而使针刺的效应作用被加强或延长。

本文的结果属于短期观察,由于AD 病因的复杂性,治疗的困难性,患者语言能力的恢复,还应当在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基础上予以长期观察。(上海针灸杂志第20卷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