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挠到出血,荨麻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

 小毛头书屋 2023-11-17 发布于四川

本文约2139个字,阅读全文约需5分钟

给大家分享一首作者很爱的神曲:

有一种皮肤病;

冬天天气寒冷吹风了也痒;

夏天天气炎热出汗也痒;

洗完澡也痒;

情绪波动大时也痒;

还有很多种莫名其妙就开始痒的理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班就痒的这位拖出去👉

图片

它就是无数人心中永远的噩梦——荨麻疹;

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中国人群荨麻疹的终身患病率为7.30%[1]。这个病的特点是“忽起忽落”、“来无影去无踪”,通常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消失但可反复发作,且发作形式多样,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多伴有瘙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2]

关于荨麻疹的Q&A

图片

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痒

是挠到满身血痕的痒

痒,似乎是刻在荨麻疹患者血液里的记忆

陆女士患有荨麻疹近3年,她最深刻的记忆是在晚上,大片大片的风疙瘩慢慢遍布全身。痒,坐在床上一边哭一边挠,挠到脸上、身上出血。

图片

“一出汗针扎一样全身刺痒”“难以忍受的痒,恨不得拿刀来刮那些红点”“度日如年,度秒如年”

即使作为没有荨麻疹的人来说,光是看到一条长着密密麻麻白色或红色“风疙瘩”的手臂,也能感觉一阵皮肤发麻、起鸡皮疙瘩。

图片

患病网友分享👆

“这些年吃抗过敏药,停药就发,后来也尝试过很多偏方,听上去靠谱的不靠谱的都试了试,但是疹子发作如前,接着继续挂专家号看,吃了药还是没有好转。”

陆女士现在病情已经三年了,病情发作还是反反复复,特别是在冬天的晚上,一痒起来连觉也睡不好,有的时候甚至会被痒醒。

不稳定的荨麻疹

导致精神负担严重

许多人一生中会发一次荨麻疹,大部分是急性,可能几小时或一两天、几周就过去了,但其中约有5%~39%可由急性转为慢性[3]

很不幸的是,一旦成为慢性荨麻疹,疾病的发作似乎就变成了“随机模式”:发作前毫无征兆,没有任何身体的预警,随时都可能被突发的红肿疙瘩包围。更令人困扰的是,可能根本找不到诱因。

图片

也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导致像陆女士这样的患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

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是很多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通病”。特别是在工作场合中需要时时刻刻都精神紧绷,注意尽量不要让自己发病。陆女士如果需要见客户或出席重要场合都会提前服用激素类药物应急。

让慢性荨麻疹患者痛苦的,不只有痒、抑郁和焦虑,更重要的是失去的正常人生活的体验。他们可能连简单的站在太阳光下、外出旅游、室外运动都很难实现,因为可能都会触发到病情的发作。

图片

患病网友分享👆

像陆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他们常常辗转求医,频繁更换医生,很多人也都被推荐“这次肯定靠谱”,但却往往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换成失望,最终只能无奈认命,被迫与疾病“和平共处”。

但“再试一次,万一呢。”

治疗手段越来越多

荨麻疹患者应积极面对未来

目前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推荐使用标准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作为慢性荨麻疹的一线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

图片

*本文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不应被理解对任何药物或诊疗方案的推荐;具体诊疗事宜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和指导。

但临床中发现,有超过1/2的患者在使用标准剂量抗组胺药治疗后效果不佳,增加剂量后仍有近1/3患者的症状无法被有效控制[5]。因此荨麻疹药物还在不断研发当中。

2022年4月13日,奥马珠单抗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采用H1抗组胺药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成人和青少年 (12岁及以上)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

2023年6月26日,第二代非镇静性的长效抗组胺新药比拉斯汀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批准上市,适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荨麻疹的对症治疗。

随着治疗药物的丰富,我们相信也会有更多新药问世来突破当前瓶颈,进一步优化临床诊疗方案,患者需要改变心态、积极治疗,实现治愈的道路就在前方。

对于当前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目前国内也有新型生物制剂等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