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双碳”政策风向助力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繁星1 2023-11-17 发布于山东

作者:车桩网

来源:车桩网(gh_f35bc98dd620)

一、动力锂电池定义及产业链

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指容量在3AH以上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则泛指能够通过放电给设备、器械、模型、车辆等驱动的锂离子电池,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电池的容量可能达不到单位AH的级别。

动力锂电池的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以碳、钴、锰酸锂,石墨等为主的原材料;中游为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这些在整个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大;下游为新能源车的应用主要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

近年来,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与创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产业政策为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上游端分析

正极材料即锂离子正极材料,它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锂离子源,同时具有较高的电极电势,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正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比例最高,大约在30%-40%左右,其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

随着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锂电池下游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市场对锂电池及其上游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快速增加,进而推动了我国正极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90万吨,同比增长68.14%。

图片

2017-2022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及增速情况

负极材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约6%-10%,材料主要影响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因此负极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近年来,负极材料出货量稳步增长,人造石墨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

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由2017年14.8万吨增至2020年36.6万吨。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预计约72万吨,同比增长约100%,预计2022年仍将保持大幅增长态势,出货量将超120万吨。

图片

2017—2022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预测图

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现状

受益于全球电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需求规模庞大。在全球大力推动汽车电动化的背景下,全球动力锂电池领域发展潜力广阔。数据显示,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由2017年的65GWh增长至2021年的427GWh,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0.1%,预计2023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将达1130GWh。

图片

2017—2023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预测趋势图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动力锂电池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AESC、蜂巢能源等6家企业进入全球排名前十,占据了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48.6的市场份额,其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达32.6%。

图片

2021年全球动力锂电池竞争格局占比统计

观知海内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深度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是动力锂电池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全球及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分析了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及动力锂电池重点企业经营状况、产业链发展现状等,并对动力锂电池行业未来投资前景做了预期及判断。

四、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现状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36.4GWh,受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及动力锂电池生产和研发技术的提升,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增至83.4GWh。在“双碳”背景下,2021年大力倡导低碳环保发展,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成倍数增长。全年累计产量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148.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212.5GWh,占总产量38.9%,累计同比增长126.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332.4GWh,占总产量60.9%,累计同比增长165.1%。

图片

2017—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统计情况

2022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达到658GWh,同比增长101.1%,主要原因为:A、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05.8万辆,同比增长96.9%;B、海外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400万辆,带动国内动力电池出口增加;C、储能电池受海外市场带动,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1%。预计至2025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1.805GWh,主要来源于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图片

2019—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统计及预测

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增长142.8%。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将继续推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2023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7.8GWh,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26.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8.7GWh,占总装车量31.4%,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29.8%;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9.0GWh,占总装车量68.5%,同比增长44.4%,环比增长25.3%。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65.9GWh,累计同比增长28.4%。

图片

2017—2023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统计情况

五、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至“十四五”政府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建立了从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针对汽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对传统燃油乘用车进行限购、限行,也有助于提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新型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直接加剧了人们对应用新能源的渴望。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而言,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领域无疑是潜力巨大的增长点。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多煤、贫油、少气,原油对外依存度高。降低机动车油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加之我国电力工业发达,“以电代油”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近年来,在石油资源枯竭的情况之下,各国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的相继发布。在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主要城市限行的大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必然随之迅速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