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王继华1 2023-11-18 发布于广东

县区公安机关,是公安系统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也是最需增活力、实力、战斗力的职能部门,由于县区公安机关的人事管理以垂直为主,又相对独立,普通警察除辞职、提前退休和主动要求调出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县区公安干到法定年龄退休,如果女警察晋升至四级高级警长还可以再延长五年退休(指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区),由此出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许多在机关、在基层一干一二十年,不少在一个单位、在同一岗位一干一二十年,有的甚至更长,这一现象至今仍在持续,如果不设法改变,县区公安机关增“三力”,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增“三力”,必须有力推行普通警察岗位交流,形成良性的内部循环。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推行岗位交流的理由

首先,警察呼声较高。普通警察是县区公安的最大群体,也是干公安工作的主力军,虽然,近几年有警院毕业生和军转干部充实警察队伍,但改变不了这种现状,特别是由于主观客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对普通警察只作部分“微调”,很少甚至不进行全方位的岗位交流,导致数十年来很大一部分岗位一成不变,不少警察感概地说:“年轻的时候就在这个岗位,现在头发白了还在这个岗位”。呼吁对他们实行岗位交流。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其次,职业激情退化。干任何工作都要有激情、靠激情,干公安工作更是如此,虽然干公安与社会打交道多,但长期在一个单位、干同一工作,面对的是熟悉环境、熟悉的人,数十年重复下来,不仅审美疲劳、新鲜感没了,而且职业激情随着时间慢慢退化,会出现责任心缺失,心不在状态,工作应付了事、敷衍塞责,甚至造成追责问责的问题。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再次,结构矛盾凸显。普通警察长期不岗位交流,不仅问题会暴露出来,而且结构矛盾也会凸显,一些热点岗位、窗口岗位、专业岗位老的动不了,新的就上不去;在机关工作的普通警察,随着年龄的增长,干活是越来越轻松,而在基层工作的普通警察,随着年龄的增长,干活是越来越辛苦;普通警察长期原地不动,形成了复杂的朋友圈、生活圈,更不利于干净干事。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推行岗位交流的方法

各县区公安机关可根据自身实际,注重调研,精心谋划,面向全警,稳步推进,应采取三种方法:

第一、普通警察在机关、基层所属部门、单位进行岗位交流,双向选择,自主择岗,单位认可,组织决定。

第二、四种对象必须岗位交流:在一个单位工作15年以上的;在同一岗位工作20年以上的;在热点岗位、窗口岗位、专业岗位工作10年以上的;晋升四级高级警长延迟退休的。

第三、三种对象暂缓交流:长期患严重疾病的;特殊专业技术岗位的;其他不宜岗位交流的。

推行岗位交流的固化。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普通警察岗位交流是增“三力”,进一步调动队伍积极性的长久之策,也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警的工作,既要高度重视,又要认真对待:

一要设立工作专班。在县区局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抓总、负总责,并由分管队伍领导牵头设立工作专班,具体实施这项工作。

二要建立长效制度。将普通警察岗位交流,作为队伍建设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建立长效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工作。

三要形成常态循环。普通警察岗位交流,不能一股风、一阵子,交流结束工作结束,而应查漏补缺,逐步完善,形成常态全警循环,使每个普通警察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县区公安机关:要增“三力”,必须推行岗位交流形成内循环

郑重声明:本文只发《今日头条》,并已声明首发,严禁抄袭改编,若发现必将举报究其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