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博士生走出精神内耗的三种思维模式

 若歌sweet 2023-11-18 发布于山东

说来奇怪,

人们都喜欢在冬天来临后,

开始疯狂想念夏天。

可冬从来不会吝啬,

予世界一片清麽与洁白。

我想啊,

过去即该释怀,当下值得热爱。

些年来,作为一个高敏感人格,我曾因为各种事件而深度精神内耗,折磨自己、让自己崩溃。但同时,这一年来,其实,我的内耗指数是在不断降低的,甚至某种程度上,几乎很少和无。

我发现,可能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概念和转换,于是总结一下。

首先,开展“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探索。其实,我发现我是一个需要依靠外界来驱动的E人。我的成就感,来自于,我能够帮助到别人。今年组织了几场周末讨论的沙龙,也组织了几次读书会,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己的收获,更多地是来自他人的肯定,他们告诉我他们的成长本身,就让我获得极大的快乐。包括,这个假期,我回家做访谈,有几个访谈对象跟我主动建立的关联,他们都告诉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成绩,都在不断地提升。别人因为我的出现而出现的成长,是对我的最大奖励。这是我的能量来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发现,我的能量可以给予别人,给予别人的过程是我开心快乐的源泉。当我发现我的能量来源是这里的时候,那我就经常些公众号,经常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经常和身边的人分享我的思想变化。久而久之,我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对自我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就慢慢地少了内耗。至于I人,我也不太懂,但是我想,I人可能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多多自我修复,可能是最好。哦,至于我是如何开展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探索,可能还需要一篇文章来分享,这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反问自己精神内耗的胡思乱想。一般,常常进行自我内耗和自我攻击的人,其本质在于不认可自己,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及怀疑一切正在进行的事情的结果。比如,刚刚读博的时候,我每天,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每天的思想活动就是:这个博士要不要退学?退学了之后我怎么找工作?我是现在退学还是过段时间再想想再退学?我这个文章看不懂,算了,我就不是读书的料,算了,我就是不行。我根本就不可能拿到学位毕业。这个博士论文太难了,我会不会根本就写不出来?诚如上述所言,这些心理活动每天都在发生。这些深度的自我攻击和自我内耗,其实只是在浪费时间。我现在有一个方法会反问自己,「OK,就算你想的这些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你想这些会对你的结果有帮助吗?」诚然,没有帮助。只是在增加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恐惧、害怕和减少自己做事情的勇气和信心。当然,也是在第四年的时候,漫长的心理斗争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第三,不要过度思虑那些糟糕的结果。老人都是这样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觉得今天的年轻人,似乎不需要这句话。今天的年轻人太有远虑了!就像项飙所提出的「附近的消失」的概念,今天的年轻人太喜欢思考未来,也太喜欢思虑自己,而忽视了当下的附近正在经历的事情。经常我会听到身边的人,传递这样一种焦虑「赶快毕业赶快占坑」,他们觉得你晚一年毕业似乎就要完了!还有一种焦虑就是,「你快点发文章,多发文章安家费多,没有文章就完了,啥也去不了。」这些声音总是此起彼伏地影响着每一个或许很有学术抱负的年轻人,或许本就不自信的博士生。如果这些焦虑始终萦绕在脑海中,哪里有时间做当下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当下的年轻人,不如稍微佛系心态一点,「也努力地发文章,读书,写作,但是心态要放平,不过度思虑那些糟糕的结果。」当这样的思维模式去看待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在每一个当下,阅读、写作、思考、讨论,生活也会延展和丰盈起来。

我想,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与现实和解的方式。

其实,如果真的还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思想,无法控制自己胡思乱想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让自己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不要强迫自己。因为我之前也经历很长一段这样的时间,慢慢等待自己和守候自己的成长,总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天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