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姜

 老玉米棒 2023-11-16 发布于广东

​白姜

中药

白姜为羹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姜茎为淡绿色,基部带红色;叶互生,无柄;长披针叶形,基部渐狭;叶鞘包着茎,叶的两面均无毛;地下根茎呈掌状,肥大,有不规则分枝,外皮黄褐色,内部为黄白色状肉质;夏秋之间由根茎抽出画轴,由顶生穗状花序,花苞卵圆形,绿色带黄,花冠黄绿色。[1]白姜在冬至前茎叶枯黄的时候开始收获。[2]花期7~9月。[3]

白姜产于中国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白姜最喜温和湿润的气候。除气候酷寒的地区外,都可以栽培白姜,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最好。白姜用根茎繁殖,作种用的根茎叫做“种姜”。[4]

白姜具有健胃、止血、顺气祛寒、化痰解毒、发汗消热;白姜还可以调味蔬菜;白姜姜指饱满,色白鲜嫩多汁,味辣而不呛口,属多功能实用产品。[5]

中文名

白姜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冷,吃不下饭

用法

白开水送下

植物界

相关视频

更多

9242播放 | 02:19

白姜的窖藏,育种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7323播放 | 01:47

加强生姜后期田管,保障白姜市场品质

5470播放 | 02:54

安徽特产:含水高达90%的铜陵糖醋白姜,这味道堪称一绝

5567播放 | 01:11

白姜美,离奇的灯火

7163播放 | 03:03

铜陵特产白姜上市啦!

快速

导航

产地生境

繁殖方法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姜茎为淡绿色,基部带红色;叶互生,无柄;长披针叶形,基部渐狭;叶鞘包着茎,叶的两面均无毛;地下根茎呈掌状,肥大,有不规则分枝,外皮黄褐色,内部为黄白色状肉质;夏秋之间由根茎抽出画轴,由顶生穗状花序,花苞卵圆形,绿色带黄,花冠黄绿色。[1] 白姜在冬至前茎叶枯黄的时候开始收获。[2] 花期7~9月。[3]

产地生境

白姜产于中国安徽铜陵、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白姜最喜温和湿润的气候。除气候酷寒的地区外,都可以栽培白姜,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最好。[4]

繁殖方法

白姜用根茎繁殖,作种用的根茎叫做“种姜”。[4]

主要价值

食用

白姜还可以调味蔬菜;白姜姜指饱满,色白鲜嫩多汁,味辣而不呛口,属多功能实用产品。[5]

药用

白姜具有健胃、止血、顺气祛寒、化痰解毒、发汗消热。[5]

气味

辛、温、无毒。

白姜

主治

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 效。

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面油腥。有特效。

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

安徽铜陵是中华白姜的原产地,境内南郊大院和金华两地自古就是贡姜的主要产区,所产白姜有“隔夜留齿香”的特点,这是任何地区生姜所不具备的。更为神奇的是,除此两地,姜种种在同地区别的地方,品质迥异,哪怕只是隔着一条田埂 。

附方 生姜是姜的新鲜根茎,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干姜经过炮制,炒成外观黑色、内部老黄色,即为炮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