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书摊发现神奇古书《修心鉴》,记录珍贵修行问答,分享第二章

 ycd2468 2023-11-18 发布于重庆

有一天我去一个旧书摊,翻看的时候,发现一本黄旧线装书,很薄很薄,已经破烂不堪,我拿起一看,是光绪年间的书,写着:《修心鉴》,翻开一看,都是些关于修心的问答对话,也不知道是谁问谁谁答谁,唠唠叨叨的,

我当时看不懂,因为都是古文很生涩,一问老板老板说这书根本没有人买,不值钱,我准备拿来垫台子的,你要就五毛钱卖给你。

我赶紧给了五毛钱,拿起这本书回家,花了大概一个月,眼睛都看花了,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本书一共十章。

Image

前几天分享了第一章,现在分享第二章。

问:我们讲心的地方太多,好多的心,这个心字,到底代表什么?

答:心字是古人伟大的发明,这个字,有很大的概括力,它既代表我们的意识,也可以代表我们的灵魂,也可以代表我们的自性,也可以代表我们的念头,用法很多。

所以修行说修心为主,其实不但是要我们注重那个自性心,也要我们注重意识心、灵性心,说到底,这些都离不开那个自性的心,自性的心,可以叫做本心,也可以说是佛心,可以说是原心、也可以叫做源心,还可以叫做初心、一心、道心,等等等等,不一而同。

我们可能要学习一下五识六识七识八识这些理论,才能搞清楚这些心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

不过,我们可以去感悟,感知自己的生命状态,是如何由这心来主宰的。

比如我们看到景致的变化,听到声音的起伏,我们的五官,只是纯粹的起反应起功能,这些功能,说起来很妙,这是怎么来的呢?自然,这奇妙的功能,是来自我们的灵明之心。

我们的自心,有这么奇妙,能够承载我们生命的一切现象。

而五官摄取了外界信息后,第六识,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心,便开始起那个分别定义的作用。

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个,一切都在这里开始分别框定。当然,我们也就因此被捆缚了。

所以,我们修行,要在这里开始入手,到底捆缚我们的是什么?是五官感官,还是外界信息,还是我们的意识心,还是意识心对信息的处理模式。这个道理一明白,修行就开始上路。否则很盲目。

问:那,你说修心要靠感悟,不是靠理论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答:即使你理解了这个道理,好像明白了,可是你到了实际生活中,你无法第一时间用那套理论体系来处理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决定你的际遇的,第一反应带出第二反应,一个念头没有控制粘上了,第二个念头就起来,滚雪球越滚越大,实际情况往往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透不过,意思就是第一念已经迷进去,并且没有那个感悟的力量,没有那个长期的定力功夫,能够马上从这个意识心的颠倒定义分别里拔出来,一直在这里头被带着跑,

情绪也出来了要死要活,烦恼也来了郁闷不止,心乱如麻,忽然一下醒觉,发现自己被忽悠了,被带跑了,啊呀,恨不得打自己,

可是,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戛然而止,进入寂静的自心就算了,我们却还刹不住车,还在那自责、总结、复盘、研究、惭愧、烦恼又增加一大堆。这就是修行最难的一个点,难以戛然而止。

我们修行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懂很多,古圣先贤大师们说的东西,仿佛我们全懂了,可是一到面前,一下就被境界迷进去了。很久才缓过来,啊,我又失去了觉照跟着妄念在跑。

因此,修行修心,都是实干,孔子的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意思是,学习,要不断地拿出来练练,要去实习,去实践,才会有感觉,有收获。

这就是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就是要去实际生活里感悟这个心的体,感悟这个心的用,感悟这个心是如何主宰我们的行住坐卧,感悟它是如何支撑我们的生命活动。

假设一个人不修行,也沉溺在欲望和繁琐忙碌中,他一定无法体会到感悟这心是啥感觉,他一门心思只是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所以,当这样的时间过去了,他会感受不到自己经历了这一切,到人老的时候,无法觉知自己充实的过了一生。

而一个修行人,必然会经历自己的心意识,或者说不清是什么,反正是自己的内心,在和许多的事物产生矛盾、产生磨合、产生拉扯,等等,这就是心在觉醒的过程。

因为你下意识已经开始观照自我。

一个人下意识开始观照自我,也许一开始会有很多矛盾撕裂,纠结,但是不要紧,慢慢坚持下去,因为这个过程,其实你在逐步摆脱意识心对生命控制的过程。

修行,其实是逐步去摆脱意识心的惯性控制,我们可以说是习气,比如禅宗常说要除习气。习气是什么,习气就是意识心长期对生命的控制,而形成的惯性力量。

你可以理解为业力的来源,其实也就是意识心对生命控制而造作的一切。那么,我们假设,能够立于本心而不动,便自然已经摆脱意识心的控制了。

这个逻辑,其实就是如古人说的:觉而不迷,迷而不觉,觉就是回归了本心的观照中,回归了那个不动,那就不是迷了,而只要还在意识心的比量分别定义执着里颠倒,就是迷了。

可是跳出来看,我们这颠倒的迷迷瞪瞪的意识心,又是如何起作用呢?它又是真还是假呢?

其实啊,也没有答案,我们不能说它是假的也不能说它是真的,叫它妄心,也不过是暂时的名字,我们只需要明白,不被它羁绊,它是真还是假,都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了。

因此,分别执着虽然很可怕,但是我们一旦搞清楚了心意识的把戏,就彻底明白了,哦,原来如此,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东西实际存在!执着啥呢?放下啥呢?解脱啥呢?

这就真的是,兜兜转转一大圈,发现自己傻乎乎的在这个心的大范畴里走了一大圈冤枉路,可这路,也绝对不能算是真冤枉啊,因为,该走的路,都要走啊。

(仅供参考,请勿当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