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米·克诺贝尔 Imi Knoebel | 追求极致的抽象

 WQ_AI_LYS_999 2023-11-1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伊米·克诺贝尔

Imi Knoebel

原名克劳斯·沃尔夫·克诺贝尔(Klaus Wolf Knoebel),1940年出生于德国德绍。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克诺贝尔被认为是德国战后国际上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非客观的抽象艺术丰富、坚定,忠于探索材料、色彩、空间、构成、感受等等的本质,作品带有非工业化生产、艺术家本人经手的痕迹和温度。

图片
图片

Archetyp XX

丙烯、铝板

268.3 x 301.5 x 4.5 cm

2022



如果你想保持鲜活,你需要做一些激进的事”

——伊米·克诺贝尔

图片
图片

伊米·克诺贝尔

《很久以前》展览现场
白立方画廊
2023


杜塞尔多夫来信

与Imi Knoebel的对话



由于伊米·克诺贝尔(Imi Knoebel)的抽象艺术不断的延展和变化,所以其作品很难被简单地描述或分类。克诺贝尔出生于德国德绍,他创作有趣、大胆的实验性绘画、雕塑、装置及纸上作品,从空白到多元,从几何形到自由形,有时候出现在同一件作品之中。虽然他的作品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但主要都被绘制在木板之上。作品的四边通常是裸露的木边,作品立于墙面之上,或者是几何形的,堆叠的,或者是相邻的,模糊了二维和三维的边界。这位艺术家所做的一切创作中都没有可辨识的图像,除了1970年的一个系列,他用白色的小点在星系的照片上添加了一颗额外的恒星,以及少数几个结合了发现的物体或照片的项目。克诺贝尔的作品被称为极简、硬边和不同寻常的抽象,但所有这些术语都太离谱了。正如一位策展人所指出的:“只是简单的表面印象”。

图片

Grace Kelly III

丙烯、木板

50 x 35 cm

1994

克诺贝尔富有代表性的多样化作品中有许多特点。其中有令人意外的色彩和形式,大胆的笔触,以及无可挑剔的细节,尤其是在边界的处理上。例如,由6幅木板丙烯绘画组成的《格蕾丝·凯利III 1-6》(Grace Kelly III 1-6 ,1994年)。作品的面板横竖垂直组成,四周环绕着四个齐平的方条,其深层未进行绘画。这些部分的排布使得顶端的部分与侧面的色彩重叠,底下的部分位于其之间。这些单独的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都覆盖着均匀的、纵向的、不同柔和度、哑光色调的笔触,包括黄色、蓝色、红色、粉红色和棕色。这些颜色在整组作品中循环,从中间扩散边缘,并在每个件绘画中加入新的色调。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和迭代之舞。正如其耐人寻味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这部作品让人想起了这位美国演员(格蕾丝·凯利)的经典彩色电影中柔和的色彩。它还让人想起了蒙德里安直线设计的动态平衡,以及艺术家的女儿在蛋糕店烘焙的马卡龙糖果的外观和感觉。然而,最重要的是,克诺贝尔的作品突出了其作品本身的形式手法。在作品完成后,标题不是严格带有描述性的,暗示了克诺贝尔的生活和热情,但也间接地提示观众,要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寻求进入和抽离之间丰富的自我包容性。

图片

Standing Painting H

丙烯、铝板

327 x 174 x 4.5 cm

2020


图片

白色星座 H

丙烯、木板

289.6 × 345.4 cm

1975/1987

现藏于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克诺贝尔著名的反问是:“关于我的作品我还可以说什么难道它们本身没有表达?”,克诺贝尔以对作品中的陈述保持沉默和漠不关心而著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只接受过少数公开的采访,其中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末他在杜塞尔多夫美术馆的朋友和同学、艺术家和活动家约翰内斯·斯图根(Johannes Stüttgen)。然而,就克诺贝尔这个人而言,他有着一头优雅的梳背白发和一双警惕的戴眼镜的蓝眼睛,他身材高大,友好而开放。他乐于去讨论自己的兴趣和创作方法,这些兴趣和方法与他创作的东西一样不拘一格,富有独创性。

图片

克诺贝尔与妻子、经纪人卡门

2018

我们在这位艺术家位于杜塞尔多夫市中心的宽敞明亮联排别墅的厨房里聊了一下午。克诺贝尔的妻子卡门(Carmen)也加入了交流,卡门是克诺贝尔长期的经纪人,也是杜塞尔多夫著名艺术和音乐酒吧拉廷格· 霍夫(Ratinger Hof)的前老板。斯图根也是如此,他和克诺贝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是传奇艺术家、活动家和教育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学生,如今致力于传播他的教授的理念,即每个人都必须设想一个基于创造力的共同未来。卡门对她丈夫的事业做了一个精确的概述。而斯图根为克诺贝尔的作品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他是这位极简而务实的艺术家走向一个更广阔领域的搭档。以下是根据记忆和手写笔记对德语版对话的重新整理和阐释。

斯图根在对谈开始时提出,博伊斯的“社会热能”(Wärmetheorie)理论是理解伊米艺术的关键:“伊米的作品中有一种温暖,一种吸引观众的存在。”他还驳斥了全球变暖是大自然对人类内心寒冷的反应的理论。克诺贝尔聚精会神地听着,但什么也没说。他的创作理念也是博伊斯时代的产物,但在博伊斯教授的第一节课上,他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以在工作室创作的基础为基石。

图片

伊米·吉泽与伊米·克诺贝尔

Über IMI und IMI von IMI und IMI 

电影海报

1969

“我当时在达姆施塔特(Darmstadt)一所受包豪斯启发的应用艺术学院学习,非常无聊,我想离开这里,”他说。“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和合作者,那就是伊米·吉泽(Imi Giese 1942-1974,他们共同的名字来源于他们习惯的问候,“I with him”)。“我们一起发现了许多启发彼此的东西。一个是自由爵士音乐家和作曲家奥尔内特·科尔曼(Ornette Coleman)的音乐。我们会跟着参加他的巡演。另一个是卡齐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和他的至上主义艺术运动。两人看起来都很激进和极端。”这些发现为年轻艺术家们指明了一条走出传统的道路。

图片

图片

Once upon a time XI

丙烯、铝板

177 x 291.6 x 4.5 cm

2022

1964年,两位“伊米”看到了一张现在很有名的照片,照片中约瑟夫·博伊斯在德国亚琛的激浪派音乐节上被一名愤怒的观众袭击后鼻子流血离场。他们意识到必须去找他——“感受他的存在,他的光环——成为他的弟子……也许就像在佛教的意义上说的,学生必须要拜师,”克诺贝尔说。

马列维奇是他们俩心目中激进的革命艺性艺术家;而博伊斯则是一个现实中的、当代的例子。这两人最初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平面艺术系,剃着光头,穿着工装裤,酷似他们所崇拜的俄罗斯革命者,他们向博伊斯请愿,让他们成为他的学生。“我们没有什么要给他看的,只是说我们会作为他的学生做伟大的事情。”博伊斯毫不犹豫地把19号房间的钥匙交给了他们,这是一间工作室,毗邻他传奇的20号房间。他给了两位“伊米”一年时间来证明自己。

图片
图片

Love Child Kalua

烯、铝板

105.5 x 61.5 x 0.2 cm

2022

克诺贝尔回忆道:“当博伊斯收留我们时,我们坐在19号房间的一张桌子旁,绞尽脑汁想往后该怎么办。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值得庆幸的是,伊米·吉泽有勇气和沉着冷静地开始了这场竞赛。他开始用指南针的针尖在纸上戳洞。我开始用笔画直线。吉泽对我影响最大。他驱使我们遵循我们的所关注方向,并将其付诸于行动。”尽管他们关系密切,但两位“伊米”只合作过几次,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部“影片”中,《关于伊米与伊米和所创造的伊米与伊米》(Über IMI und IMI von IMI und IMI)。1969年,在海德堡的跨媒介艺术节上,这部作品以二人狂欢的形式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图片

250.000 Zeichnungen

体积912的《250.000张素描》,6个档案柜,纸上铅笔

尺寸可变

1968-1975

正是通过他们在19号房间的项目,伊米们认识了斯图根。斯图根在博伊斯20号房间的自由、哲学的“讨论圈”(Ringgespräche)中很突出,他想知道两位“伊米”的基本、重复的活动与他们老师扩展的艺术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然而,斯图根与艺术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斯图根将他们描述为他的“守护者”,热情支持他的同事,他们总是出席但从未直接参于过他的会谈。之后,在1969–1973/75年的作品《25万张素描》(250 000 Zeichnungen)中,看着克诺贝尔绘制了成千上万的线条画,最终被放在五个文件柜里,斯图根有了一个启示:两人将马列维奇的“解放的虚无”概念具体化了。他们明确了至上主义的观点,即艺术将纯粹的感觉神化,而不是表现。后来,他将克诺贝尔和吉泽的艺术探索视为对现代主义的伟大救赎:

这是一种完全颠覆艺术总体需求的全面影响,这种艺术只有其自身:“无图像的图像”,“解放的虚无”(K.M.)。一切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无效的。突然间,这种有效性变得加倍有效:“解放的虚无”解放了两个等待着的人的虚无。虚无遭遇虚无!已启动路径。除了《黑色方块》和它的要求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不是天赋,根本没有,至少不是这里重要的类型,只有这种意志的确定性;这种在虚无中开始的无止境的自我意识,两个“I(s)”,两个“Imis”的纯粹狂欢,表明两个对虚无有益的人,他们准备做任何事情,他们被解放了,他们现在正在等待机会。他们已经很明确地陷入了虚无。


图片
14 Farben B
丙烯、塑料薄膜
37 x 36 cm
1993-2012


事实上,克诺贝尔在1968年的大幅画作《黑十字》(Schwarzes Kreuz)中继承了马列维奇1915年的抽象和里程碑作品《黑色方块》。该作品由一个黑色的矩形构成,在其中间部分被一根较短的横杆垂直平分,并向右倾斜悬挂。瑞士策展人Konrad Bitterli认为,这种进入木板画三维图像空间的飞跃是二维线条画的逻辑结论。他还称对俄罗斯至上主义者的致敬是十字架的“世俗化”,是“清空程式化过程”的象征,定义了克诺贝尔的所有非客观艺术。

图片
黑十字
黑色乳胶漆,覆盖亚麻布的硬质纤维板
215 x 165 x 51.5 cm
1968

1968年晚些时候,克诺贝尔利用这间教室创作了同名的、定义职业生涯的雕塑装置作品《19号房间》(Raum 19)。它由77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由生云杉和绝缘纤维板的平面和曲面面板制成,包括盒子、直角、圆柱体和平板。这个幽灵般的造型系列充满了潜力和神秘感,创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无形体仓库,艺术家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会重新考虑和重新创作。绝缘纤维板是二战后流行的一种廉价的加工木材,成为克诺贝尔作品中重要且经常出现的材料。他认为,人们对它的欣赏远远不够,尤其是它光滑而温暖的棕色表面。在后来的版本,《19号房间 III》(2006年)中,增加了作品《电池》( Batterie,2005年),这是一个由涂有磷光绿色的铝板制成的盒子状结构。当它在黑暗中发光时,它证明了作品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持久的力量,并让人想起博伊斯的“能量转移”理论。在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应对“五月风暴”的影响时,克诺贝尔专注于最基本的形式和结构问题:测量、比例、工艺。考虑到《19号房间》的形态,这些基础,而不是任何总体愿景,为克诺贝尔提供了创造性的火花。

图片

Raum 19

纤维板和木材;77 件

尺寸可变

1968

图片

Raum 19 III

纤维板和木材

尺寸可变

1968–2006

当然,20世纪60年代的杜塞尔多夫是“零派”运动(Zero Group)的大本营。在那个世纪的灾难之后,这个国际艺术家联盟正在寻找一个美学的原点。克诺贝尔了解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和其他成员的创作,并说他们“漂浮在地面上”,他承认,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但他抵制像奥托·皮纳(Otto Piene)这样的成员的全盘陈述,皮纳称,该组织正在寻求“一个沉默的区域,一个纯粹的可能性,一个新的开始,就像火箭起飞的倒计时一样。”相反,两位“伊米”把自己塑造成学院的工人。他们像商人一样,利用日常材料、手工艺品和自己的洞察力,与难以言喻的事物作斗争。因此,克诺贝尔一直称自己为“画家”。他以自己的材料及其力量和潜力为基础——与“零派”的超验主义和博伊斯的乌托邦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

En Bloc

114.5 x 45.7 x 38.5 cm

1969-1972

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跟随博伊斯学习过程中,克诺贝尔参与的作品,其中参与创作的艺术家还包括布林奇·巴勒莫、格哈德·里希特、格哈德·鲁姆等人。

与同时代的美国工艺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一样,克诺贝尔通过让工作室中使用材料和形式的过程驱动他的艺术计划,发展了一种自我生成的形式。但是,塞拉和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等与他有联系的极简主义雕塑家强调工业材料和制造技术,而克诺贝尔则采取了一种更抒情、更像工匠的方法。当然,考虑到他丰富的实践和作品的尺幅,克诺贝尔聘请了一支技术娴熟的团队。然而,团队与他并肩作战,支持并拓展了他的触觉研究方法的范围和广度。这种开放的、人性化的因素,加上艺术家的手活跃了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了斯图根在对话开始时所描述的“温暖”。

图片
图片

Bild 15.10.2019

丙烯、铝板

197 x 301.4 x 4.5 cm

2019


在斯图根的概念中,克诺贝尔通过一个最基础和融合的过程达到了一种纯粹的抽象形式。他称克诺贝尔的方法是“不假思索的思考”,艺术家肯定了这一观点,他说:

“当有人问我看一幅画时会想什么时,我只能回答说我根本不想;我看着它,只能欣赏它的美丽,我不想把它与其他任何东西联系起来。只有我所看到的,仅仅是因为它有自己的逻辑。”

图片

图片

Projektion X(截图)

黑白影像

40分钟

1972

克诺贝尔的作品是坚实的非具象创作,无论是像《19号房间》这样明显的物质材料作品,还是像线条画或1968年从移动的车辆到城市街道的灯光投影这样接近非物质化的作品,都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而和他那些更死板、更以程式化为导向的跨大西洋的同行们的作品与之不同。斯图根说,它们是克诺贝尔亲自动手寻找艺术最高和最纯粹形式的产物。因此,无论艺术家走到哪里,他们都必须遵循这一探索的方向。关于这一点,以及所有关于他的作品可能代表什么的话题,克诺贝尔均保持沉默。他拒绝参与任何关于抽象的超凡力量的讨论,而是回答了一个关于他1975年与巴勒莫一起参观休斯顿罗斯科教堂(Rothko Chapel)的经历的问题,他笑着答道:“美国人需要祈祷得太多了。”他和卡门宁愿讨论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的系统理论,杰米·布兰奇(Jaimie Branch)的爵士小号,或者'查克·贝瑞(Chuck Berry)'、杰瑞·李·刘易斯(Jerry Lee Lewis)和霍尔格·楚凯(Holger Czukay)的摇滚乐。于此同时,他承认自己对罗斯科(Rothko)、波洛克(Pollock)、纽曼(Newman)以及战后美国抽象艺术大师的视觉力量有着长久的热爱。

图片

刀切
纸/剪贴彩纸
99.7 x 69.9 cm
1977/1978
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图片

伊米·克诺贝尔为一战中破坏的法国兰斯大教堂创作的彩绘玻璃窗,并因此获封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这并不是意味克诺贝尔的创作方法全部是自发性的。在他宽敞的多层工作室里,有一间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数百张彩色拼贴纸,他从这些彩色拼贴纸中挑选一些来制作他的“刀切”(Messerschnitt)拼贴画。这些锯齿状、曲线状和多面体的形状填补了未来的形式和色调,并与他为法国兰斯大教堂设计的彩色玻璃窗直接相关,这是他唯一接受的委托项目。他让色彩和设计相互作用的做法源于艺术家与他的朋友,画家林基·巴勒莫 (Blinky Palermo) 讨论的记忆。1975年,克诺贝尔想要超越他创作中主要运用的黑白色调,决定使用绿色,但始终无法决定使用哪一种绿色,所以他让著名的色彩师巴勒莫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寻找完美的色调。但这位合作伙伴于1977年去世,这促使克诺贝尔在《24 Colors-For Blinky》作品中采用了生动的色彩,这是同年美国迪亚比肯美术馆收藏的大型、带有形状的木面丙烯纪念组画。克诺贝尔的抽象绘画类似于埃尔斯沃思·凯利(Ellsworth Kelly)的形状和源自感官记忆的墙壁浮雕的尖刺和更丰富色层的版本,这组作品纪念了艺术家之间友谊,这种感受是通过对颜色和形式之间关系的深刻而共同的兴趣而形成的。

图片

24 Farben-für Blinky

美国迪亚比肯美术馆

克诺贝尔纪念林基·巴勒莫而创作的作品

图片

24 Farben-für Blinky(饼干版本)
面粉、鸡蛋、黄油、发酵粉、糖、柠檬皮

柠檬提取物、蛋白酥皮粉、盐、食用色素
3 x 3cm/件
2012

艺术家定期整理的装置缩微模型和创作方案也装点在工作室中。作为对他开发新主题创作中的规则、方法性延续的参考,克诺贝尔还基于过去和现在的想法组装和展示了一组组物体。这些小型自我创作研究为克诺贝尔提供了重新审视和激励自我的空间。例如,博物馆级尺寸作品《核心组件》(Kernstücke,2015年),本作品包含21个部分,灵感分别来自新旧作品。《核心组件》的每一部分都代表了艺术家过去系列或过程中的创作灵感,这些想法出现在作品之外。作品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与整体密不可分,但都有一个独立的名称和一两个日期,这取决于它的创作年份是否与它的概念最初成型的年份不同。偶尔,克诺贝尔也会创作一些和房间大小的装置作为纪念性作品。《24.1.1986》以博伊斯的去世的日期命名,用一段金属管、发现的木材和一根光秃的树干立在一个找到的木箱里,木箱紧靠着一个封闭的矩形绝缘纤维板结构,以纪念他的老师的炼金术般的力量。《天国的财产》(Eigentum Himmelreich)创作于1983年,通过各种发现、构建、绘画和组装的物品,包括他的朋友用来上吊自杀的梯子,以此纪念克诺贝尔早期的艺术伙伴伊米·吉泽悲惨而短暂的一生,每一个部分都在暗示着秩序或混乱。

图片
24.1.1986
木头、硬纤维板、现成品碎片
6件:约291 x 233 x 82cm
立方体:高173.5 x宽174 x深37cm
克诺贝尔纪念老师博伊斯而创作的作品

图片

天国的财产

展览现场

1983

克诺贝尔纪念伊米·吉泽而创作的作品

斯图根画了一个圆环来描绘他对克诺贝尔创作方法的理解。艺术家从他自我开始(圆环中间洞的部分)从那里开始,直到他创作出一些他知道会吸引他的观众,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外圈部分)。他画出了箭头,暗示着一种持续的信息折叠,说明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反馈连续体。通过一个物质对象,一个抽象的艺术作品,克诺贝尔在主体之间,在创造者和感知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的联系。斯图根还潦草的写了单词“ich”或“I”的图形,该单词在德语中通常不大写,方向箭头与字母平行,并落在“I”的点上。就像他在1970年拍摄的星空照片中秘密添加的那颗星星一样,克诺贝尔的艺术以这个微小的“自我点”开始和结束——一个任何事物都可以具体化的非物质的轨迹。(他还指出,“ich”构成了“Nichts”的核心,在德语中是“虚无”的意思。)同时,斯图根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构思的“三明治”画作,由胶合板组成,中间隔着一层颜料,只有在边缘的地方才能看到,这是艺术家从内到外再到内的方法的关键案例:“Imi的生日是12月31日,这不是巧合。每个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相信,克诺贝尔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知道自己的主观过程何时会产生客观上好的、内在有效的结果。因此,斯图根断言,艺术家的作品存在于生命时间和世界时间中:它是带有个人性和普遍性的。

图片

克诺贝尔关于星空图片的创作

因此,斯图根称克诺贝尔是“最后的现代主义者”:

马列维奇的作品《黑色方块》清除了形象;杜尚1917年所创作的作品《泉》打开了整个艺术世界;博伊斯扩展的艺术概念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行为。当他走进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时,克诺贝尔明白一切都已经完成了。1964年,两位“伊米”在艺术学院做的事情是在寻找一个开始,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一个审美枯竭的时代,克诺贝尔之所以自由,正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他每天走进工作室,为自己的作品寻找一个新开始。这是一个零和一的问题。当你在寻找一个开始时,你必须从零开始。

图片

图片

VEB Kontor

展览现场

1990/97/98

斯图根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朋友克诺贝尔“没有晚期作品,只有早期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来自未来。”他的艺术完美无瑕,不断更新,因为它总是从零开始。在这一点上《VEB Kontor》(1990/97/98年)是一件绝缘纤维板和综合媒介的作品。其中包含7000个托盘和带有塑料包装的东德洗衣粉品牌IMI的盒子,洗衣粉广告语写着“抵抗顽固污渍”,克诺贝尔夫妇开玩笑称:也许这就是艺术家追求纯洁的证明。

图片

儿童之星

丙烯、木板

39.4 × 43.2 × 8.3 cm

2015

现藏于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我们可以把克诺贝尔的作品看作是康德关于本体和现象的理论,以及通过感知对事物最终不可知本质的追求的完美体现。当然,在他对色彩、形状和体积的创新探索实验中,艺术家达到了基本的现实,一种原始意识和感知的状态,而不是任何自我意识的想法。然而,在这一点上,以及关于他的作品可能代表什么的所有话题上,这位艺术家始终保持沉默(像往常一样)。然而,最后,斯图根在他朋友的艺术中发现了一种普遍的力量和温暖的来源,他说,“从零开始”是克诺贝尔持续不懈地寻找原始之美的起点,代表着“觉醒的那一刻”。对艺术的辉煌怀有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并愿意追求它们,无论它们将他引向何处,这是艺术家计划的核心。它激发了他正在进行的《儿童之星》(Kinderstern)系列绘画,这些绘画通过他与卡门建立的支持儿童人权的基金会销售。任何捐赠超过4500欧元的捐款人都可以获得一件该系列作品。但是近期伦敦的富艺斯(Phillips)拍卖行以60000英镑的价格成交了两件克诺贝尔的“星星”作品。克诺贝尔对拍卖行的行为十分愤怒并说到:“我完全地被惊吓了。” “现在艺术品已经荒谬到完全沦为一件商品。可笑的是,如果这些所谓的艺术品收藏家找到我们并且捐赠的话,他们只需支付拍卖金额的一小部分。”这种常青的敬畏感激励着他的最新创作。《图形》(Figura)系列是在铝板上用丙烯绘制的粗大、杂乱的棕色、黄色、绿色和红色线条。他的灵感来自于年幼的孙女试图在涂色书上画出线条的失败尝试。

图片

Figura Psi

丙烯、铝板

239 x 173 x 4.5 cm

2019

图片

图片

Kadmiumrot C C1-C51975-2018

丙烯、木板

5组, 整体尺寸: 228.2 x 344 x 9 cm

2018

图片
Figurae B
丙烯,铝版
251.7 x 259 x 4.5 cm
2020


图片
Hartfaserbild
硬纸板,木材
185 x 164 x 8.6 cm
2020


图片
Yab-Yum
亚克力,铝
236.3 x 282.4 x 4.5 cm
2020


图片
BIG GIRL L.2
丙烯,铝板
46.2 x 30.5 x 3 cm
2019


图片
BIG GIRL Z.1
丙烯,铝板
32.8 x 43.8 x 3 cm
2019


图片
Figura Chi
丙烯,铝板
249.5 x 210.7 x 4.5 cm
2019



图片
Elemente D.1
丙烯,铝版,两幅
24.8 x 80 x 1.2 cm
2017


图片
Union I
丙烯,铝板
157.5 x 271 x 4.5 cm
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