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神李勣为何去世十五年被挖坟碎棺

 炫叶楓雪 2023-11-17 发布于广东

光宅元年,已经去世十五年的军神李勣被武则天挖坟暴尸,曾为唐朝立下无数战功的一代名将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会毁在自己的孙子手里。其孙李敬业竟以匡扶大唐之名意图谋反,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684年唐朝唐睿宗李旦在位,武则天实际操纵着朝政大权,此时距离大唐名将李勣去世已有十五年,可是武则天却在这年挖其坟墓,破毁其棺,一代军神就这样曝尸荒野。而他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主要因为他的孙子李敬业发动了一场叛乱。

李敬业出生于636年,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人,他在李勣去世后袭爵英国公,官历眉州刺史。其实他在十多岁时差点死于李勣之手,因为李勣认为他的面相不好,恐怕将来会祸及全家。李敬业从小热衷射箭,李勣趁着打猎之际让他深入树林,然后准备顺着风势纵火将其烧死,李敬业几次尝试冲出都未能成功,最终把马杀死藏在了马腹之中,火灭之后浑身是血的回到府中,十几岁就有如此机智让李勣非常惊讶。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朝廷曾多次出兵打击一州贼寇,但是每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之后李敬业被命为该州刺史,贼寇听说有新官上任严阵以待。然而等待许久未见半个官兵,之后他们听说官府终于有所行动,结果发现只有李敬业和两名官吏。李敬业到达营寨门前推门而入,丝毫没把贼寇放在眼里,贼寇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居然在李敬业的一番言语之下就地解散。李勣听说自己孙子的能耐亦喜亦忧,认为自己从军多年都不敢如此冒险,他们家族将来一定会毁在他的手里。

而后来的事情也却如李勣所料。683年武则天废黜李显,立帝李旦,自此掌握了朝廷的所有权利。李敬业在此年与骆宾王和魏思温等人因为犯事被降免职务,众人因为不满而聚集在扬州,以恢复李唐正统的名义阴谋叛乱。

684年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打着讨伐武氏匡复大唐的旗号在扬州发展势力,仅半月时间就聚集了十余万人马。高宗李治有个儿子叫李贤,曾经被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李敬业因此费尽心思找了一位酷似李贤的人物号令天下。与此同时骆宾王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已经传遍了各州各县,这道檄文气势磅礴,辞锋犀利,与《滕王阁序》并列为唐赋双壁。武则天虽然被骆宾王骂的体无完肤,但她读完檄文之后非常欣赏作者的文采,长叹骆宾王是宰相之才。

当时的扬州是开唐之后的财税重镇,再加上李敬业谋反是唐朝初期规模最大的叛乱,所以武则天当然不会对比掉以轻心。由于李敬业是打着匡复大唐的旗号造反,武则天便故意安排李唐宗室亲王身份的李孝逸带兵平叛,让天下人皆知李唐对她掌权的认可,从而让李敬业的起兵丧失合法性。于是在684年十月初六,任命大将军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平定叛乱,与此同时武则天还把足智多谋的魏元忠安排为监军,一方面是给李孝逸在战略战术方面提供帮助,一方面则是担心李孝逸是否忠心,以此来防止他临阵倒戈。不过仅有魏元忠这层保险依然不够,武则天又在李孝逸开拔之后,又让威震当时的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率领第二梯队赶赴战场,以确保这次平叛能够万无一失。

李敬业虽说是将门之后,可他本人的军事能力与黑齿常之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所以李孝逸是武则天所打出的一张政治牌,黑齿常之才是正真的军事王牌,即使李孝逸最后战败,还有黑齿常之依然可以摆平叛乱。

就在朝廷大军开拔之时,李敬业面临着两个选择。军师魏思温认为既然打着勤王的旗号就该直奔洛阳,让天下人知道他们是实心实意的维护大唐正统,继而得到四面八方的拥护和支持,而他身边的薛仲璋却说金陵有帝王气象,应该渡江南下,攻占金陵,然后再依靠天险巩固实力,有了霸业之基再北图中原,此乃进退之良策。李敬业面对具有帝王气息的金陵怦然心动,面对魏思温的再三劝阻充耳不闻,旋即采取了薛仲璋的南下之策,命人带领一队兵马留守扬州,自己则亲率大军挥师润州。之后李敬业攻陷润州,生擒了润州刺史,就在此战之后的第五天,武则天剥夺了他的世袭爵位和李氏皇姓,恢复其本姓徐氏,同时刨开了其祖父李勣的坟墓,并且碎棺暴尸,这也印证了当年李勣对李敬业的看法。

不久李孝逸大军逼近润州,徐敬业兵分三路迎敌,李孝逸首战失利,而他也因为这次失利变得胆怯,始终停滞不前,魏元忠于是发挥作用,暗示李孝逸如果一直畏缩不前,必然有人怀疑他与徐敬业暗中勾结,李孝逸被吓得直冒冷汗,立即出击,并在数日之内先后击败了徐敬业的多队人马。十一月中旬,徐敬业率领的主力军队与官军在下阿溪展开决战,朝廷军队频频受挫,伤亡众多,李孝逸虽然生性怯懦,但是非常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于是在魏元忠的建议之下采取火攻之策,数艘点燃的战船顺着大风扑向对岸的叛军,叛军大营瞬间被大火吞噬,徐敬业的造反之梦在这一刻被一举烧尽。

兵败之后的徐敬业与骆宾王等少数残部仓皇败逃,准备带着家眷逃亡高句丽,然而他们准备渡河之时又一次遭遇了大风天气,无奈只能暂做停留改日再行。结果徐敬业和骆宾王在夜间熟睡之时被部将杀死,魏思温也在不久之后被捕斩首,徐敬业叛乱至此彻底平定。

其实,徐敬业造反最大的本钱既不是他将门之后的招牌,也不是他仓促集结的十万乌合之众,而是他匡复李唐的政治口号,如果他能充分利用人们对武后擅权专政的不满,必然能够招揽人心号令天下,也许那时的他可能将是另一个结局。可惜徐敬业拒绝北上,执意南下,这种行为暴露了他假勤王真造反的嘴脸,因此他的起兵无法得到天下人的支持,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