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味草药家禽闻了都嫌弃,却是鼻炎的克星

 武鸣小老头 2023-11-18 发布于广西

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 2023-11-15 10:38 发表于河南

从前有个农家,每年要养一大群鹅。户主的小孩,天天拿着一根竹竿,把鹅赶到山脚下去吃草。

这小孩从小拖鼻涕,长到十岁多还在拖,而且是黄脓鼻涕,臭烘烘的。原来是患了一种病,叫做鼻炎症。

一天小孩赶着鹅群到山脚下去吃草,鹅群见草就吃,边吃边跑。可是,在乱石堆旁有一摊又鲜又嫩的青草,鹅群却一口未吃就跑过去了。小孩觉得可惜,举起竹竿把鹅群赶回来,鹅群低头闻闻又跑过去了。

几次以后,小孩觉得奇怪:这么好的青草,鹅为啥不吃呢?他心里好奇,就走到草丛那边,拔起一把草放在鼻子上闻闻,好象有一种气味。再闻闻,忽然打了几个喷嚏,咦?鼻子通了。

小孩塞了多年鼻子,真是难受,现在鼻子通了,很高兴。

从此,小孩每天放鹅到这里,总要拢一把青草放在鼻子上闻闻,很舒服。

后来,他索性把草搓成团,塞在鼻子孔内。经过一段时期,鼻涕不拖了,脸上也干净了。娘见儿子不拖鼻涕,心里可高兴了。

小孩把用青草塞鼻子的经过说了一遍,娘也感到奇怪,问道:“这是一种什么草?”,小孩说:“鹅不肯吃的草。”

村上有几个孩子,也有鼻炎症,用这种草塞鼻子以后都治好了。大家才知道这种草是一种药草,以后,逐渐流传开来。因为这鹅不肯吃,就取名为“鹅不吃草”。

大自然中万物皆有相生相克,鹅都不吃的草,偏偏是治疗鼻炎的好药材。《四川中药志》以其功用而取名为“通天窍”,肺是人体的华盖,开窍于鼻子,意思很明显,就是能开鼻窍,治鼻渊(鼻炎)。

鹅不食草有股独特的香味,其气辛熏,鹅都不想吃。《品汇精要》记载“其花细白,至夏作丛生而开,子叶与胡荽无异,此草鹅皆不食,故名鹅不食草。”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闻到也想绕路走,会忍不住想打喷嚏,此草气轻可上达巅顶,入肺经可通鼻窍,味厚而温,能散寒胜湿。

将鹅不食草煎汤浓缩后滴入鼻子后,就类似于吃了芥末,气味上攻,非常刺激,打喷嚏,流眼泪,这是很正常的。

打喷嚏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防御的表现,感冒初期,人也会打喷嚏,打喷嚏的目的就是想把寒气排出体外,不然寒气积聚日久就容易发展成顽固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鹅不食草也许就是能更好地触发这个自我防御机制,从而到达药到病除。

《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疾,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痰喘鼻炎,散疮肿,通入肝经,而能除翳明目,治胬肉攀睛。”

鹅不食草还是治疗鼻息肉和目翳的好手。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气郁闭就容易生鼻息肉。肝开窍于目,肝郁日久,就容易生目翳。正因为如此,能入肺、肝二经的鹅不食草就大有作为。

有报道说鹅不食草(鲜品)适量捣烂取汁,滴于鼻息肉上,每日数次,连续1-2周,直至息肉变小乃至消退。

《本草拾遗》记载“去目翳,用鹅不食草,捣烂塞鼻中,翳膜自落”,因眼窍跟鼻窍是相通的。而《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中则说“用鹅不食草捣烂取汁,煮沸澄清后,加进一点冰片调匀,点眼睛,可治胬肉攀睛”。《本草纲目》则认为点眼塞鼻,双管齐下,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