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朝的存在是因为有臣服者,当臣服者不愿再臣服时,大动乱就来了

 北雁寄南书 2023-11-17 发布于湖南

历史上但凡说到了不起的人物,或者与众不同的人物时,总会有一套让你听起来似曾相识的说辞。比方说,某某圣人出生时,满室红光,香气四溢;再比方说某某皇帝的母亲求子心切,梦中遇到金龙附体,并且不久之后就诞下麟儿等等。这些传说或者说记载呢,老百姓当故事听个新鲜也就算了,但让人不解的是不管是古代的史书还是现代文献也都忠实且严格的遵循了这些说法并传承了下来。我读书少,不太明白其中的玄机,总觉得这有点把人当傻子的意思,因此从来没把这些事儿当真。

话说这种玄之又玄的主角光环说在历史上十分流行,不仅汉族的帝王们喜欢,少数民族的帝王也非常热衷于搞这套把戏。比如说我们本文要说的这位五胡十六国时汉(前赵)的开国君王刘渊。

呼延氏的梦

故事是这样的...

在黄河峡谷的龙门之处,刘渊的母亲呼延氏向神灵虔诚祈求,渴望能早日诞下贵子。突然,她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奇特的鱼,它的头上长着一对巨大的角,逆流而上,经过一段时间才慢慢消失。传说中的鲤鱼一旦跃过龙门,就会化身为龙。难道这奇特的景象预示着她的儿子注定要大富大贵,未来的命运将会飞黄腾达吗?

在祭神祈子的归来之夜,呼延氏在梦中再次看见了那条大鱼,它已经化作了一个英俊的男子。他左手紧握着那半个鸡蛋大的“圣物”,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对呼延氏说:“这是太阳的精华,你若是吃了它,便能如愿生下贵子。”听呼延氏说了这番梦境,丈夫刘豹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他突然想起多年前在邯郸,司徒氏曾为他看相,预言他将会拥有显贵的子孙。而今,听到妻子描绘的这神秘预言,刘豹相信,这定是吉祥的预兆。

时光荏苒,十三个月后,一个男孩在呼延氏的怀抱中呱呱坠地。他的左手,自出生便带着一个“渊”字的纹路,于是乎,“刘渊”便成为了他的名字。

鲤鱼化龙

刘渊这个人不仅继承了匈奴人的豪爽和勇敢,并且从小就展现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曾向上党名士崔游学习,深深地被《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这两部经典著作所吸引。他曾与同学朱纪、范隆在课下谈论古今之事,每每看到历史传记中的人物,他都不禁感慨:“随何、陆贾二人遇到汉高祖而未能建立封侯功勋,周勃、灌婴二人跟随汉文帝却未能开创教化大业,实在可惜啊!”可见这个人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英雄事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魏晋时期,有“质子”的惯例,即归顺的民族首领为了表达对政权的忠诚,需将未来的继承人送到京城作为人质。这使得他们在叛乱前有所顾虑,不敢轻易行动。南匈奴左贤王的儿子刘渊,咸熙年间来到洛阳,作为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领袖,受到当朝名士王昶、王浑等人的热情接待。虽然司马昭并未重用他,但刘渊并不气馁,凭借自身汉文化修养的优势,积极结交名士,展现了自信与从容。

西晋王朝建立后,王浑常常在晋武帝面前盛赞自己的同乡刘渊,称其仪表堂堂,文韬武略皆非同一般。他对晋武帝建议道:“陛下,若能派刘渊去平定东吴,定非难事。”然而,正当晋武帝欲欣然应允之时,大臣孔恂和杨珧进言道:“刘渊若得不到重用,便成不了大气候。但一旦授予他权力,让他树立起威望,只怕他在平定东吴后不回来了,就地称王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晋武帝听后默然不语,刘渊终未得到历练的机会。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孔恂和杨珧的观点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汉族官员的思想观念,他们鄙视、提防甚至仇视胡人。特别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民族隔阂巨大,是根本无法消除的。毕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也只是完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并且只是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民族。而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巨幕才刚刚拉开。所以当时刘渊屡屡被排斥并不奇怪,这只是汉、匈两族尚未真正融合的一个细小的表现。

咸宁五年,苍老的匈奴左部统帅刘豹,如落叶般凋零。朝廷的一纸任命书,刘渊成了新的匈奴左部统帅。风起云涌,是蛟龙入海的预兆。刘渊终于有了施展一番作为的空间。他公正严明,赏罚分明,禁止各种恶行在他的领地内发生。他的仗义豪爽,轻财好施,使得许多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在他的麾下。那些闻名遐迩的儒生,甚至从千里之外的幽州、冀州赶来,在他的帐下听用。

一时间,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他的实力如雪花逐渐积累,拥兵自立的根基也越发稳固。而历史的机会,也在悄悄地向他走来。

刘渊的“复举汉室”计划

西晋王朝如果能够不自己乱来的话,即使匈奴五部重新联合起来,也不一定能够对抗西晋。可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八王之乱爆发了,长期的内部争斗让西晋国力变得弱不禁风。目光短浅的成都王司马颖想让匈奴帮助自己打内战,就封刘渊为北单于。殊不知,这样一来就给了刘渊一个支点,从此刘渊的发展就一发不可阻挡。在匈奴贵族的支持下,刘渊效仿刘邦,于永兴元年(304年)先自称汉王,四年后更是称帝,国号汉。

刘渊明白,要在中原立足,需得赢取民心。纵使自己文武双全,但在重视民族血统和门第的魏晋时期,单是胡人的血统,难以赢得广大汉人的支持。因此,他与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打出汉室的旗帜,以此来招揽人心,巩固统治。

那么,他与汉室有何关联呢?刘渊追溯历史,发现他的祖先是西汉初年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冒顿的后代自汉匈和亲政策开始以刘氏作为汉姓。当时汉、匈约为兄弟,现在哥哥亡了,由弟弟来继承天下,不也说得通吗?

尾声

为了将这出“兄终弟及”的好戏演得淋漓尽致,刘渊不但供奉出汉高祖以下的列祖列宗牌位,还将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牌位重新装裱成孝怀皇帝,公开祭拜。匈奴汉国的迅速崛起,使得鲜卑族的陆逐延、氏族酋长单征、东莱王弥等反晋势力以及冀、徐、豫、兖等州的数万流民,都纷纷归顺和依附。随着刘渊在西晋版图上独立门户,“五胡乱华”的序幕由此揭开。

史料载:“刘渊皆用汉官制”。在汉政权建立前,南匈奴内部基本沿袭了过去匈奴的部落组织形式,在官职机构设置上保留旧的匈奴官职名号。魏、晋王朝的制度进行统治。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以“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统领汉国行政、军政、监察执法等重大事务,以“九卿”(司徒、司空、太宰、太傅、太常等)掌管汉国各部具体事务。

自古夷狄为中国患者有矣,未闻入而帝中国也者,有之,白刘渊始。当晋全盛时,渊以壮年游京师,与诸名士遨游成均,持论上下,固彬彬隽爽才也,不过谓由余、金日禅之俦耳。焉知窃伏辇毂,睥睨宫阙,私心曰:“此可取而代乎。”。

--《晋五胡指掌》

#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