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红军长征后,10位重要领导人留守苏区,只有1人见到了新中国

 古稀老人赵 2023-11-18 发布于北京

文| 昭明

编辑| 昭明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德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1935年6月18日凌晨,福建长汀罗汉岭,36岁的瞿秋白为了真理而奋斗,高唱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英勇就义。

很多人只知道长征的艰难,但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将士们同样付出了巨大牺牲,其中留下的10位重要领导人只有1人活着见到了新中国……

那他们都是谁呢?

瞿秋白:“为了真理而斗争”

瞿秋白性格有些内向,但学识很好,如果不是生逢乱世,他更可能成为一个翩翩书生。

1917年,瞿秋白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研习俄文,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李大钊等我党早期领导人结识,他还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思想论著,是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位卑未敢忘忧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次年,年仅23岁的瞿秋白就毅然入党,一生不负。

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瞿秋白已经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为了牵制国民党军,给大部队转移留出时间,组织上讨论决定留下一些领导人组织剩余部队在苏区打游击,将来红军万一反攻也好配合。

瞿秋白就是留下来的领导人之一,他当时得了严重的肺病,组织上多次劝他去香港休养,但为了革命,他一直带病工作,直到1935年2月,瞿秋白病情加重,到了不得不转移的时候,他才答应下来。

可还没行动,就被当地的反动武装保安团发现,瞿秋白寡不敌众,旋即被捕,敌人一看抓了条大鱼兴奋异常,对其进行了各种威逼利诱,试图让瞿秋白说出更多我党的信息。

但瞿秋白一个字也没吐露,敌人最终将其残忍杀害,而就在被押赴刑场的时候,他依然面带笑容,目光坚定,嘴里还唱着他亲手翻译的《国际歌》。

他相信:“英德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一定能够实现!”

方志敏:“努力到死,奋斗到死”

“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方志敏一生清贫,即使在担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之后,面对母亲前来要钱的举动,方志敏也是一口回绝。

知道方志敏的同志,无一不被他的高尚人格所打动,“方主席总是穿着一件补了又补的破棉袄和穷人走在一起”,这是当时同志们对他的印象。

方志敏常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方志敏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统一领导闽浙皖赣边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他不辞劳苦,积极动员苏区民众和战士们,鼓励大家坚持到底。

然而,在转移途中还是遭到了敌人的重兵围困,他本人也不幸被俘,和瞿秋白一样,他也丝毫没有向敌人妥协,于1935年8月6日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年36岁。

何叔衡:“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1921年7月21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内走来了一个中年人和一个青年人,这是一大最初的地址,青年人是毛泽东,而这个中年人就是何叔衡。

两人是出席中共一大的湖南代表,毛主席曾对身边人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两人年龄虽然相差17岁,但革命的信念却是完全一致的。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时候,何叔衡奉命留在苏区领导游击战争,这年他已是58岁。

当时所有人都知道长征还有一线希望,留下来那是九死一生,对于何叔衡的选择,同志们都很敬佩。

为了掩护红军主力的转移,何叔衡带领剩余部队四处转战,拖延了不少时间,可敌军毕竟势大,1935年初,指挥部还是遭到了敌人的重兵包围。

中央局书记项英当即决定突围,可敌人也紧追不放,此时已经年近六旬的何叔衡自知体力不济,为了不拖累同志们,他表态自己留言掩护,让大家先撤。

可红军哪会抛弃任何一个战士,更何况何叔衡还是重要领导人,负责保护的战士们说什么也不肯答应,众人且战且走,伤亡很大。

何叔衡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谁也走不了,在队伍行进到一处悬崖边时,他趁战士们不注意直接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英勇牺牲,随行战士无不洒泪。

毛泽覃:“跟着大哥闹革命”

毛泽覃是毛主席的三弟,当年也是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毛泽覃革命意志愈发坚定,并且用生命谱写了革命赞歌。

事实上,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覃就发挥了作用,当时正是他和大哥毛主席报告了朱德红军转战湘赣边界的行动,间接地促成了朱德和毛主席的会师。

而在之后的革命期间,毛泽覃也从没有让大哥安排职务,反而是从基层做起,积极为党工作。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时候,毛泽覃毅然和妻子贺怡一起留了下来坚持在苏区进行游击战争,对于三弟的举动,毛主席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苏区的斗争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艰苦很多,毛泽覃带领红军独立师四处转战,但就是摆脱不了敌军的追击。

我军越打越少,敌人却越聚越多,最终在1935年4月26日,身陷重围的毛泽覃寡不敌众,英勇牺牲,时年30岁。

直到6个月后,抵达陕北的毛主席才收到了弟弟牺牲的消息,毛主席沉默良久,没有说话,而这已经不是毛家第一个亲人牺牲了……

贺昌:党史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国难当头,应挺身而出,即使牺牲也不退缩。”这是贺昌读小学时的发言,与周总理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遑多让。

贺昌早在13岁那年就投身了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年仅21岁的他就当成了中央委员,一举创下了记录。

贺昌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工作经验丰富,红军主力长征的时候,他协助项英、陈毅等人一起领导中共中央分局在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

然而,游击战争是残酷的,1935年3月10日,贺昌在率领部队突围时,惨遭敌人伏击,英勇牺牲,时年29岁。

陈老总后来惊闻贺昌牺牲的消息顿时潸然泪下,他亲自写诗悼念:“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其中的“贺”指的就是贺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除了以上五位之外,还有四位留守在苏区的我党重要领导人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

留守苏区的最高领导人项英在1941年被叛徒杀害,时年43岁;

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游击战争期间深受重伤,此后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仍然带病参加革命,誓要为党奋斗到最后一息,然而不幸的是,他于1942年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残忍杀害,时年47岁;

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于1935年护送红军渡河长征时被俘,后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年40岁;

闽越赣红军游击队司令员古柏于1935年被叛徒出卖,在掩护同志们突围时牺牲,时年29岁……

十位留守苏区的重要领导人里,只有陈毅一个人活着见到了新中国,而他当初在参加游击战争时也多次命悬一线。

1936年,陈毅被困梅山,敌人围困万千重,甚至还放火烧山,生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关键时刻,还是西安事变的消息传了过来,敌人放弃了搜捕,陈毅这才活了下来。

要知道,当时身处绝境的陈毅也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写下了《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希望将来战士们能够继续斗争下去,直到胜利的那天,而这也是陈老总最著名的作品。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老总活了下来,并带着牺牲战友们的共同心愿为了革命的胜利继续艰苦奋斗,最终,他在天安门城楼上目睹了新中国的成立。

而在三年南方游击战争期间,还有更多牺牲的革命先辈无法见到新中国,他们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最终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因此,当下的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先辈们的英勇付出,积极建设祖国。

最后,请允许我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作结,以此致敬先烈: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