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记◆曲礼下》第二

 乐水无涯 2023-11-19 发布于辽宁

【原文】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①。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③。

  【注释】

  ①带:古人系在衣服外面的长带子,离地大约四尺半的`样子。

  ②上衡:高于心脏的位置。

  ③提之:手放松提上就可以。

  【译文】

  凡捧着东西时要捧到胸前,提着东西时,要提到腰带。

  拿着天子的器用时要高举过胸,拿着国君的器用时要平于胸口,拿着大夫的器用时要低于胸口,拿着士的器用时手放松提上就可以。

  【原文】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①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②。立则磬折③,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④。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⑤。

  【注释】

  ①币:指的是行礼时所用的束帛,大约有二十丈。

  ②车轮曳踵:像车轮滚动一样不张扬。

  ③磬折:弯腰的样子。④佩委:指的是腰佩要垂到地上。

  ⑤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古人行聘礼时用圭、璋、璧、琮之类的玉器。其中聘时献圭、璋,礼物没有衬托物,献礼者要掩好正服的前襟,端庄敬献。享时献璧、琮,礼物有衬托物,献礼者可以解开正服的前襟露出褐衣。藉,是衬托物的意思。

  【译文】

  凡手里拿着主人的器物,要小心,如同拿不动的样子。拿着主人的器物,或束帛之类,左手在上;走路时如同车轮滚过一样不张扬,拖着脚跟走。站立的姿势,要如同磬一样向前俯,腰佩悬垂。主人直立,腰佩倚附在身,那么臣的腰佩要悬垂;主人的腰佩悬垂,那么臣的腰佩要垂到地上。拿的是璧琮之类垫着束帛的玉器,袒衣相授受。拿的是圭璋之类没有垫的玉器,则披外衣相授受。

  【原文】

  国君小名卿老①世妇②;大夫不名世臣③侄娣④;士不名家相⑤长妾⑥。

  君大夫⑦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⑧';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⑨某'。不敢与世子⑩同名。

  【注释】

  ①卿老:是上卿之意。

  ②世妇:指的是在夫人之下、众妾之上的随嫁者。一般指侄女或是妹妹。

  ③世臣:父辈时的老臣。

  ④侄娣:即夫人陪嫁来的侄女或是妹妹。

  ⑤家相:家臣中最年长的。

  ⑥长妾:生有儿子的妾。

  ⑦君大夫:指的是在天子处得到分地的大夫。

  ⑧余小子:指的是天子在丧的自称。

  ⑨嗣子:指的是诸侯在丧的自称。

  ⑩世子:在这里指天子。

  【译文】

  国君对上卿、世妇,大夫对世臣、侄娣,士人对家相、长妾,不称其名字。

  国君或大夫的孩子不可自称'余小子'。大夫、士的孩子不可自称'嗣子某',不能和天子同名。

  【原文】

  君使士射①,不能,则辞以疾②。言曰:'某仃负薪之忧③。'

  侍于君子,不顾望④而对,非礼也。

  【注释】

  ①君使士射:古代射箭之时,两两配对称为射耦。

  ②疾:生病。

  ③负薪之忧:背柴累病了。

  ④顾望:看看四周是否有比自己强的人选。

  【译文】

  国君让士陪贵宾比箭,如果不能射,士就借口有病,说:'某有负薪之病。'

  侍奉君子,若不观察有无比自己更强的人选就回答,就要失礼。

  【原文】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①,谨脩其法而审行之。

  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②。

  【注释】

  ①皆如其国之故:都还和在自己国家一样。

  ②宗后:指的是家族的后裔。

  【译文】

  君子在国之外不要改变原来的礼俗。祭祀的礼仪,居丧的服制,哭泣的位置,都如同在自己国内的原样,小心遵从法度而谨慎去做。

  离开国家已有三代,家中还有在朝廷做官的,或有来往的,以及兄弟宗族还有在国内的,就要回去告诉族长的后裔。

  【原文】

  去国三巨,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①之日,从新国之法。

  君子已孤②不更名;已孤暴贵③,不为父作④谥。

  【注释】

  ①兴:指做了卿大夫。

  ②孤:指去世父亲的儿子。

  ③暴贵:大富大贵的意思。

  ④作:定、起之意。

  【译文】

  离开国家已有三代时间的人,宗族中没有官位俸禄在朝廷设列,与祖国没有赴告往来的,自充任新国卿大夫之日起就要遵从新国的法度。

  君子在父亲亡故之后就不要再改名字。父亲已故,即使一下成为显贵,也不要为亡父定美谥。

  【原文】

  居丧未葬,读①丧礼;即葬,读祭礼;丧复常②,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③,端书④于君前,有诛。倒⑤策侧龟于君前,有诛。

  【注释】

  ①读:研究之意。

  ②复常:回到正常的生活。

  ③振书:弹掉书上的灰尘。

  ④端书:整理书。

  ⑤倒:把……打翻。

  【译文】

  居丧之礼,没有出葬时要研究丧礼;已经埋葬,要研究祭礼;丧礼完毕恢复正常,可以读诗歌。居丧不谈乐事,祭祀不谈凶事,在厅堂不谈论妇女。

  在国君面前,用手指掸簿书上的灰尘或整理簿书,要处罚。在国君面前,把占卜用的龟颠倒,要处罚。

  【原文】

  龟策、几杖、席盖①、重素②、袗絺绤③,不入公门。苞屦④、扱衽⑤、厌冠⑥,不入公门。书方⑦、衰⑧、凶器⑨,不以告,不入公门。公事不私议。

  【注释】

  ①席盖:专指丧车上用的伞盖和席子。

  ②重素:穿一身白色的衣服。

  ③袗絺绤:穿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衣服。

  ④苞屦:草制的丧鞋。

  ⑤扱衽:指的是把上衣的衣边塞到裤子中。扱,与'插'同音。

  ⑥厌冠:头上戴着服丧期间的帽子。

  ⑦书方:办丧事时,记录客人们赠送礼物的桌板。

  ⑧衰:穿丧服之意。

  ⑨凶器:指的是办丧事时所用的器物。

  【译文】

  龟是卜问吉凶用的,几杖是老者扶持用的,席盖是丧车用的东西,衣裳皆素像丧服,穿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衣服,不可进入公宫之门。穿丧鞋,上衣边塞入裤子中,戴丧冠,丧事打扮,不能进入公宫之门。记录送死者物件数目的桌板,粗麻布丧服,丧葬用的器物,不通报经过许可,不能进入公宫之门。公家的事不可私下议论。

【原文】

  君子将营①宫室,宗庙为先,厩库②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③,祭器为先,牺赋④为次,养器⑤为后。

  【注释】

  ①营:营造,修建之意。

  ②厩库:马厩,仓库。

  ③家造:制备家中所用的器具。

  ④牺赋:祭祀时用的牲口的棚圈。

  ⑤养器:供生活之用的器具。

  【译文】

  君子有准备营造宫室时,首先要建造宗庙祠堂,其次是马厩仓库,最后才是自己的居室。凡大夫在准备制造器具时,首先是祭祀用的器皿,其次是取赋敛做祭牲的棚圈,最后是自己用的饮食器具。

  【原文】

  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①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②。

  大夫、士去国③,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

  【注释】

  ①粥:变卖之意。

  ②丘木:祖坟上的树木。

  ③大夫、士去国:在这里指的是向国君进谏三次都以失败告终的大夫和士一级的官员。

  【译文】

  无田产俸禄的人,不设置祭器;有田产俸禄的人,先制作祭服。君子即使贫穷,也不卖祭器;即使寒冷,也不穿祭服。建造宫室,不敢砍伐祖坟上的树木。

  大夫或士人离开国家,不可携带祭器过境。大夫和士人将祭器寄存在同一官阶的人那里。

  【原文】

  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①,素幂②;乘髦马,不蚤鬋③,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④;妇人不当御⑤,三月而复服⑥。

  【注释】

  ①鞮屦:是革屦之意。鞮,与'低'同音。

  ②素幂:用白色的狗皮盖在车上。

  ③蚤鬋:与'爪剪'通假,是剪指甲、理头发之意。

  ④不说人以无罪:大夫、士等人由于进谏不从才离开自己的国家,如果声称自己没有罪过的话,显然有冒犯国君之意,所以不能说自己是没有罪过的。

  ⑤当御:接近,服侍之意。

  ⑥复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译文】

  大夫、士离开国门之时,不可将祭器带出境外,可以把祭器寄存在大夫、士那里。在大夫、士离开本国时,一过国境,就要在地上堆起土坛,设置庙位,望着祖国而哭泣,要穿着素衣、素裳,戴上素冠,去掉衣边,拖着没鼻子的草鞋,坐着白兽皮包栏的车子,驾着没有剪剃鬃毛的马,指甲不剪,头发不理,吃饭时不再行祭食礼,见到人不敢说自己没有罪过,不用妇人服侍,三个月后恢复原来的装束。

  【原文】

  大夫,士见于国君①,君若劳②之,则还辟,再拜稽首③;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④。

  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

  【注释】

  ①国君:在这里指大夫和士随本国国君出行时见到的他国的国君。

  ②劳:赏赐、慰劳。

  ③稽首:稽首礼是一种最正式最重要的礼节。

  ④不敢答拜:不敢与国君抗礼之意。

  【译文】

  大夫或士人见到他国国君,国君如果慰劳,就要退身避开,俯首至地再拜;如果国君迎接先拜,就要退身避开,也不敢回拜。

  大夫与士相见,虽然主客的身份不相当,主人尊敬客人,就先拜见客人;客人尊敬主人,就先拜见主人。

  【原文】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

  大夫见于国君①,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②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注释】

  ①国君:这里指的是他国的国君。

  ②其:自己国家之意。

  【译文】

  大凡不是吊丧,不是朝见国君,就都要答拜。

  大夫见他国国君,国君拜其访。士见大夫,大夫也拜其访,同国之人第一次相见,主人拜其访。国君对士,不回拜;不是自己的臣属,就要回拜。大夫对自己的家臣,即使他地位低下,也要回拜。男女相互回拜。

  【原文】

  国君春田不围泽①,大夫不掩群②,士不取麑卵③。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④,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⑤;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⑥。

  【注释】

  ①泽:打猎的围场。

  ②掩群:追捕成群的猎物。

  ③麑卵:指的是鸟兽等动物未成形的幼卵。麑,与'迷'同音。

  ④不祭肺:古人以肺为食前祭礼所用之物,不祭肺指的就是不杀生祭祀之意。

  ⑤县:与'悬'同,是指悬挂挂钟之类的东西。

  ⑥乐:演奏乐曲。

  【译文】

  国君在春天田猎,不能包围猎场;大夫不可猎捕兽群;士人不可猎捕幼兽和鸟卵。

  遇有水、旱年头,收成不好,国君不杀生祭祀,马匹不喂谷类,驰车的大道不除草,祭事不奏乐;大夫们不吃粟米,士人宴客不能用乐待宾。

【原文】

  君无故玉①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

  大夫私行②,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注释】

  ①玉:指的是贴身所戴的玉配饰。

  ②私行:为私事而出行。

  【译文】

  如果不是遭到灾患丧病,国君佩玉不离身。大夫不去掉判悬。士人不去掉琴瑟。

  士人献礼物给国君,国君不接受,后来国君问士人说:'如何得到这些东西的?'士人先稽首再拜,然后回答。

  大夫私事出境,一定要申请,同来必定呈献礼物。士人私自出境,必须申请,回来要报告。国君慰劳,要拜;问起私行事情,先拜而后答。

  【原文】

  国君去其国,止①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②社稷,大夫死众③,士死制④。

  【注释】

  ①止:劝告之意。

  ②死:为……而死。

  ③众:指军事之事。

  ④制:执行君王的命令。

  【译文】

  国君离开自己的国家,要劝阻他说:'为何放弃自己的社稷?'如是大夫,说:'为什么抛弃自己的宗庙?'如是士人,说:'为什么不顾及自己的祖坟?'国君应为国家而死,大夫应为军事之事而死,士人应为执行君王的命令而死。

  【原文】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①,临祭祀,内事②曰'孝王某',外事③曰'嗣王某';临诸侯,畛④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⑤'。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⑥';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

  【注释】

  ①践阼:这里除院子外,还指庙堂和郊坛等的阼阶。

  ②内事:指的是在宗庙祭祀。

  ③外事:指的是在郊坛祭祀。

  ④畛:与'疹'同音,是告诉之意。

  ⑤甫:通常指男子的字。

  ⑥登假:升天之意。假,与'遐'同音。

  【译文】

  君临天下的叫'天子';在朝会诸侯、分派职位、授予政事、任用以政务时,自称'予一人';站在主人的地位,祭祖时称为'孝王某',祭郊、社等外神时称'嗣王某';巡视诸侯国,向鬼神致祭时称为'天王某(字)'。天子死,称'天王崩';为天子招魂,称'天子王某'不称名。为天子发丧,称'天王登假';位附入宗庙,立牌位称为某'帝'。天子未除去丧服,曰'予小子'。这样的天子,活着时称'小子王某';此时死去,也称'小子王某'。

  天子宫内女性有王后、夫人、世妇、嫔、妻、妾等职位。

  【原文】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①,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②。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③。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④。

  【注释】

  ①大:与'太'同。

  ②众:指的是各自手下的官员。

  ③职:事情、内务。

  ④材:器材之意。

  【译文】

  天子设立官位先设六官,为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掌管六类制度。天子设五官,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各自掌管属下官员。天子设六个府库,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掌管各处的职能。天子设立六工,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掌管各种器物的制作。

  【原文】

  五官①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②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③,曰:'公';于其国,曰'君'。

  【注释】

  ①五官: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②摈:辅佐之意。

  ③于外:指的是自己的封地之外。

  【译文】

  五官呈献一年的功绩称'享'。五官之首叫'伯',是管之官。他辅佐天子,称'天子之吏'。和天子同姓的诸侯,称为'伯父';非同姓的称为'伯舅'。他们对其他诸侯自称为'天子之老'。对国外之人称'公';对国内之人称'君'。

  【原文】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①'。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

  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于外,自称曰'王老'。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注释】

  ①牧:指的是每州之长。

  【译文】

  九州诸侯之首,进入天子的国内称某州为'牧'。同姓的,天子称他为'叔父';非同姓的,称'叔舅'。国外之人称他'侯';国内之人称他'君'。

  那些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等地的诸侯,即使土地辽阔,爵位是子爵,称他'子'。在国内自称'不榖';对外自称'王老'。

  其余众多的小诸侯,进入天子之国称'某国之人';国外之人称他为'子'。自称为'孤'。

  【原文】

  天子当依①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

  诸侯未及期②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③,曰'会'。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约信④,曰'誓'。莅牲⑤,曰'盟'。

  【注释】

  ①依:与'扆'通假,类似屏风之意。

  ②期:指的是事先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③郤地:两国的边界之地。

  ④信:条文、书面的东西。

  ⑤莅牲:面对神灵杀生。

  【译文】

  天子站在绣有斧纹的屏风前,诸侯面向北朝见天子称'觐'。天子(朝南)站在屏风和门之间,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称'朝'。

  诸侯和诸侯未到约定的日期和地点相互见面称为'遇'。约定日期在两国之间的空隙地带相互见面称'会'。诸侯派遣大夫相互访问称'聘'。写下商量确定的条文称为'誓'。杀牲饮血以确实信守诺言称'盟'。

【原文】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①侯某②'。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③',其在凶服,曰'适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死曰'薨'。复,曰'某甫④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⑤。

  【注释】

  ①某:代之具体的国名。

  ②某:代之具体的诸侯名。

  ③寡人:古代君王的谦称,表示言语少、学识浅之意。

  ④某甫:代之诸侯的字。

  ⑤言谥曰'类':指的是让天子给将要入葬的人请谥号,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德行,所以称为'类'。

  【译文】

  诸侯朝见天子称'臣某侯某'。同人民说话自称'寡人',若在服丧期内见国外的宾客,就称'适子孤'。主持祭祀时在宗庙内自称'孝子某侯某',外事称'曾孙某侯某'。诸侯死,称为'薨'。招魂时用'字'不用'名'。继位的诸侯行过葬礼后朝见天子,称为'类见';为父请谥也称为'类'。

  【原文】

  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天子穆穆①,诸侯皇皇,大夫济济②,士跄跄③,庶人僬僬④。

  【注释】

  ①穆穆:威严的样子。

  ②济济:庄重的样子。

  ③跄跄: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④僬僬:匆忙紧张的样子。

  【译文】

  诸侯派士人聘于诸侯,那个使者自称为'寡君之老'。

  天子的仪容应显出威严的样子,诸侯的仪容应显赫盛大,大夫的样子应整齐庄重,士人走路的样子应有节奏,庶人的样子应匆忙急促。

  【原文】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①,自称曰'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

  【注释】

  ①自世妇以下:指的是世妇下面的妻、妾。

  【译文】

  天子的配偶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公、侯有夫人、世妇、妻、妾。公侯夫人对天子自称'老妇';对诸侯自称为'寡小君';对自己国君自称为'小童'。从世妇往下,都自称为'婢子'。子女在父母面前,称自己的名字。

  【原文】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①士';自称曰'陪臣某②';于外③曰'子',于其国④,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

  【注释】

  ①某:代指特定的国家。

  ②某:指代具体的臣子。

  ③外:别国之意。

  ④其国:本国之意。

  【译文】

  各诸侯国的大夫,进入天子国内称'某士';自称'陪臣某';国外人称他'子',国中之人对国外人说话,称他'寡君之老'。出使之人自称'某'。

  【原文】

  天子不言出①。诸侯不生名②。君子不亲恶③;诸侯失地④,名⑤;灭同姓⑥,名。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⑦。三谏而不听,则逃⑧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注释】

  ①天子不言出:天子以天下为家,天子出行某地,要说'居某地'。

  ②诸侯不生名:指的是诸侯在世之时,史书上记录时,不能直呼其名,要称其爵位。

  ③恶:指有罪恶的人。

  ④失地:失去自己的国土。

  ⑤名:史书记载时,要记录他的真名。

  ⑥同姓:指的是同姓国。

  ⑦不显谏:出于礼仪,不当众指责之意。

  ⑧逃:离开之意。

  【译文】

  天子出奔,史书不用'出'字。诸侯生前史书不称其名。君子不原谅作恶的天子和诸侯;诸侯失掉自己的国土,史书也直称其名;或残害同胞,史书也直称其名。

  作为人臣的礼仪:不当众指责国君。数次劝谏仍不听从,就要离开国君而去。子女侍奉双亲,数次劝说仍不听从,就大声哭泣,听任他们。

  【原文】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①,不服其药。

  【注释】

  ①医不三世:行医不到三代,指的是没有丰富经验的医生。

  【译文】

  国君有病,服药时侍臣先尝。双亲有病,服药时子女先尝。如不是医术精通、经验丰富的医生,不要服用他的药。

  【原文】

  儗人必于其伦①。

  【注释】

  ①伦:身份地位之意。

  【译文】

  形容一个人必须符合那个人的身份地位。

  【原文】

  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①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②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注释】

  ①始服:开始穿着之意。

  ②典谒:主持宴请宾客之事。

【译文】

  问天子的年龄,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多长的衣服了。'问国君的年龄,如果年长,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事情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主持宗庙社稷的事情。'问大夫的儿子,年长,回答说:'能驾驭车马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驾驭车马。'问士的儿子,如果年长,回答说:'能替客人传话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替客人传话。'问庶人的儿子,年长,回答说:'能负薪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负薪。'

  【原文】

  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①食力,祭器衣服不假②。'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

  【注释】

  ①宰:同'采',指的是封地。

  ②假:借。

  【译文】

  问国君的财富先计算国土,然后说山泽的出产。问大夫的财富,说:'有封地供给衣食,祭器、祭服不用借。'问士的财富,可答车数多少。问庶人的财富,可答牲畜的数目。

  【原文】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①,岁遍②。诸侯方祀③,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④。

  【注释】

  ①五祀:指的是对五种神灵的祭祀。

  ②岁遍:一年祭祀一次。

  ③方祀:祭祀国家所在的方位。

  ④先:祖先之意。

  【译文】

  天子祭天地之神,祭四方之神,祭山川之神,祭五祀之神,一年内祭祀一次。诸侯在封国内遥祭四方之神,祭山川、五祀之神,一年内祭遍。大夫祭五祀之神,一年之内祭遍。士人祭祀自己的祖先。

  【原文】

  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①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②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注释】

  ①举:再次举行之意。

  ②非其所祭: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神灵。

  【译文】

  凡是祭祀,有废止的,不敢再次举行;有的要举行,不能废止。不应该祭的而祭是无节制的祭祀,称为'淫祀'。这种祭祀不会降福。

  【原文】

  天子以牺①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②牛,士以羊豕。

  支子③不祭,祭必告于宗子④。

  【注释】

  ①牺:指毛色纯的。

  ②索:选择之意。

  ③支子:指的是嫡长子以下的众子,包括妾所生的儿子。

  ④宗子:指嫡长子。

  【译文】

  天子祭祀用纯毛色的祭牛,诸侯要用特别喂养的祭牛,大夫则选择普通的牛,士人只用羊、猪。

  庶出的子孙不能主持祭祀,祭祀必须告诉嫡长子。

  【原文】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鱼①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注释】

  ①槁鱼:指的是干鱼。

  【译文】

  祭宗庙的礼有特殊礼号:牛称为'一元大武',猪称为'刚鬣',豚称为'腯肥',羊称为'柔毛',鸡称为'翰音',狗称为'羹献',雉称为'疏趾',兔称为'明视';干肉称为'尹祭',干鱼称为'商祭',鲜鱼称为'艇祭';水称为'清涤',酒称为'清酌';黍称为'芗合',粱称为'芗萁',稷称为'明粢',稻称为'嘉蔬';韭称为'丰本',盐称为'咸鹾';玉称为'嘉玉',币称为'量币'。

  【原文】

  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庶人称为'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译文】

  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庶人称为'死'。死人在床称为'尸',已在棺内称为'柩'。

  【原文】

  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译文】

  飞禽的死叫做'降',走兽的死叫做'渍'。死于敌寇的人叫做'兵'。

  祭祀时,祖父称'皇祖考',祖母称'皇祖妣',父亲称'皇考',母亲称'皇妣',夫人称'皇辟'。

  活着时称'父'、称'母'、称'妻';死后称'考'、称'妣'、称'嫔'。

  【原文】

  寿考①曰'卒',短折②曰'不禄'。

  【注释】

  ①寿考:正常的老死。

  ②短折:夭折而亡。

  【译文】

  寿终老死的叫做'卒',年少夭折的叫做'不禄'。

  【原文】

  天子视不上于袷①,不下于带②。国君绥视③。大夫衡视④。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⑤,倾⑥则奸。

  【注释】

  ①袷:与'借'同音,指的是衣领。

  ②带:系在衣服外面的长带子。

  ③绥视:视线向下。

  ④衡视:目光平视。

  ⑤忧:拘谨。

  ⑥倾:歪着脑袋斜视。

  【译文】

  瞻视天子,视线不能高于衣领,不低于系在衣服外面的长带子。瞻视国君,视线稍向下。瞻视大夫,可视线平直面对面。士人,视线可及五步左右。凡是注视对方,视线超过面部就显得傲慢,低于对方腰部就显得不自然,斜眼看,显得心术不正。

  【原文】

  君命,大夫与士肄①。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

  【注释】

  ①肄:研习之意。

  【译文】

  国君有命令,大夫与士应研习。在版图文书之处应讨论版图文书;在宝藏财帛处应讨论宝藏财帛;在车马甲兵处应讨论车马甲兵;在君臣议事之处,应讨论政事施为。讨论政事不可涉及犬马之类。

  【原文】

  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①。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注释】

  ①固:无理的样子。

  【译文】

  中止朝见,各自散归时,回头看望,没有题外之事,一定有不正当的念头。所以'辍朝而顾',君子视之为粗鲁无礼。朝廷上到处讲礼,问话有礼,答话也要有礼。

  【原文】

  大飨①不问卜②,不饶富③。

  凡挚④,天子鬯⑤,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⑥。童子委挚⑦而退。

  【注释】

  ①大飨:国君宴请诸侯。

  ②不问卜:飨礼用在祭祀时是需要占卜的,在天子宴请时,不用占卜。

  ③不饶富:不再增加已经备好的礼物。

  ④挚:古人见面时拿的礼物。

  ⑤鬯:与'唱'同音,是酒的一种。

  ⑥匹:家养的鸭子。

  ⑦委挚:放下礼物之意。

  【译文】

  大飨之礼,不用卜定日期,礼数完备,不用增益。

  凡是礼品,天子用酒,诸侯用圭,卿用羔羊,大夫用雁,士人用雉,庶人用鸭子。童子放下礼物就可以走。

  【原文】

  野外军中无挚,以缨①、拾②、矢可也。

  妇人之挚,椇③、榛、脯、脩④,枣、栗。

  纳女于天子⑤,曰'备百姓'⑥。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扫洒'⑥。

  【注释】

  ①缨:指的是马缨。

  ②拾:射箭时套在胳膊上的臂套。

  ③椇:与'举'同音,一种味甜的干果。

  ④脯、脩:都是指的干肉。

  ⑤纳女于天子:送女子嫁给天子之意。

  ⑥备百姓:同'备酒浆'、'备扫洒',都是谦词。

  【译文】

  野外军中找不到礼品,用缨、拾、矢也行。

  用于妇女们的礼物,有椇、榛子、肉干、枣、栗子。

  送女子嫁给天子称为'备百姓'。到国君那儿称为'备酒浆',到大夫那儿称为'备扫洒'。

  【评析】

  《曲礼》是《礼记》第一篇,因篇首引'曲礼'而命名。《曲礼》分上下两篇,记录了具体细小的礼仪先秦儒家关于各种礼义制度的言论。《曲礼》上下篇共计5722字,内容繁杂,大致包括五个方面:

  1阐述'礼'的重要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如'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等。何谓'君子'?《曲礼》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2记录卿大夫和士日常生活中所应遵循的礼仪。主要有出入君门之礼、迎接宾客登堂之礼、授受之礼、为长者扫除之礼、布席之礼、弟子侍奉先生和君子之礼、男女和父子异席之法、取名之避讳、男女冠笄取字之礼、卿大夫燕食宾客之礼、侍奉长者饮食、饮酒之礼、为亲属报仇之法、卿大夫和士之责任等。

  3记述有关的丧葬、祭祀礼仪。如父母有疾病和家有丧事时儿子应守之礼、向人献物之礼及为使者之礼。又记立尸、居丧、吊唁、送葬之礼和处理祭祀用品之礼、避讳之法、卜日之礼、丧葬时应做之事、相关禁忌之事等。亦杂记天子至士祭祀的对象、祭祀的原则、祭祀用牲之异、支子祭祀之法、祭祀所用牲和酒等物的美称、天子至庶人不同身份人和鸟兽'死'的称谓与祭祀时的称谓等。

  4记述了君臣之礼和军礼。如营造宫室当以宗庙为先、君臣相见答拜之礼、春猎禁忌、灾荒之年君臣应守之礼、君臣平时应守之礼、大夫和士献国君之礼、国君等去国时臣民劝阻之词与国君、大夫、士当死其所守及国君和大夫的相关称谓、士辞国君使射之词、臣子之间处理君命之礼和辍朝之禁忌、大飨礼的注意事项。又杂记臣持物和裼袭之礼、君子居他国之礼、大夫和士去国之礼等,也记兵车和德车之异、国君率军出行之礼、为国君驾车及乘坐国君车之礼。

  5记述天子、诸侯之礼和相关职官制度、称谓。具体记述天子在不同情况下的称谓、天子的女官、朝廷之官、方伯州牧和远近诸侯的称谓、诸侯朝见天子的不同名称、诸侯相见和盟誓之名称、诸侯在不同场合的称谓,天子至庶人的举止、天子以下妃妾和臣子的称谓以及史书对天子、诸侯书'出'、'名'的原则,又记述臣和子劝谏君与父之礼、臣和子侍奉君与父吃药之礼、儗人之法、问天子至庶人之子年龄时应答之词及问国君至庶人之财富时应答之词等,兼记天子至庶人和妇人所用见面礼物之异,以及嫁女于天子、国君和大夫时之谦称。

  由此可见,《曲礼》上下篇记载的内容,包含了先秦礼制的诸多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