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从业余到专业,必须跨过这道坎,每个高手都会面对这个过程!

 吕剑藏书 2023-11-18 发布于山东
内容图片

如果您是书法高手,这篇推文对您来讲没什么意义,避免耽误宝贵时间,可以选择一划而过。

书法不同于写字,写字以实用性为主,书法却要追求美观。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当观者读到这篇短文时,文字呈现给读者面前的是汉字的横平竖直,横和竖都呈水平状,这种书写意识同书法的书写意识完全不同。对于书法而言,点画的变化,通过整体来体现单字的稳定性平衡性。

内容图片

说得直白一点,写字从单一笔画平衡稳定为基础,书法却是以单字和多字的平衡稳定为标准,也就是说,不看局部看整体。

以“字”为单位,以“行”为单位,以“列为单位”,整体来看,不像适用写字一样,以单笔画字的平衡为准,这也是书法和同写字最基本的认识标准。

内容图片

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一张是实用性美观书写,宋体字加了瘦金体的流动,横平竖直,辨识度极强,文字阅读非常便捷,由于线条的过于单一,很容易造成标准化。但是这种字喜欢的受众面非常广,普通大众喜欢,学校的老师喜欢……

内容图片

第二张是田英章老师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审美性,横不平,竖不直,每个横画从左向右微微向上,每个竖画从上至下,有明显的粗细变化,“腰细竖”“S形竖”,有的上粗下细,有的下粗上细,有大有小,字形呈长方形,这也是唐楷欧体的特征。

内容图片

下面这幅作品,智永的《千字文》,横竖不做正平,单字大小不做统一,字形的高矮宽窄更具变化,单字的体积无一字相同,提按顿挫明显,粗细变化跨度大,艺术表达手法更加多丰富。

内容图片

古今书法家很少把字写得很平正,把字写得平正容易,字写得不平整,但整体又是平整的,不稳定中找到了平衡,这就是一件难事

例图:

米芾的字在不平衡中找到了平衡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对于初学书法的书友。一定要改掉以往的惯性,单笔画从不做正平,这一点尤其重要。改变书写意识,从横不平竖不直开始。

说到这里,有可能有人会联想到“奇正相生”这个词,而高明的书家都在斜中取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奇正”。

古今书评》:“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来看例图:

下面这件书法作品是王羲之所书,点画的粗细变化,单字的大小,几乎没有一个字是“正写”的,不看单字看整体,感觉到整个空间的布局又特别的“正”,就印证了那句话“不端正中含有爽正气

内容图片

有书友会问,这是行书自然可以这样写?我们来看一个楷书大家的作品,柳公权的《玄秘塔》,每个单字都感觉特别正,这种正字是在“不正”的笔画“搭建”出来的,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横画微微向上翘,几乎找不到一个正平的横画,细究每个单字,初看似乎有些倾斜,例如“寺”这个字,上面的“土”向左倒,“寸”字却向右拉,左右倾斜掺融,觉得这个字很有趣味,险中求正。

第一个字“徒”字,左边向右倒,右边向左倒,形成了“头碰头”,两个部首不平衡,组合起来就平衡了。像这样的例子特别多,细心的读帖,便会领略到书法大家的创造能力。

内容图片

看了一件草书,看了一件楷书,米芾大神是宋四家之一,他是典型的“弄险”高手,看图片:

内容图片

米芾大神已经不考虑单字的平正,不拘泥“行列”的造势,让“行列”为整体服务,从全局眼光来看,一切平正都在掌握中。

我们再看一个例图:

内容图片

图例:王铎书法

打破横平竖直,打破大小归一,打破行列的齐平,打破墨色的浓淡,打破……这一切手段都来为整体服务,让作品更加有艺术性,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艺术之美及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内容图片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每天分享一点书法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