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凭一件小楷,与钟繇、王羲之“平起平坐”,让赵孟頫“狂学”50年

 墨品书法网 2023-11-16 发布于北京

在楷书界成就最卓越,影响力最深远的并不是王羲之,而是“开山祖师”钟繇,他将笔法繁杂笨重的篆隶,演化为精简实用的楷书,即保留质朴浑实的高古气息,还写出俊丽舒畅的流动之美。

同时钟繇为了加强楷书实用性,和典雅虚和的文人风姿,还独创出笔画精微优美的小楷,受到后世学书者的喜爱与临摹。

南朝梁庾肩吾在《书品》中将其书法列为“上之上”,王羲之也自认比不上钟繇,晋唐时期影响南北两派书风,是学楷的“必经之路”。

可惜钟繇所处年代,比王羲之还要久远,传世书法作品不仅稀少,还历经1700多年,丧失了最初的古人神貌,无法展现最纯正原始的魏晋“楷法”

其实学习钟繇的书法跟艺术风韵,还能从继承其笔法的后人下手,例如其第17代世孙钟繇的小楷就十分精妙。

钟繇小楷在继承“家学”,古朴拙质风姿的基础上,还取学王羲之用笔的俊逸灵秀,行笔流美从容,点画婉转飘逸,十分唯美生动。

当然钟繇也凭借这一手小楷,平步青云,不仅成为武则天的“御用笔杆子”,宫中门额、牌匾大多由他撰写,唐玄宗即位后还受封越国公

甚至他用一件《灵飞经》,就夺下“天下第一小楷”的名号,能跟钟繇、王羲之等先辈“平起平坐”,与钟繇合称为“大小钟”

现在我们就看看这件《灵飞经》有多精绝,卷中用笔潇洒润丽,筋骨匀亭,结字端丽工整,但不过分恪守一板一眼的法度,富有宽博明朗之态。

墨色浓淡变化自然从容,搭配着轻快的行笔节奏,富有动势跟韵律之美,给人清逸率然的古典气韵,犹如温良美玉,又似翩然仙人,让人越看越沉醉。

包世臣曾称赞此作曰“如新莺歌白啭之声”,赵孟頫也痴迷不已,狂练了50多年,这点董其昌曾记载曰:“赵文敏一生学钟绍京终十得三四耳。”

如今这卷《灵飞经》分成了两部分,明朝时期董其昌收藏此帖,后来卖给陈元瑞,陈元瑞爱惜不已,招募名匠,将其摹刻上石,世称“渤海本”。

之后董其昌又重新将其买回,但陈元瑞深感遗憾与心痛,于是就偷偷裁下43行,形成一本法帖,号称“四十三行”,如今藏于美国。

通过流传经历可以看出,“渤海本”是目前传世最完整精善的范本,卷中点画细致精准,遵守墨迹本的笔法变化,较之原本无甚差别。

时常临摹,能强化笔力的坚实和稳健度,掌握最纯正完善的“楷法”,书写时让点画精确细腻,之后临摹飞动的行草,也不会产生软俗飞浮之病。

同时其飞动流转的笔画,还能让用笔脱去僵硬拘束之气,感受王羲之流动优美的姿态,在实用性跟艺术性上“双管齐下”。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钟繇的《灵飞经》(渤海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